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学标签下,古偶困于一剧之本
文汇报记者 王彦
“是在拍儿童剧吗?”一部古装剧的评论区,这句诘问得到了超4500名网友认同;另一社交平台上,“为什么没有剧情讨论”的质疑声同样点赞者众。
论二季度的热门剧集,《狐妖小红娘·月红篇》(以下简称《月红篇》)必占一席。国漫迷关注大IP漫改剧成色几何,古偶爱好者乐见“电子榨菜”上新,演员的拥趸欢呼又能见到杨幂与龚俊的“古装颜值天花板”,行业内则对首次应用在国产长剧领域的虚拟制作技术颇多关心。多方目光交集,《月红篇》开播后热度颇高,合作品牌超50个的“吸金”力度,更被网友解读为“碾压式胜利”。
可与此同时,一剧之本才是电视剧的安身立命之本。恰如不少观众吐槽,在夸完一流技术营造的志怪幻想世界、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美轮美奂置景后,平庸又稀薄的故事让人无从谈起。一时间,“古偶花瓶”的犀利评价不胫而走。而这背后,古偶剧相对普遍的重视觉轻剧本、重人设轻表演的困境已然藏不住了。
短剧思维+人设先行,这样的故事何以共情
《月红篇》的故事很简单:涂山狐族大当家涂山红红救下父母双亡的东方月初,将其养大成人。后者虽为人类,但他体内拥有能抵抗暗黑力量的灵血。一妖一人在维护世间和平、抵抗暗黑势力的过程中缔结情缘。
作为改编的原IP,漫画《狐妖小红娘》有着“国漫之光”的美誉,漫画全网点击量超200亿,动漫的全网播放量也已突破百亿。从平面的漫画到二维动漫,再到如今真人剧集,故事如何在保留原作名场面的同时,又促成二次元表达与讲求“实感”的影视剧兼容,无疑是道难题。典型的一幕,动漫里,涂山红红出场时一句“涂山,我罩的,懂”,被视作人物的高能场面之一。但漫画感十足的台词被置换到真人演绎、古风盎然的剧中,别扭的审美偏差从一开篇就劝退了不少人。
即便跳出漫改剧是否保留原著精髓的讨论范畴,按一部普通古装剧的评判标准打量《月红篇》,处处“埋点”却处处“扑空”的文本,恐怕也难言合格。以古偶观众的核心诉求爱情戏码为例,东方月初对涂山红红从幼年时的救命之恩到成年后的男女之恋,感情的由来与升华如一分钟一集的微短剧般突兀生硬、浮皮潦草。没有日常相处的细节,也不见情感萌芽的心动瞬间,仅仅是一次人间同行,花灯、面具、一眼万年这古偶用滥的“三件套”就令男主对女主情根深种。难怪网友吐槽:真正是字面意义的“情不知何所起,一往而深”。再看剧情推进,蝴蝶可通风报信,妖类间能互通感应、隔空斗法,天书说降就降……不合逻辑、怪力乱神的情节实在不少。
究其根本,故事设定的奇幻世界观被简约为一个前提、一种说辞,成了创作偷懒的工具。导演郑晓龙有个著名观点“好的古装剧也应当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而历史真实、逻辑真实、情感真实,恰恰是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要素。反观《月红篇》,当编剧以短剧思维结构剧情、用奇幻人设填补逻辑漏洞,故事当然无从取信于人,更遑论共情。
顶配制作+流量明星,这套公式还能用多久
故事虽乏善可陈,但在制作方面,观众倒是给了一致高分。具有东方美学质感的奇幻世界营造、用中国色内涵寓意的涂山三姐妹,将绒花、吴罗织造、花丝镶嵌、仙居花灯等非遗制作技艺应用于服化道的匠心设计,凡此种种,都透出主创团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在当代的追求。
该剧导演杜林透露,《月红篇》在制作上是个“先吃螃蟹的人”,在国产剧中率先运用了虚拟制作技术,实现全流程4K HDR宽色域标准。早在拍摄初期,爱奇艺便在横店搭建了一个2400平方米的虚拟摄影棚,由虚拟制作团队根据拍摄需要打造出“涂山后山”场景,山峦层叠错落,流云流水动态细腻、色彩明亮,小到一朵云的位置和流速,大到晨昏切换,都能由技术团队现场调整。
这套“顶配”技术并非用完即抛。作为《狐妖小红娘》系列漫改剧的首发之作,与《月红篇》同期开发的还有《竹业篇》《王权篇》,它们背后站着同一个创作班底——恒星引力。2022年暑假,仙侠古偶《苍兰诀》让这家行业的后起之秀声名大噪,而去年,有意复制爆款模式的古偶《七时吉祥》意外遇冷。因此,来到2024年的这支团队亟需下一部代表作来证明自己的古偶神话并非“昙花一现”。只是如今,《月红篇》面临的口碑危机,也在打击市场对《竹业篇》《王权篇》的信心。
从某种角度看,《月红篇》暴露的恒星引力编剧危机,何尝不是古偶、奇幻、仙侠等题材集体低迷的缩影。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哪怕今年以来在此赛道的领跑者《与凤行》,其热度与口碑都不及预期。近年来的古偶剧似乎深陷怪圈,一条腿被大场面、精制作、重流量的思路死死绊住,另一条腿被轻叙事、旧人设、缺演技的表现拖入泥潭深处。眼下的《月红篇》就很典型:剧本内容与人物塑造未经仔细打磨,妄图靠顶流明星的堆砌、营销“套餐”的轰炸就能满足粉丝“特需”。殊不知,东方美学的标签之下,剧作深陷“虚有其表”的漩涡。
观众需要引领还是迎合,这早已不该成为问题。顶配制作+流量明星的公式还能奏效多久,同样不是问题。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珠帘玉幕》登顶Netflix,2024年优酷多剧集登顶全球平台
- 【光明论坛】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 韩国国会议长:若国会选出宪法法官 韩德洙应予以任命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5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 2024年全国科普日长沙主场活动启动
- 40小时连续抢险 陕西四条水毁高速公路全面恢复通行
- 浙江首个国家级视听产业园,为何落户宁波象山?
- 深圳一公司高管违法开除员工?深圳市人社局通报
- 万人说新疆 | 热合曼·艾尼的纳格拉鼓敲得特别好
- 近两年大热的“全谷物”就是常说的“粗粮”吗?
- 福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黑熊
- 尺素金声 | 发力逆周期调控,彰显“中国财政有足够的韧劲”
- 传承千载文脉:山东“一线多珠”串起运河风景
- 特写:一个人的升旗仪式,有了新的传承
-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分布范围已探明 提取文物928件套
- 2024中国生物制造大会在合肥举行
- 【2024打卡中国】神奇的中国药草!“洋网红”爱上“中国香”
- 威胁巴黎奥运会,这个极端组织开始“变招”
- 五一假期北京推出百余处赏花片区 文化体验活动展古都魅力
- 让书香涵养城市气质(人文茶座)
- 热门推荐
-
- 河南濮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历史最好
- 新建宁淮城际铁路全线最大跨度桥梁建设迎新进展
- 安徽省萧县县委原书记陶广宏被“双开”
- 2023雨果奖得主海漄:稳定的工作维持爱好,我很满足
- 冬天就不需要防晒了吗?
- 老人接种新冠疫苗,三条“专属提醒”收好
- 影视专家学者汇聚广州南沙 赋能大湾区影视文化发展
- 审计署:2023年1—11月已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3600多亿元
- 【地评线】秦平:“网上年货节”启幕,年味渐浓消费旺
- (经济观察)金融期货市场如何助力资本市场发展?
- 国家能源局:加快构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 上海机场多措并举为第七届进博会保驾护航
- 年中经济看亮点丨外贸半年报 稳中向好亮点多
- 广西合浦大月饼越做越“大” 将迎产销高峰期
- 强降雨落区扩大 西安升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 黑龙江绥化市望奎县发生一起3人死亡事故
- 还要不要打疫苗?张文宏鼓励脆弱人群继续接种
- 游客未买手镯被赶下车? 昆明文旅通报:涉事旅行社属无资质经营
- 埃塞俄比亚山体滑坡已致229人死亡 救援人员遭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