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受访青年直指网络微短剧“硬伤”:制作粗糙、设定雷同
“本想睡前刷个视频,结果不小心刷到了半夜”“几天内充了100多元,太‘上头’了”……如今在社交平台,不少网友分享网络微短剧的观后感,直呼“又土又爽”。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129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5.5%的受访青年认为现在的网络微短剧“质量参差不齐”,37.4%的受访青年直言“精品少”。超五成受访青年认为网络微短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作粗糙经不起推敲(52.4%),以及故事和人物设定雷同(50.9%)。对此,63.7%的受访青年认为网络微短剧应坚守创作底线,倡导积极正向的价值观。
近四成受访青年感觉当前网络微短剧“精品少”
在杭州工作的95后王薇对网络微短剧的第一印象是“时间短、反转多”。在她看来,网络微短剧更像是一顿“快餐”,偶尔试一次会觉得比较有意思,但经不起细细“品尝”。“大多数网络微短剧的制作成本比较低,所以在剧情、场景上不太考究,有些演员的演技不够成熟,有时候看起来会感到尴尬。”
在北京工作的80后李小雅(化名)是一名业余的短剧编剧,她觉得目前网络微短剧的创作是为了迎合特定的市场需求,“人物很简单,剧情也不需要层次和逻辑,主要追求感官刺激”。但随着更多资本入场,微短剧在制作上正朝着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最近网络微短剧质量比以前提高了,观感上越来越接近长剧。”北京的00后大学生侯雨前段时间入了微短剧的“坑”。她记得刚开始刷到一些网络微短剧时,画面、配音比较粗糙,但现在的制作越来越专业了,拍摄场景、服化道以及后期剪辑都明显进步了。
网络微短剧的质量如何?调查显示,37.4%的受访青年感觉“精品少”,35.5%的受访青年认为“质量参差不齐”,仅27.1%的受访青年觉得“精品多”。
“尽管当前网络微短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追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黄楚新认为,当前市场上的网络微短剧内容同质化比较严重,一个主题火了便跟风拍摄,缺乏创新和独特性。另外有些网络微短剧为了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可能在故事情节和题材上比较夸张、离奇,甚至出现低俗、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这不仅违反了社会道德和平台规则,也损害了网络微短剧在市场上的声誉和形象”。
调查显示,制作粗糙经不起推敲(52.4%)、故事和人物设定雷同(50.9%)是受访青年认为当前网络微短剧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他还有:内容浮夸俗套缺乏营养(40.4%),存在“洗稿”抄袭的嫌疑(40.4%),长剧的压缩版、低配版,拼凑感强(32.9%),为了“爽”而“爽”,存在过度娱乐化倾向(32.8%),包含不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内容(17.2%),付费短剧价格缺乏标准(11.0%)等。
超六成受访青年期待网络微短剧坚守正向价值观
“把好入口关是最重要的。”王薇觉得,伴随着网络微短剧“爆火”,市场上出现了许多质量参差不齐的剧集,更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备案审核,在故事情节和价值导向上为大众守住第一道关。
侯雨认为,网络微短剧的健康发展首先要解决版权问题。“现在对网络微短剧洗稿抄袭的界定还不清晰,很容易产生版权纠纷,另外付费机制也需要完善,要在法律法规层面进行规范和引导。”
针对网络微短剧存在的问题,黄楚新认为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广电总局要对网络微短剧的制作、审核、发行等环节进行全面监管,也可以建立举报机制,鼓励观众对不良微短剧进行举报,及时发现并处理”。其次要加强对创作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第三,网络微短剧的制作方和发行方要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同时,行业组织可以建立自律机制,对违反规定的制作方和发行方进行处理。
规范网络微短剧健康发展,63.7%的受访青年认为要坚守创作底线,倡导积极正向的价值观,61.2%的受访青年认为播出平台应加强对内容的审核,47.8%的受访青年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剧集备案的审核和监管。其他还有:对少儿不宜内容进行提示和标注(41.1%),规范短剧收费标准和机制(31.9%),对涉嫌抄袭的情况进行打击和惩处(29.2%)等。
李小雅希望在尊重目标市场的前提下,对网络微短剧的剧本创作进行创新,比如加强对角色的塑造、对社会问题的探讨,输出正向的价值观。
“总的来说,我比较看好网络微短剧的未来发展。”黄楚新认为,网络微短剧作为一种适应移动端消费的内容形式,具有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符合年轻人群的消费需求和审美偏好,“但只有坚持以内容为王,加之形式创新,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志伟 吴欣宇 记者 孙山 实习生 包鋆丽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首届“树人杯”未来古文字学者学术征文大赛颁奖仪式举办
- 就业是道多选题,没有标准答案
- 河北省保税航空煤油首次实现铁路跨省运输
- 吉林省新消费蓬勃发展 顺应趋势促消费升级
- 海南洋浦口岸首次从法国进口小麦
- 巴西学者:中国倡议惠及世界,期待G20框架下巴中更多合作 | 世界观
- 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 陆家嘴核心区将设立全球国际消费精品展示基地
- 热度回升 广州成交面积居一线城市首位
- 含多项世界先进技术 多功能饱和潜水支持船在沪交付
- 前9月中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超5万亿元
- 中国证监会发布首批重要货币市场基金名录
- 盛夏三亚水产育种忙 海南苗种出口产业向好
- 3岁以下婴幼儿如何做好防护?这些要点家长们务必注意!
- 财政部拟第二次续发行2024年记账式附息(十二期)国债
- 关于“零添加”、草莓农残……2022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发布
- 重庆近16万户企业实现纳税信用级别修复提升
- 全球环境基金第七届成员国大会在温哥华举行
- 中法科技合作成果展在巴黎开幕
- 中国婺剧“对话”南非舞蹈 文化艺术交流增进中非友谊
- 外媒:泰国总理赛塔任职资质案将于8月14日宣判
- 热门推荐
-
- 甘肃酒泉新能源装备持续走向海外市场
- 科技赋能 江西南昌“智慧”夏管促粮丰产助农增收
- 伊朗工矿农商会会长:伊朗与沙特将开启合作新篇章
- 日媒:日本自民党副总裁麻生太郎将访美 拟与特朗普会谈
- 余秀华:打量世人,也被世人打量
- 湖南零陵大户“抱团” 秋冬种生产热火朝天
- 中新健康丨2024“每天早睡一小时”公益活动启动 从“身”睡眠话“心健康”
- 诚和敬养老驿站:以标准化打造居家养老服务“首都样板”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新版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
- 《拉萨情》总导演格桑次仁:把原汁原味的西藏艺术带给北京观众
- 法国摄影师吉米镜头里的中国:热情友好 多元自信
- 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连续30年居世界首位
- 安倍回忆录预售火爆,曾因“敏感内容”延期出版
- 陕西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 额贺福志郎当选日本新一任众议长
- 世卫:猴痘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中蒙警方开展“6·26国际禁毒日”宣传
- 调查:社会危机影响秘鲁超八成家庭采购
- 汇聚千余中外艺术佳品 嘉德艺术周开启金秋京城最美艺术季
- 充电桩费用上涨?南京多位车主表示“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