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端午,奏响文旅融合“龙船调”
粽叶飘香,龙舟竞渡,又是一年端午到。折一个纸粽子、编两根五彩绳,再用雄黄在额头上点一个点,6月10日,孩子们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内过了一个仪式感满满的端午节。“吃粽子、挂香囊、雄黄点额,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些民俗更好地记住我们的传统节日。”一旁的家长对记者说。
端午节既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今年端午节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以端午为主题的文旅活动纷纷开展,寓文化传承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当中,让人们在享受欢乐节日氛围的同时,体悟着端午厚重的文化韵味。
精彩纷呈的各地民俗
端午节赛龙舟,是一项流传悠久的民俗活动。在被誉为“全国龙舟之乡”的广东省佛山市,龙舟文化底蕴格外深厚,“氹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叫我去睇龙船……”是不少佛山人从小唱到大的童谣。
端午节前后,仅南海区各村镇的赛龙舟活动便多达十几个,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叠滘龙舟。自6月8日起,以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的多个村为分赛区、为期4天的叠滘“扒”龙舟赛事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当地村民利用岭南水乡狭窄而蜿蜒的河道,开创了弯道竞速、水上漂移的赛龙船“扒”法,激烈紧张的赛事吸引着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关注。面对龙舟赛事的盛况,佛山居民石真一向记者分享:“叠滘的龙舟在我小时候就很有名了。我们本地人想看都很难挤进去,很多人只能在电视上关注啦。”
粽子早已成为端午的标志性符号。6月6日,北京市顺义区张堪农耕文化园举办了一场生动的端午文化主题游园会,在活动现场,游客们亲手采摘下粽叶,将糯米填充在散发着清香的粽叶之中,再用线绳缠绕包裹,现场体验了极具生活气息的民俗乐趣。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碰河寺村在6月8日开展了“初夏粽飘香、欢乐庆端午”包粽子比赛,50多位参赛村民捋粽叶、填糯米、压紧实、封口、扎捆,巧手翻飞。据了解,包粽子的粽叶和绳子都是就地取材于村口洼地的芦苇和马莲。
“五月五,过端午,挂香包,插艾草。”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非遗小巷的居民们做粽子、绣香包、割艾蒿、编花环,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双桡划出团结奋进凯旋曲
“人们爱看兰溪双桡龙舟,是因为这种龙舟全世界只有我们这里有。”6月10日,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双桡龙舟协会会长冷新河望着兰溪河自豪地说。
双桡龙舟,是兰溪镇特有的民俗文化,通常由“两层”人划桨,站着划的叫“站桡”,坐着划的叫“坐桡”。“双桡龙舟一般都是一百多个人一起划,划起来非常好看,船上还有鼓、锣、唢呐。”冷新河告诉记者。
据考证,兰溪双桡龙舟制式至宋代中期已基本形成。清代道光年间周代炳所著《龙舟记》:“坐者缓桡而进,立者竖桡而歌”“舟行迅疾,虽杨幺水轮不及也”记录了双桡龙舟竞渡的精彩场面。2016年,兰溪双桡龙舟入选湖南省非遗名录和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
“嘟——”哨声一响,桡手听鼓下桡,上下两层桨激起千层浪,桡手、鼓手、舵手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操控着这条100米、可容纳420名桡手的“世界最长龙舟”。“前面六排的桡手看指挥手的旗子随时变换动作,后面的桡手看前面的桡手,把握好节奏。”“百米龙舟”指挥手汤光保道出了比赛要领。
“龙船啰,鼓响呐,划啦划咿呀哟……”水上比赛正酣,岸边数十万观众跟着领唱,齐声合唱《龙船调》,婉转悠扬的兰溪山歌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兰溪山歌也是湖南省的非遗,我们唱《龙船调》,是想要营造一种友好的气氛。”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双桡龙舟研究会会长冷益虎说。
兰溪镇沿江两岸的村落,几乎村村都有龙船,对兰溪人来说,赛双桡龙舟代表着团结、拼搏、不服输,更是世代传承的精神寄托。
端午的农文旅新赛道
端午节前后,全国各地各类文化民俗活动精彩纷呈,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在体验特色端午民俗文化的同时,带动了农文旅的融合发展。
6月8日到6月10日,北京市龙潭公园举行端午节系列活动,赛龙舟、端午民俗文化展示、端午集市“端阳锦市”等活动令人目不暇接。在龙潭公园“端阳锦市”里,一家来自山西清徐的老陈醋摆开摊位。“自古酿醋数山西,山西酿醋在清徐。”谈到自家的醋酿,工作人员徐女士很有信心,“您尝尝这个30年老陈醋,入口微酸,回味甘甜,纯粮食酿造。”徐女士告诉记者,在端午集市上非遗的酿造手艺很受欢迎,“每天能卖一百多斤,还有很多回头客呢!”
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佩戴香包的习俗在与当地的土族民族文化相结合之下,形成了颇具青海风情的土族香包。2020年,当地曾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香包“选美”大赛,大大提升了民族香包的“曝光度”,也吸引着不少游客每逢端午节前来旅游体验“香包文化”。在互助县垢痂巷,每年端午节前后都有不少附近村民赶来兜售自己手工缝制的香包。“青海的端午香包非常有特色,我很喜欢。我的小孙女属虎,我想买一个老虎造型的香包带回去送给她。”从山东省曲阜市到互助县旅游的包女士说。
端午假期迸发的文旅热潮,展现了民俗文化市场的巨大潜力。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牟汉杰 见习记者 陈银银 蒋若晴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雄安国际酒店投入使用 将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 突发:俄称罗斯托夫州遭大规模无人机袭击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新电商更注重提升用户体验
- 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落地实施 预计为患者节约费用260亿元
- 第二届“潮州文化论坛”在穗举行 促潮州文化传承传播
- 福建首次发现恐龙化石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
- 作品充斥低俗血腥等内容,微短剧故事越讲越离奇
- 非洲难民船在吉布提海岸附近倾覆 至少38人遇难
- 外汇市场调节能力和适应性显著提升
- 经典民间故事为网络动画插上文化之翼
- 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超2.4万亿元 餐饮业何以领涨消费市场
- 贵州目前唯一直飞日本的国际航线开通
- 向电信网络诈骗说“不” 权益岗在行动
- 前4个月北京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291%
- “天津大爷”现身江南,不跳水仍传递快乐
- 美国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表示将再次参选众议员
- 拆篱笆、划红线,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再提速
- 琶洲港澳客运口岸运行满3月 进出境旅客超1.6万人次
- 青海实现光伏全产业链零的突破
- 热门推荐
-
- 南开两大师,曾唱和马蹄湖畔
- 北京海淀警方严厉打击医院“号贩子”违法乱象
- 孙郁从“暗功夫”角度入手推出新著《鲁迅与国学》
- 福建三明:夏日文旅康养新“森”活
- “重金”骑行:骑友花费几万购车不在少数
- 中国最大铁路口岸一季度进出口运量首次突破500万吨
- 青岛至台北航线恢复运行
-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对话会在杭州举行
- 中新真探:乳腺增生是癌前病变吗?
- 以色列对加沙一所学校发动袭击 至少22人死亡
- 慢节奏的Citywalk 让城市“出圈”又出彩
- “毛南织女”守护传统技艺 “传帮带”绽放毛南锦魅力
- “为我们寻找商机提供重要平台”
- 解禁“路边摊”?这些地方都有动作!
- 31省份敲定2024年GDP目标,主打“创新牌”
- 加拿大人口突破4000万大关
- 可可爱爱!莫斯科动物园大熊猫幼崽成功迈出第一步
- 清明祭扫高峰将至 北京交管部门全力做好交通保障工作
- 九价HPV疫苗“二剂次”冲击波
- 2025年春运进出京人流总量预计将达1.16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