山西葫芦烙画手艺人:“烙”出大千世界
中新网太原9月3日电 题:山西葫芦烙画手艺人:“烙”出大千世界
作者 杨杰英 李金莎 张凯
一件件葫芦烙画作品,惟妙惟肖,别具艺术范儿。在山西晋城高平寺庄镇釜山村,七旬老人王才根自学葫芦烙画技艺,在一个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葫芦上创作出一幅幅生动的画作。
葫芦烙画是传统民间工艺,又称烫画葫芦、火笔画葫芦,是一种特色传统工艺美术品。
走进王才根的家中,院内种植的葫芦,郁郁葱葱。走进屋内,清新雅致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王才根一手托着葫芦,一手拿着电烙笔,正全神贯注地在葫芦上进行描绘。伴着袅袅青烟,一朵栩栩如生的荷花便浮现在了葫芦上。
王才根介绍,葫芦烙画整个制作过程是个精细活,力求眼、心、手配合默契,每一次落笔,每一缕线条,都需要手艺人有更多的耐心和毅力,稍有不慎就可能功亏一篑。
“制作时,首先要针对每个葫芦的造型进行图案构思,然后用铅笔在葫芦上面画出图案的轮廓,再用烙笔一丝丝勾勒出线条和细节。”王才根说,在葫芦曲面上作画,烙笔容易打滑,温度也直接影响笔迹颜色的深浅,走得慢了就会煳掉,走得快了就烙不上。所以每个作品最少烙四次,这样既能保证画面艺术效果,又能保存得更久。
王才根平时喜爱画画,从事了10年木工和30多年油漆工。4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葫芦烙画,了解了其中的创作技法,便在家中不断尝试进行创作。
“我从事木工和油漆工,需要在木头箱子和衣柜上画出山水、花草、虫鸟等寓意吉祥的画,这样就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当接触了葫芦烙画后,王才根便迷上了这项传统技艺。
进行葫芦烙画,好的葫芦是创作的原材料,于是王才根就在自家院内种上了葫芦。葫芦成熟后,采收下来,进行打皮、上橄榄油、晾晒,等到第二年用来制作葫芦烙画。
对于王才根来说,葫芦烙画是一项爱好,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一抹情趣。他创作的葫芦烙画,有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题材丰富、风格各异、活灵活现、寓意美好,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喜爱。
如今,王才根的葫芦烙画技艺不断提升,创作的作品有800多件,通过推广,有了销路,也让他在周边村庄小有名气。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葫芦烙画这个民间艺术,让它得到传承和发展。”王才根表示,接下来会学习摄影,用相机把高平美好的风景拍摄下来,进行构思和创作,推出更多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的葫芦烙画。(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研究称,中国企业愿为人工智能相关人才提供平均高出33%的薪资
- (杭州亚运会)亚运马术蕴藏着怎样的“无中生有”智慧?
- 船员海上突发疾病 “空海一体”联合救援
- 重磅文件公布后,多位知名企业家发声!
- 撤军两年后资产仍被美冻结 制裁下的阿富汗艰难重建
- 黄山旅游市场振兴十大举措出炉,8月31日前半价游黄山
- 让健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推动人全面发展
- 巴西圣保罗州严重暴雨灾害死亡人数升至48人
- 中国央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非常重要,但并非人民币汇率的全部
- 胰岛素国家接续采购明天开标,能否继续降价?哪些企业受益
- 全国33天超长高温预警“下线” 爽秋离我们还有多远
- 清明假期最后一日南铁迎返程客流高峰 加开旅客列车384列
- 中秋国庆假期宁夏将发放6000余万元消费“红包”
- 内蒙古冬季降水位列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 江西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 2024年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超300亿元
- 广西铁路百人团雨夜完成换轨作业
- “一带一路”海关食品安全合作研讨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 10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39元 下调107个基点
-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沈赟解读2023年11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
- 热门推荐
-
- 福州泉州肖厝口岸单日出入境船舶创历史新高
- 广东举办乡村直播大赛 拓展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
- 受宁夏银川地震影响 这些铁路段扣停列车或限速运行
- 广东省公安厅公布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和网络水军十大典型案例
- 臭豆腐咋吃更安全
- 加沙卫生部: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40435人死亡
- 人民音乐出版社创建7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 上海加快布局文旅元宇宙新赛道
- (新春走基层)三峡船员返乡记:千里峡江变坦途
- 过半受访青年直指网络微短剧“硬伤”:制作粗糙、设定雷同
- 90后“咖三代”:用精品刷新世界对云南咖啡的印象
- 八廓街:在古风新韵中聆听历史回响
- 聚焦气候环境变化 2023“一带一路”国际培训班在西安开班
- 释放“业态混搭”新活力,激发餐饮消费新动能
- 一粒枸杞里的中宁故事
- 美媒:面对美国“友岸外包”,中国积极应对
- 扎根乡村谋发展 情系桑梓守初心——宽甸最年轻女村支书成长记
- 河南三名志愿者捐献“生命种子”
- 鲁南古陶窑作坊六世传承 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 沿着“一带一路”而来 猴面包树进博首展寻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