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魔改滤镜太大,《狐妖小红娘》挨骂一点都不冤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5月下旬,漫改剧《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终于播了。开播之初关注度还不错,热搜一个又一个。
不过,伴随热度而来的,还有多角度的吐槽。从人设、滤镜、乃至故事逻辑等无一幸免。更有人直言故事平淡需要开倍速,“不如去看《巴啦啦小魔仙》。”
滤镜重到画面模糊、剧情被指“魔改”,这部剧挨骂冤不冤?
剧情与争议
相较于原著,电视剧的故事比较“直给”。开篇就是石姬发动人妖大战,涂山红红站出来阻止,最后一招KO,打戏招数潦草到只是挥挥手,威力全靠特效。
特效确实炫酷,但光影变幻很混乱,网友戏称“像光污染”。滤镜效果也没好到哪里去,有时候画面仿佛笼罩着一层雾气,透出一股浓浓的影楼风。
回到剧情。剧中讲述了一番苦情树的作用后,男主角登场。小时候的东方月初被追杀,灵机一动跑进涂山地界,被赶过来的涂山红红以及姐妹救下,最后留在了涂山。
是不是似曾相识?乍一看很像杨过与小龙女的故事,只不过主角变成了一人一妖。但由于前面几乎没什么故事和情感铺垫,导致的后果就是,观众并没有那么容易共情。
类似情况多了,剧情遭遇吐槽几乎是必然的。“狐妖小红娘 儿童剧”“狐妖剧情 无聊”“狐妖 好大的滤镜”早早被刷上热搜。
面对种种争议,总制片人王一栩曾在网上晒出《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的开播成绩单,并疑似回应道,“这是一个充满爱的美好故事,请听我们娓娓道来。”
用意或许是好的,但也有观众不买账,“如果前几集剧情索然无味,观众为什么要花费时间,耐着性子看下去呢?”
有没有“魔改”?
抛开厚厚的滤镜和特效之类不谈,很多原著粉最不满的地方,大概是电视剧比较大幅度地更改了苦情树和一些人物的设定。
苦情树原本的能力是为人和妖转世续缘。然而,剧中提示,涂山红红借助苦情树之力,感知世间真情,助妖族结缘,然后情侣相爱产生的情力,会反哺滋养苦情树。
这个变化,不出意外招来了网友诟病,“苦情树一夜醒来,业绩清零了。”
在经历了一大段虐恋剧情之后,苦情树终于能给人妖续缘了。“广电时评”微信公众号之前发布的文章提到,该剧导演麦贯之表示,创作团队是本着将原著核心表达不偏移的呈现宗旨,以补充前提背景的方式将“苦情树”的功能设定、出现时间做了适当调整。
但问题是,剧情拖了这么久才出现原著中苦情树的“转世续缘”,这本身就是一个大改动,而且如果直接沿用原著设定,会不会剧情更通畅一些?苦情树为什么一定要东方灵血祭树?
如果说剧版是动漫的前传,又整合了不同年代的单元故事,那么御妖国公主的时间线与东方月初相差很多年,两人却被安排“假结婚”,对原著粉来说,这就算得上“魔改”。
至于人物,涂山红红的能力被削弱了。涂山雅雅的人设改动更大,原本她性格独立,更重视亲情,现在变成了傲来国三少的迷妹,提起三少一脸崇拜。
对于非原著粉的部分观众来说,一些台词显得很幼稚,比如动不动就提“人崽子”,再比如“涂山必会成为和平之乡,情缘圣地”“人与妖,不能再这么无休止地战下去了”。
人设大改,剧情流水账,剧版《狐妖小红娘》被指为“儿童剧”,有迹可循。
口碑不好,怪谁?
截至目前,这部剧的口碑似乎没有翻盘的迹象,有网友的评价是,“配音、滤镜、剧情,全都一言难尽”,并且开始讨论该剧“仆街了没”。
究其原因,有人把矛头指向了演员,比如扮演涂山红红的杨幂和扮演东方月初的龚俊,觉得没有演出原著角色的神韵;也有一部分人觉得剧情才是最大的问题,不能把锅甩给演员。
实际上,几乎每一部IP剧播出后都会面临改编“是否尊重原著”的审视,而能否做好这一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能不能维护好大体量的原著粉基本盘。
之前比较好的改编有《棋魂》,豆瓣评分8.6。其总制片人朱振华曾表示,漫改剧一要尊重原著精神,结合视听规律去改编,其次要多维度挖掘原著内核,而非停留于表层。
也就是说,得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合理创新,创新也不是毫无逻辑地瞎编,而是从原著所展现的精神内核出发,讲一个让观众信服的故事,逻辑自洽,才能真正打破“次元壁”。
而且,一部好的影视剧,是能够给观众提供情绪价值、能够令观众产生共鸣的。如果剧情动不动撒狗血,缺少合理细节刻画,甚至脱离常规逻辑,评价自然高不到哪里去。
人物立不住、情节崩坏,导致剧集本身质量不过关,那么即使营销花样多、即使有大牌演员出演,也很难挽救一部剧的口碑。糊弄观众的结果,也只能是被观众嫌弃。(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携手绿色发展 实现互利共赢
- 万达引入新战投 获投资额约600亿元
- “五一”假期广州海事保障24万旅客水上出行安全
- 港澳和内地佛教界人士在沪共话人间佛教
- 中新健康 | 稀有血型遇上高难度手术 浙江专家为熊猫血患者成功换肝
- 广州启动气象灾害(暴雨)Ⅱ级应急响应
- 巴基斯坦姑娘田花花学中医:希望更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 中国财政部公布《会计师事务所数据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印度南部两车相撞致5人死亡
- 共话跨域合作,哈佛美亚可持续发展峰会举办
- 前5月中国南方五省区绿电绿证交易量超去年全年
- 匈牙利外长:乌克兰不会在2024年加入北约
- 岸田内阁三名阁僚“8·15”参拜靖国神社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次试点资助优秀本科生,哪些学校榜上有名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在福建厦门,感受经济的别样火热
- 湖北宜昌:农民“闹”丰收 乡村“绘”丰景
- 从新疆伊宁出发 国产货机首次飞出国门
- (身边的变化)浙江“快递进村”推动城乡“零差别”
- 2024年新疆电网新能源年度发电量实现新突破
- 中国科学家首获国际知名癌症基金支持 探索“AI打击癌细胞”
- 热门推荐
-
- 通讯:中国救援队在土耳其地震灾区守护生的希望
-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2023中国巡演将启
- 中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实现“零碳”排放
- 生态环境部:“外美内丽气质佳”,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
-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 全国大部无明显降水气温回升 陆地和近海大风趋于减弱
- 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在京开幕
- 北京沙化土地面积减少近60% 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联防联治
- “中国红干椒之都”开鲁:火红事业带来红火生活
- 新漫评丨美国毒品泛滥:自源之殇
- 数字人—— 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 (第七届进博会)全球货让各方有收获 进博会促消费升级、助产业共赢
- 120幅剪纸精品带你了解京津冀地区剪纸艺术新风尚
- 塔上的“低空经济”何以起飞?
- 少林考功总决赛:海内外“武林高手”陆续抵达
- 中国教育部:严查培训机构“退费难”“卷款跑路”等行为
- 美国首次向乌克兰提供集束弹药遭质疑
- 第三十六届中国仿真大会在江苏扬州召开
- 电影《夜幕将至》首映 戴锦华:这部电影是我们共同情绪的映照
-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一厂房垮塌致3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