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端午,奏响文旅融合“龙船调”
粽叶飘香,龙舟竞渡,又是一年端午到。折一个纸粽子、编两根五彩绳,再用雄黄在额头上点一个点,6月10日,孩子们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内过了一个仪式感满满的端午节。“吃粽子、挂香囊、雄黄点额,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些民俗更好地记住我们的传统节日。”一旁的家长对记者说。
端午节既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今年端午节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以端午为主题的文旅活动纷纷开展,寓文化传承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当中,让人们在享受欢乐节日氛围的同时,体悟着端午厚重的文化韵味。
精彩纷呈的各地民俗
端午节赛龙舟,是一项流传悠久的民俗活动。在被誉为“全国龙舟之乡”的广东省佛山市,龙舟文化底蕴格外深厚,“氹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叫我去睇龙船……”是不少佛山人从小唱到大的童谣。
端午节前后,仅南海区各村镇的赛龙舟活动便多达十几个,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叠滘龙舟。自6月8日起,以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的多个村为分赛区、为期4天的叠滘“扒”龙舟赛事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当地村民利用岭南水乡狭窄而蜿蜒的河道,开创了弯道竞速、水上漂移的赛龙船“扒”法,激烈紧张的赛事吸引着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关注。面对龙舟赛事的盛况,佛山居民石真一向记者分享:“叠滘的龙舟在我小时候就很有名了。我们本地人想看都很难挤进去,很多人只能在电视上关注啦。”
粽子早已成为端午的标志性符号。6月6日,北京市顺义区张堪农耕文化园举办了一场生动的端午文化主题游园会,在活动现场,游客们亲手采摘下粽叶,将糯米填充在散发着清香的粽叶之中,再用线绳缠绕包裹,现场体验了极具生活气息的民俗乐趣。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碰河寺村在6月8日开展了“初夏粽飘香、欢乐庆端午”包粽子比赛,50多位参赛村民捋粽叶、填糯米、压紧实、封口、扎捆,巧手翻飞。据了解,包粽子的粽叶和绳子都是就地取材于村口洼地的芦苇和马莲。
“五月五,过端午,挂香包,插艾草。”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非遗小巷的居民们做粽子、绣香包、割艾蒿、编花环,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双桡划出团结奋进凯旋曲
“人们爱看兰溪双桡龙舟,是因为这种龙舟全世界只有我们这里有。”6月10日,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双桡龙舟协会会长冷新河望着兰溪河自豪地说。
双桡龙舟,是兰溪镇特有的民俗文化,通常由“两层”人划桨,站着划的叫“站桡”,坐着划的叫“坐桡”。“双桡龙舟一般都是一百多个人一起划,划起来非常好看,船上还有鼓、锣、唢呐。”冷新河告诉记者。
据考证,兰溪双桡龙舟制式至宋代中期已基本形成。清代道光年间周代炳所著《龙舟记》:“坐者缓桡而进,立者竖桡而歌”“舟行迅疾,虽杨幺水轮不及也”记录了双桡龙舟竞渡的精彩场面。2016年,兰溪双桡龙舟入选湖南省非遗名录和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
“嘟——”哨声一响,桡手听鼓下桡,上下两层桨激起千层浪,桡手、鼓手、舵手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操控着这条100米、可容纳420名桡手的“世界最长龙舟”。“前面六排的桡手看指挥手的旗子随时变换动作,后面的桡手看前面的桡手,把握好节奏。”“百米龙舟”指挥手汤光保道出了比赛要领。
“龙船啰,鼓响呐,划啦划咿呀哟……”水上比赛正酣,岸边数十万观众跟着领唱,齐声合唱《龙船调》,婉转悠扬的兰溪山歌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兰溪山歌也是湖南省的非遗,我们唱《龙船调》,是想要营造一种友好的气氛。”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双桡龙舟研究会会长冷益虎说。
兰溪镇沿江两岸的村落,几乎村村都有龙船,对兰溪人来说,赛双桡龙舟代表着团结、拼搏、不服输,更是世代传承的精神寄托。
端午的农文旅新赛道
端午节前后,全国各地各类文化民俗活动精彩纷呈,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在体验特色端午民俗文化的同时,带动了农文旅的融合发展。
6月8日到6月10日,北京市龙潭公园举行端午节系列活动,赛龙舟、端午民俗文化展示、端午集市“端阳锦市”等活动令人目不暇接。在龙潭公园“端阳锦市”里,一家来自山西清徐的老陈醋摆开摊位。“自古酿醋数山西,山西酿醋在清徐。”谈到自家的醋酿,工作人员徐女士很有信心,“您尝尝这个30年老陈醋,入口微酸,回味甘甜,纯粮食酿造。”徐女士告诉记者,在端午集市上非遗的酿造手艺很受欢迎,“每天能卖一百多斤,还有很多回头客呢!”
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佩戴香包的习俗在与当地的土族民族文化相结合之下,形成了颇具青海风情的土族香包。2020年,当地曾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香包“选美”大赛,大大提升了民族香包的“曝光度”,也吸引着不少游客每逢端午节前来旅游体验“香包文化”。在互助县垢痂巷,每年端午节前后都有不少附近村民赶来兜售自己手工缝制的香包。“青海的端午香包非常有特色,我很喜欢。我的小孙女属虎,我想买一个老虎造型的香包带回去送给她。”从山东省曲阜市到互助县旅游的包女士说。
端午假期迸发的文旅热潮,展现了民俗文化市场的巨大潜力。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牟汉杰 见习记者 陈银银 蒋若晴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寻味中华 | 非遗)手工织就新光景 千年黎锦见风华
- 井冈山乡亲幸福日子久久长
- 第五届东京国际甲骨文艺术节开幕
- 助手、伴侣?人形机器人加速到来,能做什么?
- 中国LPR连续5个月不变 2024年仍有降息空间
- “亚运经济”涌现新活力!“世界超市”义乌体育用品订单增长
- 杭州城管邀环卫工人共享年夜饭 暖胃更暖心
- 寻找警号325950的警官:平凡警事暖人心 共筑警民情
- 做大做好消费“蛋糕”
- 中越民众归春河唱山歌 欢庆广西“三月三”
- 车企推“保值回购” 新能源车竞争拼价格更要拼价值
- 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新西兰国鸟在美国动物园遭粗暴对待 新西兰人怒了!
- 春运西藏民航旅客吞吐量76.7万人次 创历史新高
- 电力大数据赋能发展 呈“专业化分工”“业务化融合”“生态化发展”趋势
- 云南南华:松茸开山仪式唱响“菌旅”融合新乐章
- 财政部:1—2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9444亿元
- 联合国一直升机在刚果(金)遇袭 致2人受伤
- 日本福岛核电站响起火灾警报 现场观察到烟雾
- 在他们的背影里,看见中国当代美术史
- 热门推荐
-
- 美国孟菲斯警察暴力执法案三被告每人至少一项罪名成立
- 快递只能送上门?中国快递协会解读新规
- 北京市老年健康研究报告发布 老年居民主观幸福感整体良好
- 美媒:移民儿童在美被虐待事件时有发生 这是不可接受的
- 英国伦敦发生枪击事件致1死2伤
- 中国非洲研究院院长:中非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范
- 白皮书:中青年人群为消化性溃疡主要患者群
- 广东68个镇街遭遇暴雨 近期雷雨天气趋于明显
- 上半年中国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产量均实现高比例增长
- 陶雪华书法艺术展于荣宝斋美术馆启帷
- 非媒:“绿”意盎然 “蓝”图绘就 中非合作为更美好未来筑牢基础
- 于丹谈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尊重差异,消除成见,增进共识
- 受强降雨影响 中老铁路多趟列车晚点
- 一场冰雨 兴凯湖畔秒变“冰挂”世界
- 中证协:2023年证券公司助力实体经济直接融资6.39万亿元
- 中秋国庆假期全国揽投快递包裹超51.47亿件
- “中国陶瓷史上第一抹彩虹”红绿彩瓷:千年技艺赋能乡村振兴
- 降本增效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率先开展数字化认证工作
- 中国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392亿美元
- 202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研习营在济南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