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态文化奏响中轴乐章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代表团佩戴的北京雨燕徽章格外吸睛,成功“圈粉”。
作为北京城最早的“原住民”之一,北京雨燕生活在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中,是古都特有的“活态文化”。如果将中轴线比作一部交响乐,在这条7.8公里的“乐谱”上,雨燕、雅乐、暮鼓晨钟……一个个活态文化遗产,犹如跳动的音符,熠熠生辉。
“城市精灵”与古建共生
傍晚,伴着此起彼伏的悦耳叫声,结群的雨燕现身正阳门。城楼上,逐风翱翔的倩影与飞檐斗拱构成一幅唯美画卷。
正阳门城楼是北京雨燕重要的栖息地,每年4月初,它们来到北京,在城楼屋檐的缝隙中筑巢、栖息,7、8月份再飞往南非……秋去春来,“城市精灵”在此繁衍生息,成为北京城一道自然与人文兼具的景观。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原住民”,正阳门开展了北京雨燕相关的课题研究。每年夏天,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袁学军都与雨燕相伴。“从2018年开始,我们陆续在城楼顶层的天花板吊顶里面安装了高清监控,对雨燕巢穴进行24小时观测。”她说,研究人员观测到了30多个雨燕的巢穴,实际数量应该更多,“截至目前,我们获取了大量珍贵视频资料,记录了雨燕筑巢、孵化的过程,见证了新生雨燕的成长。”
生态文明与古建筑和谐共生,在正阳门的修缮工程中得以体现。2022年,正阳门城楼启动修缮,研究人员针对修缮期间如何保护雨燕开展了专项研讨,原定6月初开工的木结构修缮工程延后一个多月,避开雨燕幼鸟孵化的高峰期。
“雨燕非常依赖固有巢穴,修缮过程中,城楼顶层的雨燕巢穴尽量‘原封不动’,方便雨燕来年返京时准确找到‘家门’。”袁学军说,施工方为雨燕保留进入巢穴的通道,以避免扰乱它们的回家路,“即使不得不挪动巢穴,施工人员也会拍照记录巢穴的具体位置,留好资料照片,修缮结束后,再将巢穴完整地摆放回原位。”
如今,正阳门重焕风貌。每到春夏,雨燕归来,围着城楼漫天飞舞。它们共同成为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文化符号。
神乐署奏响中和韶乐
前不久,天坛公园神乐署内,一场“中和韶乐”古琴音乐会上演。舞台中央,随着光影变幻,艺术家们凝神演奏,古乐悠悠流淌。
“神乐署是古代管理祭天时演奏古乐的机关,是专门用来培训祭祀乐舞人员的机构。在这里,更重要的声音是被誉为‘华夏正声’的中和韶乐。”天坛公园副园长刘勇介绍,中和韶乐是明清两代用于国家祭祀天地、祖先等重大国事活动的专用礼仪性音乐,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西周雅乐,明代洪武年间定名为中和韶乐,清代一直沿用。
600多年来,在祭祀、朝会、宴享等各类皇家仪礼场合,都有中和韶乐的庄严演奏。然而,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神乐署被野蛮侵占并从此衰败,中和韶乐也在历史烟云中失声。2004年,神乐署建筑得到修复;经过挖掘整理,2006年,沉寂了百余年的中和韶乐终于在这里再度奏响。
“中和韶乐因曾经高居于庙堂之上而鲜为人知。近年来,我们设立了神乐署雅乐中心,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组成乐团,研究、开发了几百首曲目,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面向公众展演。”刘勇说,天坛公园一直致力于用创新的方式传承、传播中和韶乐,让古老的音乐遗产焕发新的光彩。
目前,神乐署院内正在布设新展览,明年将以崭新的面貌亮相。“让观众看到、听到中和韶乐的同时,我们要将中国礼乐文化更好地展示出来。”刘勇说。
暮鼓晨钟融入现代生活
“咚、咚、咚”站在鼓楼下,隆隆鼓声令人一振。抬头遥望,红墙灰瓦,云卷云舒,鸽群盘旋。
循着鼓声,沿69级台阶登上鼓楼二层,25面更鼓映入眼帘。中间为首的主鼓代表1年,24面群鼓代表二十四节气。每天,不同的时间点,鼓声敲响,将时间的故事娓娓道来。
“暮鼓晨钟,代表着钟鼓楼丰富的时间文化。”钟鼓楼文物保管所所长李荫心解读,在古代,一年有七十二候,与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相加,合为108,象征着一年轮回、天长地久,因此钟、鼓敲击方法为“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反复两遍,共计108响。“这是北京城每日敲响的报时鼓点。钟鼓楼在元大都矗立之初,就开始报送标准‘北京时间’。直到上世纪初,随着钟表的普及,暮鼓晨钟停止了演奏。”
如今,鼓楼再次响起鼓声,重现古都击鼓报时盛景。鼓楼二层推出击鼓报时展演项目,通过鼓点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反映四季更替的自然现象。鼓楼一层,经过腾退修缮恢复了券洞历史原貌。“时间的故事”展厅里,虚拟“更鼓”和“永乐大钟”悬于半空,虚实结合的击鼓撞钟体验,带给观众无限遐想。
古老的“时间建筑”,正以新姿态融入现代生活。聆听过暮鼓晨钟的历史回响,一场数字光影秀结束,券洞内的遮光帘打开,游人纷纷向窗外远眺。
中轴线上,风光正好。(北京日报 记者 李祺瑶)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特殊儿童”的冬季运动会:乐享体育、笑对人生
-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在京签50亿能源装备制造大单
- 男女共情区别或缘于社会分工差异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全国秋粮收购超过6000万吨
- 柔性传感器可测量皮下肿瘤变化
- 新西兰学者:坦诚对话,务实合作,为亚太经济注入稳定性
- 哈尔滨机场2月运送旅客238.5万人次 再创新高
- 纪实文学作品《苍生大医》推出:讲述大爱医者李桓英的传奇人生
- 雅万高铁印尼建设者:近距离见证时代
- 对职业打假,认定“恶意投诉”还需慎之又慎
- 这个秋天南窖火了:一条步道盘活一乡红叶
- 金鸡湖美术馆十年:打造国际化与开放性的时空优势
-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突出生态摄影影响力
- 税费减免、放宽落户,一线城市楼市呵护政策接力出台
- 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区域协作机制2023年西南协作区综合演练在四川雅安举行
- 各式客家美食汇聚广东梅州 打造舌尖上的“世界客都”
- 首届南昌绳金塔论坛举行 业界共话文商旅融合
- 2023年度“最美军工人”揭晓
- 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助力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超23万亿元
- 云南省职业技能大赛开赛 1300余名选手逐鹿赛场展新功
- 热门推荐
-
- 《新时代数字青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2023)》发布
- 2024海峡两岸(宿迁)电商发展大会成功举办
- 建在工地里的派出所:“警色”与泥浆共舞
- 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海联运中心正式运营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0.4个百分点至5%
- 旅居卡塔尔的大熊猫“四海”迎来4岁生日
- “民歌大观”走进大理弥渡 向世界展示“小河淌水的地方”魅力
- 新疆阿拉尔市:景区提档升级 多业态让游客尽兴
- 跨省换工作,医保关系如何转移?北京市医保局解答
- 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正式组建
- 波兰警方封锁俄罗斯学校 俄使馆称将提出抗议
- 【数说经济】民企500强有大体量更要高质量
- 如何防乙流?专家给出预防流感最有效手段
- 一面“手机墙”帮一人抢票、犯罪团伙分工明确 揭开网络“黄牛”开挂秘笈
- 美研究机构:未发现“哈瓦那综合征”患者脑损伤证据
- 俄国防部称打击乌军机场停机坪 摧毁5架苏-27歼击机
- 四川凉山40名先心病患儿在云南获免费救治
- 因地制宜,探索乡村旅游新模式
- 特色集市陆续登场 打造滨江公共空间新场景
- 在发展中治理完善人工智能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