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第十三届“骏马奖”获得者尼玛潘多:《在高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翻开《在高原》,你能看到一个性格鲜明的塔金(文中虚构的西藏地名)——冬天无休止的风“将好脾气的塔金人磨出火星子”,夏天的塔金则一片好风光,让人不禁慨叹“想买下夏天的塔金,卖掉冬天的塔金”。变换的季节承托茹玛家族四代人的人生轨迹,家族百年史亦是藏族、汉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佳话。
近日,由藏族作家尼玛潘多创作的《在高原》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以下简称“骏马奖”)长篇小说奖。获奖后,尼玛潘多接受《中国新闻》报记者专访,分享《在高原》的创作故事。
“塔金一家人”映照百年时代变迁
小说《在高原》讲述了茹玛家族近百年的家族史,四代人的命运亦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小说故事从现代藏族知识女性白玛措吉的视角开始回溯:曾祖父张天禄是汉族人,在20世纪初从雅安来到东孜城(文中虚构的西藏城市),与藏族女子普尺结婚并购置宅院,这个宅院后来被称作“茹玛大院”,张天禄也拥有了另一个名字——扎西次仁。
扎西次仁的儿子旦增继承父业从商,跟过马帮,当过合作社社员,经营过商行,他一度成为大商人,也曾几近破产。
旦增的孩子朗杰多吉作为知识青年下乡插队,因擅长文艺活动而成了塔金的“文化红人”。
朗杰多吉将女儿白玛措吉视为他的骄傲,因为她是塔金唯一考去区外读大学的孩子。他期望女儿毕业后留在拉萨发展,但女儿希望回到塔金。两代人之间不仅面临着就业去向的抉择,亦有新旧观念的冲突,茹玛家族在高原的故事就此展开……
茹玛家族四代人的经历编织成一个庞大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种子早已萌芽。在尼玛潘多2014年写就的短篇小说《针尖上的日子》里,主人公白玛央金大学毕业后回到塔金县工作,但父亲一心希望她去拉萨发展。后来父亲因病去世,白玛央金心痛不已,她决定去拉萨。但是,去拉萨意味着放弃已经稳定的工作,放弃那些和朋友喝酒聊天、爬山看云的悠闲日子,意味着要独自面临大城市带来的挫败和迷茫。
这样一个敢于叛离、敢于争取的人物在尼玛潘多心里扎下了根。书写她,仿佛是在探寻人生的另一面向——一个与自己年龄、经历相似,性格却截然相反的人,未来的人生走向会是怎样的呢?怀揣着这样的好奇,《在高原》的构思有了雏形。白玛央金的生活成为《在高原》主人公白玛措吉人生经历的蓝本。
顺着写作的思路抽丝剥茧,故事的脉络渐渐显现。起初,尼玛潘多希望写出当代知识女性的故事,而在构思人物的过程中,她意识到人物性格的形成离不开家庭环境和时代背景,于是,“时间”成了这部作品的主线。
描写一个家族近百年的历史,让不同代际的人物立得住,这不仅考验作者的笔力,也需要充分阅读文献以打好“地基”。
查询文献资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因为资料中有很多口述史、回忆录。“人的记忆是有偏差的,特别是口述文章,对于同一件事常常会有不同的表述,这就需要大量阅读同一时期的回忆文章,然后进行分析和判断。”尼玛潘多说道。
民族团结的土壤上盛开“两朵花”
对尼玛潘多而言,写高原上民族团结的故事,与其说是创作,不如说是记录。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并没有刻意地去写一部民族团结主题的作品,只是民族交融的事例在高原的现实生活里处处存在。”
小说中,从童年结交的“发小”到成年后的挚友,白玛措吉令人羡慕的友情就有尼玛潘多现实生活的影子。白玛措吉儿时好友李启梅是塔金唯一的汉族女孩,能说一口流利的塔金话。有一天,小伙伴们一起去捡蘑菇,因河堤湿滑,李启梅不慎掉进水渠,所幸被白玛措吉的舅舅松巴看到,才捡回一命。此前,看着人高马大、皮肤黝黑的松巴,李启梅总有点“犯怵”,这次被救后,李启梅用塔金话向松巴道谢,从此,她也多了一个“松巴舅舅”。
“这是我亲身经历而且终生难忘的一件事。”尼玛潘多说道。
此外,白玛措吉大学时期的好友夏荷,在现实生活中亦有原型。尼玛潘多说:“在我的生活中有许多个‘夏荷’,她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小说中的夏荷是个温柔的汉族女孩,白玛措吉与她初次见面时介绍自己的名字意为“湖中莲花”。夏荷一听便笑了,“那我俩属于同一物种”,只不过“两朵花”开在不同的地方。此后,从探讨文学作品到交流感情经历、职业选择,两个女孩的友情持续多年。
在尼玛潘多看来,各民族交融的过程中,最动人之处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爱和关怀。“印象最深刻的就是4个‘发小’聚会的情景,我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落泪了。”白玛措吉、多扎、李启梅和卓玛从小一起长大,多扎中专毕业后去了县小学当老师,白玛措吉读完大学去了县政府的电视台,李启梅开了小吃店,卓玛时不时去帮忙。时隔多年,四人重聚,聊起彼此的糗事,笑声连连。酒过三巡,多扎用牧歌的曲调悠悠唱起:“我小小小小的朋友,人生苦旅中的旅伴,祈祷来生幸运眷顾,还和你们并肩走过……”卓玛把歌词大意翻译给李启梅听,李启梅一把抱住多扎,说道:“多扎,真好真好。”
“时隔多年,她们之间的爱和友谊并未改变,彼此依然亲密无间,已经感受不到族别,我觉得这恰恰是民族团结的最高境界。”尼玛潘多说道。
书写共通的情感
“小说里这些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都是自然流淌出来的,并不是完全的虚构。”谈及创作理念,尼玛潘多如是回答道。
茹玛家族的第一代扎西次仁有现实原型,第三代朗杰多吉当知青插队的生活是上一辈人的真实过往。尼玛潘多记得,上一代人每每回忆起过去,提到与当地居民的情谊时,总是“特别的激动,特别的感慨”。
上一辈言谈间回忆的岁月,流淌在尼玛潘多的笔尖,成了一部部生动的故事。
书写高原上一代代人的时代记忆,以个体命运折射时代变幻的视角,得益于尼玛潘多当记者的经历。因职业原因与不同领域的人产生联结,使她对所见所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这些见闻与思考也成了她创作的养料。
在《文艺报》8月7日发表的《中国故事中的“三重辩证关系”——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长篇小说述评》一文中,本届“骏马奖”评委、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静评论称,《在高原》“以一家四代人的经历,映照西藏近百年的社会发展历程,在家族叙事中揉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动态历史”,这篇小说“突破了先锋化、景观化、神秘化的西藏书写,致力于写出‘原生态’的、当下的西藏”,而且“尼玛潘多对此是高度自觉的”。
尼玛潘多笔下的人物有的生活在农牧区,有的走向大城市,面对着不同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抉择。尼玛潘多表示,希望通过书写西藏现实及当地普通百姓生活,展现跨越民族的、人类共通的真实情感。
人物简介:尼玛潘多,藏族,1971年生,西藏日喀则人。现为西藏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紫青稞》《在高原》,短篇小说集《透进病房的阳光》,散文集《云中锦书》(合著)等。
(完)(《中国新闻》报作者 程小路 宋珂欣 报道)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水果不宜加热吃……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 青海省电商总部揭牌:擦亮“青货出青”窗口 搭建全链条汇聚平台
- 新基建,为“中国制造”蓄势聚力
- 国家铁路局:10月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同比增长6.0%
- 中国一汽成立七十周年:不断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
- (新春见闻)非洲医生河北过节:忙碌中感受热闹中国年
- 最高资助1亿元 湖南湘江新区人才政策“加码升级”邀全球英才
- 日本大阪突发爆炸 已有12人受伤
- 美国汽车业罢工规模扩大 社会其他领域罢工浪潮持续
- 迈出新步伐 | 从“煤老大”到新能源的“排头兵”
- 国际人物:锁定美国总统选举胜局,特朗普何以卷土重来?
- TFBOYS演唱会,狂欢背后谁是赢家
- 北京警方通报女子停车路中央:已立为行政案件开展工作
- 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走近神秘海昏 领略大汉气象
- 北京金融法院建院以来审结仲裁司法审查案件近1900件
- 冷空气持续补充 粤北山区最低温降至0℃以下
- 以军袭击黎巴嫩首都 伊拉克民兵武装对以发动袭击
- 江西工职院“6·1”食品安全事件调查处理情况公布: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
- 380余名内地及港澳台游客开启甘青藏生态之旅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 | 红土地上结绿果 茶油飘香进万家
- 热门推荐
-
- 乔平、陶第迁、张展欣迎国庆书画展在穗开幕
- 杭州公安推“办证”便民举措 解决民众“出行之忧”
- “国潮风更浓”“科技范更足” 第二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沪开幕
- 重庆、湖北两地开展“扫黄打非”区域联防协作
- 【跨国企业在中国】西门子肖松:推动中国创新去世界上“开花结果”
- 拉萨森林消防在罗布林卡开展消防培训
- 冰雪经济,乘着“冬”风“热”起来
- 江西多举措保灌保供水 全省水库蓄水量达154亿立方米
- 诗聚南太湖共吟太湖美 第六届南太湖诗会浙江湖州举行
- 索尼影业、新丽传媒官宣《热辣滚烫》出海
- 北京欢乐谷、失重星球乐园11月22日起暂停开放
- 西藏布达拉宫等多处景点暂停对外开放
- 国际能源署专家:在光伏、风能和水电领域中国都首屈一指
- 税惠加速广东现代轻工纺织业数字化转型
- 中老增殖放流活动在云南西双版纳举行
- 商务部:第二十四届投洽会将宣示重大对外开放举措
- 美国发生大规模枪击案致多人伤亡 蒙面嫌疑人持枪在逃
- 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非中交往贵在相互尊重 共同发展
- (新春走基层)年前抢“鲜”上市 新疆兵团大棚经济未来“莓”好
- 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19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