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博物馆!一起打开博物馆“新玩法”
文物活起来
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斗转星移,生命轮替,唯有文物能封存那些鲜活的瞬间。下面请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进各地博物馆,一起探寻文明的轨迹,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山西太原:探访建在墓葬原址之上的博物馆
丹青晕染,交织出胡汉融合的时代气象。铁线勾勒,描绘出意趣盎然的生活现场。漫步在博物馆中,我们可以看到出土于太原及周边地区的多组墓葬壁画。
总台记者 宋文植: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我们这个博物馆所在的这个墓葬的原址了,为了墓室的保护起见,我们游客是没有办法直接走进其中的,但是没有关系,我们还有别的办法。
技术加持:穿越时空与古人“共舞”
通过VR设备等技术的加持,墓室中壁画的各种细节都被一比一复刻出来。戴上VR头盔,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1400多年前的那个宴会上。
宋文植 总台记者:1400多年前的人在你周围吃烧烤,听音乐。因为这些壁画的存在,这也不再像是一个冰冷的墓室,而更像是一个储存着美好记忆的时间胶囊。
重庆:走进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观察水下碑林
走出墓穴,我们现在去往水里。位于重庆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世界首座非潜水可达的水下遗址类博物馆。
白鹤梁是一座长1600米的天然石梁,涨水时会被淹没。白鹤梁上镌刻着自公元763年以来的165段题刻,其中关于水文的信息就有108处。因此,这里也被称为“水下碑林”。
总台记者 赵聪聪:早在唐代,人们就在白鹤梁的长江最低水位线上,刻下了两条石鱼,用来观测长江水位。透过这个观测窗看出去,就是镇馆之宝——“双鲤石鱼”。
经考古学家考察发现,两条石鱼眼睛的高程与当地水文站的零点水位,在同一水平线上,古人的智慧也在此体现。
湖北十堰:观察恐龙蛋化石 感受远古生命脉动
回到岸上,我们又来到湖北青龙山恐龙蛋遗址博物馆,这里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
总台记者 佘利霞:这里就是整座遗址当中规模最大的三号馆,那么在这儿可以看到非常震撼的一幕,这一整面山,大家看到的都是恐龙蛋的化石,那么从空中俯瞰,可以说是数千枚的恐龙蛋是尽收眼底。
制作化石拓片 感受学习的乐趣
如今在青龙山,游览者可以运用博物馆提供的专业工具,制作各式各样的化石拓片,亲身体验化石的修复工作。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赵璧:我们在这里除了带领中小学生看恐龙蛋以外,还可以让他们带走他们自己制作的拓片,他们在这里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多的乐趣。
数说“博物馆热”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如今,各大博物馆拿出“十八般武艺”来吸引游客打卡,给足爱上博物馆的“一万种理由”。如此的双向奔赴,让沉睡千年的文物活起来,文旅消费不断升级。
为一馆赴一城:“博物馆热”带动文旅消费
202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博物馆的总数达6565家,免费开放率超过90%。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博物馆8天接待观众7358万人次,同比增长98.6%。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博物馆观众超5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的最高水平。人气火热的背后,是各博物馆不断丰富研学项目、创新互动方式、开发文创产品,让博物馆越来越有逛头儿。
沉浸式体验 实现古今对话
沉浸式体验,把观众和历史连接在一起。眼下,新升级改造的浙江省博物馆,打造了沉浸式数字影像空间,通过数字的方式,让浙江省博物馆馆藏《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再现合璧。在江苏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观众可以通过裸眼3D,以全景视角,一镜穿越大运河沿岸8省市的17座城市。
开发多元文创 让传统文化融入生活
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也同样丰富着参观者的体验。三星堆博物馆推出盲盒文创,古蜀萌宝们各展所长,玩变脸、秀茶艺、练蜀绣、吃火锅,1500多种文创产品,满足了游客们把文物带回家的愿望。
在天津博物馆,以镇馆之宝玉壶春瓶开发的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
而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不少参观者在游览结束后,也会挑上一两件心仪的文创产品,为博物馆之旅,画上圆满句号。(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培育“一县一特”劳务品牌 湖南益阳推动就业民生双向奔赴
- 严打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 中国“清风行动2024” 成效显著
- 西藏:桃满山 展笑颜
- 第22届东博会将首设新质生产力专馆
- 发送短信即可免费开通 “骚扰电话拒接”服务用户超5.4亿
- 西十高铁(陕西段)全线首孔箱梁成功架设
- 家装厨卫以旧换新释放消费潜力
- 新疆今年夏粮收购工作准备就绪 推广线上预约收购
-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发生3.6级地震
- 从大都市回归,这个小伙想与乡土一起成长
- 河北崇礼春节假期接待游客逾47万人次
- 北京市青少年暑期赴贵州研学旅行活动启动
- 端午消费火爆但复苏基础不牢,促消费政策仍需加力
- 新研究驳斥适度饮酒可预防中风观点
- AI辅助或代写论文 拷问大学的容忍边界
- “源·缘——闽台艺术展”亮相国博 诠释“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崇仁乡贤参与乡村治理 “老母舅”调解室为百姓排忧解难
- 专访杨晓培:最大的挑战是保持作品的“当下性”和“前瞻性”
- 中新真探:梳头太频繁会导致脱发吗?
- 高“烤”天气能源压力大怎么办?来看这些保供“神器”→
- 热门推荐
-
- 2024年云南39.5万人报名高考
- 寒露时节赏秋华(文化中国行·辽阔的大地 多彩的非遗)
- 台风“云雀”生成 宁波海事部门紧急撤离546名海岛游客
- 中国民航局:全力推进国际客运航班进一步恢复
- 广东出台“制造业当家22条” 加快制造强省建设
- 认知功能下降减慢35%,老年痴呆症治疗“拐点”到了?
- 洪都拉斯外长:将很快启动与中国自贸协定谈判,“将是一个好消息”
- 古韵新潮交织 南昌解锁假期湖畔游玩新体验
- 海峡两岸美食展三明沙县开幕 台湾小吃展位人气旺
- 落实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滴滴推出“橙意保障计划”
- 广东从化陈禾洞保护区发现新物种“广州沿阶草”
- 网聚新动能 浙江杭州高新区(滨江)网络人士之家启用
- 代餐食品能成功减肥? 145名肥胖人士的数据告诉你真相
- 联合国妇女署与长沙市合作试点预防与消除家庭暴力
- 解锁“国风热”的时代密码
- 日本加剧阵营对抗举动引警惕
- (新春走基层)“洋女婿”马丁的中国年
- 热带气旋“迪克莱迪” 致莫桑比克多地断电
- 山西太原首次开行至莫斯科中欧班列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广东中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