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学标签下,古偶困于一剧之本
文汇报记者 王彦
“是在拍儿童剧吗?”一部古装剧的评论区,这句诘问得到了超4500名网友认同;另一社交平台上,“为什么没有剧情讨论”的质疑声同样点赞者众。
论二季度的热门剧集,《狐妖小红娘·月红篇》(以下简称《月红篇》)必占一席。国漫迷关注大IP漫改剧成色几何,古偶爱好者乐见“电子榨菜”上新,演员的拥趸欢呼又能见到杨幂与龚俊的“古装颜值天花板”,行业内则对首次应用在国产长剧领域的虚拟制作技术颇多关心。多方目光交集,《月红篇》开播后热度颇高,合作品牌超50个的“吸金”力度,更被网友解读为“碾压式胜利”。
可与此同时,一剧之本才是电视剧的安身立命之本。恰如不少观众吐槽,在夸完一流技术营造的志怪幻想世界、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美轮美奂置景后,平庸又稀薄的故事让人无从谈起。一时间,“古偶花瓶”的犀利评价不胫而走。而这背后,古偶剧相对普遍的重视觉轻剧本、重人设轻表演的困境已然藏不住了。
短剧思维+人设先行,这样的故事何以共情
《月红篇》的故事很简单:涂山狐族大当家涂山红红救下父母双亡的东方月初,将其养大成人。后者虽为人类,但他体内拥有能抵抗暗黑力量的灵血。一妖一人在维护世间和平、抵抗暗黑势力的过程中缔结情缘。
作为改编的原IP,漫画《狐妖小红娘》有着“国漫之光”的美誉,漫画全网点击量超200亿,动漫的全网播放量也已突破百亿。从平面的漫画到二维动漫,再到如今真人剧集,故事如何在保留原作名场面的同时,又促成二次元表达与讲求“实感”的影视剧兼容,无疑是道难题。典型的一幕,动漫里,涂山红红出场时一句“涂山,我罩的,懂”,被视作人物的高能场面之一。但漫画感十足的台词被置换到真人演绎、古风盎然的剧中,别扭的审美偏差从一开篇就劝退了不少人。
即便跳出漫改剧是否保留原著精髓的讨论范畴,按一部普通古装剧的评判标准打量《月红篇》,处处“埋点”却处处“扑空”的文本,恐怕也难言合格。以古偶观众的核心诉求爱情戏码为例,东方月初对涂山红红从幼年时的救命之恩到成年后的男女之恋,感情的由来与升华如一分钟一集的微短剧般突兀生硬、浮皮潦草。没有日常相处的细节,也不见情感萌芽的心动瞬间,仅仅是一次人间同行,花灯、面具、一眼万年这古偶用滥的“三件套”就令男主对女主情根深种。难怪网友吐槽:真正是字面意义的“情不知何所起,一往而深”。再看剧情推进,蝴蝶可通风报信,妖类间能互通感应、隔空斗法,天书说降就降……不合逻辑、怪力乱神的情节实在不少。
究其根本,故事设定的奇幻世界观被简约为一个前提、一种说辞,成了创作偷懒的工具。导演郑晓龙有个著名观点“好的古装剧也应当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而历史真实、逻辑真实、情感真实,恰恰是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要素。反观《月红篇》,当编剧以短剧思维结构剧情、用奇幻人设填补逻辑漏洞,故事当然无从取信于人,更遑论共情。
顶配制作+流量明星,这套公式还能用多久
故事虽乏善可陈,但在制作方面,观众倒是给了一致高分。具有东方美学质感的奇幻世界营造、用中国色内涵寓意的涂山三姐妹,将绒花、吴罗织造、花丝镶嵌、仙居花灯等非遗制作技艺应用于服化道的匠心设计,凡此种种,都透出主创团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在当代的追求。
该剧导演杜林透露,《月红篇》在制作上是个“先吃螃蟹的人”,在国产剧中率先运用了虚拟制作技术,实现全流程4K HDR宽色域标准。早在拍摄初期,爱奇艺便在横店搭建了一个2400平方米的虚拟摄影棚,由虚拟制作团队根据拍摄需要打造出“涂山后山”场景,山峦层叠错落,流云流水动态细腻、色彩明亮,小到一朵云的位置和流速,大到晨昏切换,都能由技术团队现场调整。
这套“顶配”技术并非用完即抛。作为《狐妖小红娘》系列漫改剧的首发之作,与《月红篇》同期开发的还有《竹业篇》《王权篇》,它们背后站着同一个创作班底——恒星引力。2022年暑假,仙侠古偶《苍兰诀》让这家行业的后起之秀声名大噪,而去年,有意复制爆款模式的古偶《七时吉祥》意外遇冷。因此,来到2024年的这支团队亟需下一部代表作来证明自己的古偶神话并非“昙花一现”。只是如今,《月红篇》面临的口碑危机,也在打击市场对《竹业篇》《王权篇》的信心。
从某种角度看,《月红篇》暴露的恒星引力编剧危机,何尝不是古偶、奇幻、仙侠等题材集体低迷的缩影。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哪怕今年以来在此赛道的领跑者《与凤行》,其热度与口碑都不及预期。近年来的古偶剧似乎深陷怪圈,一条腿被大场面、精制作、重流量的思路死死绊住,另一条腿被轻叙事、旧人设、缺演技的表现拖入泥潭深处。眼下的《月红篇》就很典型:剧本内容与人物塑造未经仔细打磨,妄图靠顶流明星的堆砌、营销“套餐”的轰炸就能满足粉丝“特需”。殊不知,东方美学的标签之下,剧作深陷“虚有其表”的漩涡。
观众需要引领还是迎合,这早已不该成为问题。顶配制作+流量明星的公式还能奏效多久,同样不是问题。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天津自贸区与新加坡劲升逻辑集团签订框架合作协议
- 通讯:听妈妈话回乡的“95后”清华毕业生
- 伊朗高官:伊朗遭袭后没有立即还击的计划
- 普京回应卡霍夫卡水电站堤坝受损:野蛮行径!
- 新技术有望延长冷冻器官“保鲜期”
- 亚美尼亚确诊75例西尼罗病毒感染病例,1人死亡
- 【东盟专线】印尼发现5万余年前洞穴壁画
- 广西贸促会助企业面向RCEP国家市场开展多领域国际合作
- 和合共生 再启新程——记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
- 北京地铁拟新增请勿外放声音等“禁止标志”
- 天津发布三年行动计划 推动智慧医院能力提升
- 中国央行新增12地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曹志安:建好建强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
- “乱象与分裂正在加速美国民主的衰败!”
- 财经观察:多重因素显效 5月消费市场恢复向好
- 美俄亥俄州列车脱轨致有毒化学品燃烧泄漏事故一周年 当地居民仍受健康问题困扰
- 智利北部发生6.5级地震
- 4月28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喝咖啡会导致骨质疏松吗?
- 樊吉社:观察美国外交需从内政开始
- 热门推荐
-
- 江苏徐州海铁联运今年发运量已突破11000标箱
- 学者:陈白沙开创岭南书法“雅尚清刚”传统
- 海峡两岸高校文化与创意论坛(2024)开营
- 特朗普访问法国 为当选美国总统后首次外访
- 全国累计发布古籍数字资源13.9万部(件)
- “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2022年度榜单发布
- 斗鱼Q2商业化转型成效明显:携手主播和游戏厂商,探索多元合作模式
- 中国首个边境口岸境外来宾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在东兴揭牌
- 陈涌海:不会唱摇滚的博物学者,不是一个好的物理学家
- 金观平:抓住关键核心要素建设金融强国
- (走进中国乡村)广西“养鸡村”向智慧养殖转型
- 相约“三月三” 绿城音乐节在广西南宁“浪漫”唱响
- 2016年至2023年 西藏年均为农牧民提供生态岗位50多万个
- 沈阳:用水彩绘本艺术之美唤醒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 甘肃文化品牌:陇原文艺何以“繁花”?
- “献血点亮生命之光”主题活动在深圳启动
- 瑞典戏剧在桂林山水间展示自然融合之美
- 《中国的西北角》勘注增补本出版
- 更好满足多元化支付需求(财经观)
- 上海多种创新助力激发创业者的潜能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