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观察丨从“以文汇友”到“以文载道” 看文博会使命之“变”
一座以科技创新闻名于世的城市,却因一场文化展会在此落地,而被植入深厚的文化基因,滥觞出蓬勃兴旺的文化事业。这就是文博会。
二十年,文博会早已文根“深”种,在这座创新之城耕耘出生命力旺盛、上下游体系健全的文化产业。
二十载,文博会如今已经稳稳肩膺“中国文化第一展”称号,却依然用行动告诉我们——它仍在不断寻找自己的“新坐标”:今年首次设立国际文化贸易展,面积从上届的3000平方米扩大至2万平方米;设立“文创中国”专题展区,展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最新成果。
从昔日地方性的市级展会,发展成为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缘何历久弥新?透过这扇持续“焕新”的文化展示窗口,我们又能看见哪些新变化?
文化之窗如何依然“推窗见绿”?
要观察一个展会的使命变化,或许数字上的感知最为直观。
今天,文博会展示规模已经从首届的4.5万平方米扩大到今年的16万平方米、线下展商数量从首届的700多家增加至3076家、参会国家和地区从首届的10个增加至第二十届的108个。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数字虽无声,却最能清晰勾勒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蓬勃轮廓——规模、数量持续增长,这正是一个展会有活力、有市场最鲜活的证明。
数字之外,看展会结构之变,体会更深:8大展馆设置涵盖了文化产业综合展、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展、国际文化贸易展等;在深圳全市设置52个分会场;与会场展区和展品同步的云上文博会平台——每一个增设的新场馆,代表的都是一条文化领域赛龙夺锦的新赛道、新业态。
将视线拉回到本届文博会会场,令人目不暇接的文创产品、层出不穷的吸睛“爆款”早已是历届文博会的常态,而这样的上新速度还在加快:在文博会上,你几乎能找到所有最新的文化产品品类,但产品的变化更迭永远在路上——不少文化创意就在文博会一次次现场碰撞中诞生。在科技赋能之下,新产品、新模型甚至当场从纸上跃入现实。
如何让文化梦想“一路生花”的同时,也借力展会博采众长?文化产业从业者深谙此道。在本届展会中,全球文化产业头部企业参与度再创新高,全国文化企业30强以及海内外超220家头部文化企业参展。不难预见,这些文化产业“顶流”和“新势力”同台竞技、百花齐放的同时,一场激活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也必将会在此积厚成势。
走过二十载,这扇“文化之窗”如何依然能时时“推窗见绿”、看见新意,正是文博会求变中始终不变的使命。
以展带商
如何激活一池文化春水?
人潮熙熙,所为何来?参加文博会的人们或许会给你不同的答案。
不过,审度一场盛会是否成功,除了看展会的呈现水平和关注度,“变现能力”同样是重要衡量标准。
博览天下,以展带商。我们不难看出,这场盛会对市场化的重视度有增无减,除了提供一个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关键还要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从单纯的“展览”“博览”到演变成为一场高水平的文化交易盛会,文博会使命的变化,恰恰是对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回应,折射的更是文化市场对优质文化的渴求:展会期间,超12万件文化产品和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将现场展示、交易,预计将有国内外超9万名观众现场洽谈订货,各种配套活动数量创历史新高。
而回溯2004年首届文博会,700多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合同成交额和意向成交额总计达356.9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文博会累计总的成交额已经超过了2.8万亿元。换言之,这场每年如期赴约、朝气满满的文化盛会,不仅让大家“有看头”,也让更多的文化企业“有赚头”。
“文以载道”如何向新谋远?
一场展会对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影响到底有多大?一组来自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最能说明——
首届文博会举办时,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不到3%。从举办首届文博会以来,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保持了平均20%的增长速度,成为我国文化输出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口岸。
汇“顶流”、聚“财气”。文博会的办会使命远不止为一座城市的文化产业“点石成金”,作为国际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风向标,文博会更有着聚势谋远的深意。
在本届文博会会场内,这样以“新”提质、以“新”促“新”的场景无处不在:国内外的头部文化企业将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首秀”的首选地选在这里。前沿文化科技、文化装备制造、人工智能企业均争先“秀出”最新最前沿的文化产品和技术方案。
探一展观其势,从这些重磅发布的“科技范儿”十足的文化产品中,我们不难感知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传统文化带来的张力,更彰显了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透过文博会这扇窗,我们更能感受到文化的作用早已远超文化载体本身的强大能量。从“以文汇友”到“以文载道”,从文博会使命的悄然变化中,更能读懂文化的蓬勃和力量。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林丽丽 戴威 冯雪)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甘肃白银景泰百公里越野赛案一审宣判
- 国际人士高度评价中国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所作贡献
- 河南统筹超120亿元财政资金推进以旧换新
- 《电梯里的古希腊》以幽默风格为中国读者讲述古老西方文明渊源
- “王婆说媒”何以火爆全网?专家诠释多重因素
- 东博会将首次举办展品评选 助中国东盟优质商品拓市场
- 向世界展示汉服之美
- Meta新社交平台Threads上线五天用户增至一亿
- 两个多月后 美国众议院终于要查丑闻议员了
- 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通知稳定肉牛奶牛生产
- 西藏山南:奋力绘就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美丽新画卷
- 福建与菲律宾宿务结好5周年 书展赓续“南洋情”
- 南京45个数字文化项目集中签约 总投资逾40亿元
- 常熬夜、睡眠质量差? 小心得阿尔茨海默病
- 游园热度攀升 百万游客在北京市属公园过端午
- 《繁花》“宝总泡饭”走红 解读:长期吃泡饭健康吗?
- 爱尚眼捐赠10万副眼镜 公益救助10万个视力不良患者
- “中韩研究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国际论坛”在韩举行
- 擦亮“金字招牌” 浙江“长洽会”收获超400亿元投资
- 云南德钦求学路:从“足”够艰苦到“足”够精彩
- 热门推荐
-
- 中国财政部公布注册会计师行业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
- 海河流域洪水能否顺利经天津入海?
- 暴雨袭击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 死亡人数升至36人
- 聚焦多维度行前教育 首届平安留学宣传月在西安交大启动
- 国家邮政局:11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14.2%
- 中国A股周二大涨 沪指涨逾2%
- (新春走基层)广州超2万人次青年志愿者温暖旅客回家路
- 广西南宁市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200例
- (新春走基层)湖南江华洪灾重建家园瑶胞迎来住进新家首个新年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初步建立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
- 1-8月中国财政收入147776亿元
- 让诗酒温暖每个人!第七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泸州启幕在即
- 阿拉善百万光伏项目并网送电:“光”耀沙戈绘就生态绿颜
- 罚款500元!一男子在高铁上吸电子烟,涉嫌危害铁路安全
- 探索应用新技术 擦亮“千年敦煌”
- 以高官回击拜登涉司法改革争议的言论:以色列不是美国旗上另一颗星
- 里斯咨询:中国白酒市场进入危中有机的调整期
- 贫困乡村变景区 湖南蓝山瑶胞吃上“旅游饭”
- 天津:多种“人工智能+”场景亮相图书馆 开启AI智能阅读新体验
- 国家发改委:北京“大城市病”问题将进一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