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经济,乘着“冬”风“热”起来
随着冬季到来,新一年的冰雪季拉开帷幕。
2022北京冬奥会以来,乘着“超过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东风,中国冰雪产业发展势头正盛。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8个方面、24条举措,以冰雪运动为引领,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明确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冷资源”成为“热动能”,万亿元规模的冰雪产业,带动的不仅是经济的增长,更是健康、活力、创新的全面激发。
完善冰雪经济产业链条
《意见》从持续推动冰雪运动发展、完善冰雪经济产业链条、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和扩大冰雪消费等方面,提出了诸多举措。
国家体育总局“十四五”时期体育决策咨询专家、清华大学教授王雪莉认为,《意见》中对于“冰雪经济产业链条”的提法让人眼前一亮。
“冰雪经济既包含冰雪装备等制造业,也包括冰雪旅游等服务业和融合性业态,同时还有冰雪文化的传承。”王雪莉说,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的全产业链发展,有利于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各地冰雪旅游持续走热。数据显示,2023—2024冰雪季,中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超过3.85亿人次,预计今年冰雪季,这一数据有望突破5亿人次。从冬奥会到全国冬运会,再到花样滑冰、大跳台等单项大赛,一系列冰雪赛事的举行,让“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更多游客的选择,造就了文旅消费火爆的冰雪“热”现象。
2025年2月,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在黑龙江哈尔滨举办。因冰雪旅游出圈的“尔滨”,又将迎来冰雪游的新一轮契机。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负责人宋奇慧说,去年冬天以来,哈尔滨冰雪旅游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023—2024冰雪季,哈尔滨共接待游客87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300%,实现旅游收入1248亿元,同比增长500%。
据悉,2024—2025冰雪季期间,哈尔滨将设置“逐梦亚冬”“燃动尔滨”“共享冰雪”“上合体育”4个板块、148项赛事活动,实现以赛促旅,营造“相约哈尔滨 逐梦亚冬会”的浓厚氛围。
实现冰雪装备高质量发展
冰雪装备器材是开展冰雪运动的基础。《意见》提出推进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提出培育壮大冰雪经济经营主体,打造一批冰雪领域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冰雪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负责人郝立顺介绍,当前,我国已形成15大类冰雪装备器材产品体系,基本覆盖了从头到脚、从个人到场地、从竞技竞赛到大众运动全产业链的冰雪装备器材。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约300家增长到2023年的900家左右。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新技术与冰雪装备融合,助力冰雪运动蓬勃发展,进一步激发冰雪经济活力。
“我们目前已在全国20多个城市布局室内滑雪场,呈现了四季冰雪消费的多元场景。”热雪奇迹总裁路鹏介绍,公司围绕制冷造雪、光伏发电等领域,加快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在保温、气密、造雪、滑雪索道吊椅等核心领域实现技术创新,累计获64项技术创新。
冰雪装备制造领域的提质升级,是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中国企业积极投入冰雪装备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有效突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优势。不久前举行的2024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上,国产造雪机、雪地摩托车、雪鞋等各类装备悉数亮相,让人感受到中国冰雪装备的高质量发展。
王雪莉表示,无论是装备制造还是赛事活动,“品牌”的打造是冰雪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我们拥有世界一流的滑雪场,也有很多装备器材厂商,下一步要做好自身的品牌建设,提升赛事、装备产品和滑雪场的国际影响力。”
促进和扩大冰雪消费
近日,在吉林、新疆、河北等地,随着气温降低,多家雪场陆续进入“开板”时间。
在吉林北大湖滑雪度假区,今年雪季新增100台造雪机,开放雪道从64条增加到74条,酒店总床位数增加到9000张;在新疆阿勒泰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每天的游客数量可达1500—2000人次左右;河北崇礼万龙滑雪场今年在雪道、运力、餐饮、交通等方面全方位升级,以迎接规模更大的客流……
《意见》在提出加强冰雪场地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水平的同时,强调要促进和扩大冰雪消费,丰富冰雪消费产品,优化冰雪消费环境,健全冰雪标准体系。专家指出,随着“冰雪+”消费业态更加丰富,冰雪消费的场景和形态也要不断拓展。
王雪莉表示,目前有很多雪场打造融合性的冰雪旅游产品,提供面向不同人群的“滑雪+度假”产品,提升服务的精细化程度,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和消费环境。下一步,冰雪场地和冰雪消费要在标准化和精益运营上下功夫。
脱胎于“打雪仗”的雪战运动,是一项集休闲娱乐、比赛竞技为一体的新型运动。近年来,雪战在中国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北京未名阳光体育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国超说,目前,公司已与多家大型室内冰雪乐园和冰雪运动场馆达成合作,将雪战运动的体验活动和群众赛事融入其中,作为冰雪体文旅融合发展的一条途径,为更多人提供参与冰雪运动、体验冰雪文化的机会。
为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还提出强化冰雪经济要素保障,包括加强冰雪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强化冰雪用地保障等。对此,王雪莉表示,当前中国冰雪产业发展存在着人才短缺、雪场用地相关政策不适配等问题。《意见》的相关提法,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痛点和短板。
本报记者 刘 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11月14日 第 09 版)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让人“上头”的职场综艺,谁将是下一爆款
- 让“冬闲田”变“增收田” 湖南零陵全力推进油菜种植
- 第二届光州中韩歌谣大赛在韩举行
- 黄埔军校首任管理部主任林振雄之孙忆祖父往事
- 山西发现两处北齐时期石窟
- 科学家找到白血病全新遗传致病因子
- 国际最新研究称,甲虫翅膀机制或可启发改进微型机器人设计
- 安理会审议乌克兰问题 中方:止战促谈的努力不能松懈
- (新春走基层)穿行在铁道线上的“快递铁哥”
- 云南铁杉年轮“记述”两百年来干旱事件
- 紧盯国际国内农业科技前沿 山西推动农业“特”“优”发展
- 中新真探:痛风不能吃芦笋吗?
- 日本东电宣布将于28日启动第七次核污染水排放入海
- 中国政府友谊奖得主专访:期待巴西“一月之河”牵手中国“一带一路”
- 湖南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北京人艺新排《海鸥》“五一”首演亮相
- “羊了个羊”刷屏 被指“欺诈时间”?
- 上海多位专家共同探索构建数字疗法的监管体系
- 联合国秘书长对尼日尔总统及其家人的恶劣生存条件深表关切
-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监督
- 热门推荐
-
- 哥伦比亚总统再访委内瑞拉
- (乡村行·看振兴)变“废”为“肥” 山西五台循环农业助农“敲开”致富门
- 世界首套单机容量最大冲击式水轮机配水环管研制成功
- 内蒙古对蒙古黄芪等优质药材资源“摸底”
- “最毒乳腺癌”临床诊断有了“智能方案”:无创、快速、准确鉴别分型
- 美国联合健康集团高管枪杀案嫌疑人表示不认罪
- 文化中国行|新列入人类非遗的这四项,听听传承人的故事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欧电动汽车反补贴案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 中新健康丨研究揭示胆固醇代谢调控巨噬细胞抗肿瘤新机制
- 从青丝至华发 内蒙古基层科普路上的“她”力量
- 莫让农民工烦“薪”忧“酬”
-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主体结构封顶 首片“京帆”屋盖安装完成
- 美国制造业数据重燃经济衰退担忧 美股结束数周连涨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弃选下届自民党总裁
- 报告指美国经济和社会不平等日益加剧
- 亿利洁能23天22个跌停 39亿元存款或无法收回
- 稳步回升!一图速览前11月主要经济数据
- 中法文化旅游高级别对话论坛举行 主题为“相逢”
-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反保险欺诈工作办法》
- 中亚媒体人参访新疆伊宁 感受百年老街喀赞其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