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粽子融入东南亚国家的大生活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远播世界各地。吃粽子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临近端午节,东南亚各国超市货架上的粽子日渐增多,小吃店的柜台上也出现了热气腾腾的粽子。
在东南亚,华人带来了过端午节的习俗,并一直延续下来。走进泰国唐人街的一个深巷,一家商铺里,员工们正忙着包粽子。“我们家在这里开店有100多年了,到我这一代是第四代。”商铺主人麦燕一边介绍,一边手上快速捆绑着粽子。“每天能销售上千个,除了散客外,大部分都是订单销售。端午节期间的需求会更大,每年都是这样。”
麦燕是泰籍华人,当得知记者来自中国,麦燕拨通了她祖母的电话。麦燕的祖母叫郑敏良,出生在泰国,已经84岁了。当年郑敏良的父亲从广东东莞来到泰国讨生活,从此就在这里扎下了根。“刚开始时,父亲每天沿街挑担卖粽子,后来才有了这一间铺子。”郑敏良的中文讲得很清晰。“从父亲到我,再到我的孙子,几代人已经照看这个铺子100多年了,一直售卖粽子、烧腊等中国美食。每年端午节,我们家都会包粽子、吃粽子,最重要的是祭奠我们的祖先,这是父辈从中国带过来的传统文化,我们一直遵循着。”郑敏良老人在电话里的声音略显激动。
在泰国,端午节也被叫做“芭掌节”。泰语发音的“芭掌”就是潮汕方言中“肉粽”的译音,也是当时华侨带过来的叫法。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准备一大桌美食来祭拜祖先,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粽子——“芭掌”和“吉掌”。甜粽在泰国叫“吉掌”,肉粽叫做“芭掌”。
郑敏良老人说他家的粽子和别人家不一样,选用上等的糯米、广式腊肠、肉、枸杞、银杏、莲子、虾干等食材相互搭配,制作成不同口味,不仅吸引了在泰国的华侨华人,也受到泰国本地人的喜爱。
和泰国一样,马来西亚人在端午节这天也会吃粽子。“马来西亚几乎每年都要举行包粽子大赛,参加大赛的有老有少。”马来西亚马六甲历史城区鸡场街工委会主席颜天禄表示,当端午来临之时,在马来西亚的大街小巷中,可以看到许多卖粽子的摊位。
印尼粽子是用粳米做的,对粽子馅要求特别讲究,有猪肉馅、牛肉馅、虾肉馅、鱼肉馅,菲律宾粽子的形状是长条形的。虽然做法各异,但粽子在东南亚各国都深受喜爱。
“粽子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外形,长的、圆的、三角形、五角形……因适应当地饮食习惯又形成各种各样的口味。粽子已渐渐融入东南亚各国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是中国传统习俗与世界融会贯通的一个最佳体现。但万变不离其‘粽’,粽子代表了海外华人对家国最深的眷恋,也是最恒久的乡愁。”泰国侨商智库理事长陈金敦说。
像粽子一样,端午民俗文化也已经融入了东南亚各国的生活。今年是中马两国建交50周年,也是马六甲旅游年,2024年端午文化系列活动已被列为马六甲州政府重点项目。活动组委会主席周志明表示,东南亚国家端午节会举办龙舟竞赛、燃放鞭炮和舞狮舞龙等活动。每年组织端午民俗文化活动,不仅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更饱含着海外华侨华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新加坡的东海岸公园,每年端午节都会举行精彩的龙舟邀请赛,来自世界各地的龙舟队伍云集到这里,场面高潮迭起。新加坡人们认为端午节还有一种含义,即端午节是一个驱邪辟毒、保健平安的节日。在端午节当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一些菖蒲、艾草、榕枝等,将其捆绑成两小束,圈上红纸条,然后分别悬插在两边门柱子的上方,祈求安康。
在越南,人们认为吃粽子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人们会饮雄黄酒,小孩身上涂雄黄酒驱虫,并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小孩佩香囊,传说有辟邪驱瘟之意。“东南亚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习惯,丰富了端午节的多样性,也展示了端午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传承。”越南河内大学阮成功教授说。
中国端午民俗文化经历200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世界各地,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生机与魅力,也传递了中外文化的交融与互动。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相信一颗小粽子也能“粽”情万里、“粽”贯五洲,让端午成为连接中外的文化纽带。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那坡县通报引水渠渗水致泥石流:4栋民房倾斜
- “少年航天局”系列图书为孩子播下“航天梦”的种子
- 《傍晚向日葵》首映 诗意镜头传递乐观生命观
- 海内外川渝涉侨商协会合作联盟年会在渝开幕
- 黄山85座水库超汛限水位 通信通电恢复正常
- 2024天津海河龙舟赛揭幕 50余个国家近百名外籍选手参赛
- 上海为何敢于频频“试水”原版音乐剧
- 焦点访谈:精准施策见成效 实事惠民生 用心解民忧
- “婴儿水”更营养健康? 专家:纯粹一种商业“噱头”
- 美国又发枪案悲剧 凶手作案后重返现场枪杀记者
- 花3000元就能挽回感情?警惕网络“情感导师”骗局!
- 聚焦源头治理 山东不断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成效
- 沙特加快发展航空业
- 行前48小时核酸阴性 来华无需申请健康码
- 《江右文库》出版成果“上新” 136册图书正式出版
-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布局电动化、智能化
- 北京市高考成绩将于6月25日中午前发布
- 河北保定学院且末支教服务队:24载耕耘浇灌边疆花朵
- 第二届拉美中国文化巡回展在巴西圣保罗启幕
- 中资企业在乌干达最大教育捐赠活动举行
- 热门推荐
-
- 73岁高龄带货直播 浙江乌镇“巧妈妈”的十年“触网”路
- 高温下的坚守|电力工人用坚守与汗水保障百姓炎炎夏日享受清凉
- 财政部将于8月在香港发行90亿元人民币国债
- 2024重庆秋交会线下展会启动
- 120余所高校教育人士山西探讨大学生“双创”拓展新思路
- 张超:雅万高铁是怎样炼成的?| 东西问
- 中国驻英国使馆就英国与台湾举行经贸对话会议答记者问
- 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七仔”未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
- “可乐男孩”薛枭:感谢15年前自己没有放弃
- 宁夏固原原州区“文化年”多姿多味
- 浅社交为什么能治愈年轻人
- 以总理称若得不到支援将“单独作战” 外媒:美以分歧加剧
- 中国深化不动产单元代码“一码关联”
- 长三角多地出现强对流天气
- 世界aHUS关爱日:提高疾病认识度 有家族史应重视规范化体检
- 今年一季度宁夏发放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资金5.88亿元
- 一男性旅客在郑州东站跳入股道 警方已介入调查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2023年XPLUS中国电影展在韩开幕
- 38.71亿、46.7亿、104亿……数字背后尽显中秋假期消费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