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绚丽色彩
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专题深思)
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日前,“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成功,彰显了世界遗产保护的中国力量和中国贡献。这对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此次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持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守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的根脉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北京中轴线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中”“和”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同时,世界遗产委员会还认可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保护管理状况。作为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北京中轴线的申遗成功标志着其承载的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工作得到国际认可,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为契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整体性、系统性保护能够实现各点之间相互帮扶、以强带弱、资源共享,实现保护效果最大化。北京中轴线在申遗过程中探索建立高位统筹、央地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形成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的强大工作合力。这启示我们,加强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必然要求。一要加强党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领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完善党中央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部署落实机制,健全相关工作协调机制。二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从重点保护向全面保护、系统保护、整体保护转型升级。对于文化景观、活态遗产以及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等,保护对象应该包括文化和自然要素、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等;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村镇、建筑群等,不仅要保护文化遗产的物质形态,也要保护传统格局、空间肌理、历史风貌、文化生态、景观环境等;对于同源文化区域的文化遗产,要注重区域协调,重点保护该区域的文化特性,超越同质化竞争。三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健全保护机构,充实保护力量,并建立文化遗产主管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联动机制,在遗产安全、防灾减灾、风险管理和遗产监测等方面共同发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法治建设,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文化遗产。
持续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北京中轴线在申遗过程中,整合了15个遗产构成要素和北京老城故事,构建出一个宏大而完整的价值展示阐释体系,通过实体和虚拟空间的多种形式向公众讲述北京中轴线的突出价值,激发了公众空前的关注和保护传承热情,伴随申遗形成的大量文化产品也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这启示我们,持续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工作,要发挥学术机构、文艺团体、媒体、文创企业等的作用,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充分挖掘和彰显文化遗产的价值。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人们进行文化创新创造的重要源泉,我们要立足前人的智慧和成就,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挖掘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让人们更加充分地感受、更加完整地体验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最大限度发挥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要强化技术支撑,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用好三维扫描、全景摄影、虚拟现实、数字建模、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前沿科技手段,推动数字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和有机融合,为人民群众欣赏传统文化艺术提供全新体验。
加强文化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用实际行动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北京中轴线的申遗过程就是一个推进国际交流的过程。通过召开国际研讨会、邀请相关国际组织领导人和外国知名学者到京访问、利用传统和现代手段做好展示,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北京中轴线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跨文化、跨思想、跨意识形态的交流,而北京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又将进一步推进相关国际交流合作。世界遗产体系是一个优质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是不同文明之间平等对话的平台。新时代以来,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得到长足发展。比如,我国联合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柬埔寨、尼泊尔、蒙古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世界遗产保护进行技术援助,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并有效开展活动,我国专家深度参与世界遗产评审及其规则的制定与修改。这启示我们,践行全球文明倡议,要继续加强文化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既要让国际社会更好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提供中国方案、作出中国贡献。要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推动中外学术界、民间团体交流合作,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郑军 作者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6日 09 版)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政策成果
- 国际学者聚焦中美元首会晤:合作共赢,未来可期
- “陈嘉庚与华侨金融”主题展在侨乡泉州展出
- 春节三亚游艇出海游火热
- 墨西哥记者在国会听证会上称疑似“外星人”的非人类干尸曾是活物
- 交易佣金费率调整框架敲定 头部券商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 各地“菜篮子”品种丰富 春节期间市场供应充足
- 第六届冷湖奖新书《点亮火星》在沪发布
- 中国最大铁路口岸一季度进出口运量首次突破500万吨
- 中国-巴西心血管创新论坛线上举行
- 亲子共享有门道
- 画家孙景波古稀之年忆往昔:最忆是云南
- 【圆桌论坛】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 改名换姓也徒劳 逾三十年命案两逃犯在广东茂名落网
- 【冰雪春天】青海暖冬下的冰雪大世界:冰雪微融 游客热情依旧
- 学界专家、业界精英汇聚上海 献策“大零号湾”发展
- 天津轨道交通单日客运量231.17万创历史新高
- 春节假期宁夏地区铁路各车站发送旅客37.06万人次 增幅近30%
- “博物馆热”持续 年轻游客成“主力军”
- 四川茶叶搭乘中亚班列(成都)出口乌兹别克斯坦
- 热门推荐
-
- 美媒:过去四年来,美国校园枪支暴力事件显著增加
- 安徽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 诗画浙江两岸文创设计共创营开启 浙台设计师共促文创发展
- 专访“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主编王勇:虽“山川异域”,但“风月同天”
- 河南裴李岗遗址发现迄今最早小口尖底瓶 距今约7700年
- 韩国济州航空客机事故发生仅1日 该航司一同型波音客机发生起落架故障
- 行走在沙漠里的乡村“邮递员”
- “电子布洛芬”能治什么?
- 山西开行首趟特色产品快运班列
- 王磊:能源方面有大量创新机会 纯电动智能化是交通未来趋势
- 王巍:动植物考古在中华文明探源中发挥重要作用
- 游戏乱象调查:防沉迷为何仍失防?
- 财政部:2024年安排财政赤字4.06万亿元
- 甘肃静宁苹果“远走他乡” “致富果”串起乡村振兴路
- 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发力 上海电气能源服务产品发布会举行
- 女童遭性侵缘何酒店成被告?
- 外媒: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被紧急送医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
- 海南东方市附近海域沉船失联9人安全获救
- 2024“走近原生态”儿童画国际巡展亮相浙江太湖新溇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