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应用新技术 擦亮“千年敦煌”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探索应用新技术 擦亮“千年敦煌”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文物不可再生,“保护第一”是新时代文物工作的首要遵循。敦煌研究院探索多种创新手段,实现从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到主动的预防性保护,擦亮了“敦煌文化”这颗世界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明珠。
在莫高窟数字观影中心旁边就是我国文物领域首座“多场耦合实验室”,温度可控制在零下30度—零上60度,仓内能同时模拟我国大部地区不同气候条件,在不妨害文物本体的情况下,用遗址附近原生土、以传统相似工艺制成的“文物样本”,可进行足尺寸模型试验,预演文物和文化遗产可能产生的病害,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防患于未然。
目前,研究对象主要以在我国分布最广的土遗址为主,范围已从干旱环境中的长城、石窟寺等,逐步拓展到潮湿环境下的三星堆遗址。
党的二十大站在推动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高度,从多个方面对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提出明确要求,确立了“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经过不断探索,敦煌研究院文保团队已研发出一整套洞窟壁画的数字化保护关键技术和成果转化体系:1:1毫米级精度、高保真的复制洞窟的构建让远在大漠的千年瑰宝走出敦煌走近观众;以全民共享为目标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已实现30个经典洞窟整窟高清图像和虚拟漫游全覆盖;新研发的“云游敦煌”小程序重现千年前莫高窟人流如织的点灯夜景。系列转化成果新创意十足,让观众欣赏石窟壁画突破时空限制。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湖南绥宁卫健局回应“女卫生院长被举报婚内出轨”:属实,将立案审查
- 肋骨折了,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 外媒:泽连斯基将访问西班牙 预计双方将签署安全协议
- 青海省最大公路综合服务区交付运营
- 金融科技安全重在“防未然”
- 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不宜节食减肥
- 亚运会刮起“非遗风” 让世界触摸中华文化
- 特朗普自首后发声:我没做错任何事!
- 暑期档两部电影新片票房破10亿
- 第三届京港澳台少年儿童绘画交流活动成果发布暨优秀作品展在港举行
- 中国力推东北冰雪经济发展 探索设立专门假期
- 福建霞浦“中秋曳石”传承400余载:祈和平、庆团圆
- 海南交通客运逐步恢复 部分景区开始营业
- 廿四节气|千里江山图之立秋篇
- 2024长江文明论坛开幕
- 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开幕
- 逐绿而行 内蒙古推动绿色矿山建设
- 五大经济部委负责人集体亮相,回答热点十七问!
- “00后”大学生“下乡记”:直播助农 乐在其中
- 湖北襄阳:茶文旅融合“催生”富民新业态
- 热门推荐
-
- “毒”门生意带动村民致富
- 春运即将启幕 广铁警方多措并举保护旅客平安回家
- 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 重庆放流珍稀特有鱼类 50多万尾鱼“安家”长江
- 茅盾文学奖得主孙甘露:“千里江山”酝酿已久
- 水陆空联合“大救援” 江西举办2023年应急救援综合演练
- 印度安得拉邦列车脱轨事故已致14人死亡
- 郑州发放首批房产“以旧换新”和商品房团购家居家电消费券
- 四川:清洁能源助力“四类地区”振兴
- 助力产业“建圈强链” 成都打造新“十二月市”城市消费品牌
- 截至2021年底,中国现行文化和旅游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累计232项
- 疾控专家手把手教您如何佩戴口罩和洗手
-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因贪腐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 全球旅行商昆明共享“你好!中国”:“乐见中国入境游强势恢复”
- 北京青少年用影像记录中轴线之美 助力非遗文化传承
- 证监会同意红枣、玻璃期权注册
- 150余位专家学者莅临第二届汉文化论坛 纵论“两汉文化与中华文明”
- “买汽车送北京牌照”? 小米回应
- 1月广州海关关区年花年桔累计出口超3500万株
- 上海世博地区:加快仓单登记中心建设 发展大宗商品离岸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