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在天津发布
中新网天津4月28日电(记者 王君妍)27日,“公众视野下的20世纪遗产——第九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暨20世纪建筑遗产活化利用城市更新优秀案例研讨会”在天津市第二工人文化宫举行。研讨会上,第九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发布。
记者从研讨会上获悉,第九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录包括沪江大学近代建筑群、天津第三棉纺厂旧址、哈尔滨北方大厦、宁波市人民大会堂、广州市府合署大楼、天津古文化街(津门故里)、青岛中山路近代建筑群、江西省美术馆、中国女排腾飞馆、西南大学历史建筑群等。
作为本次推介学术活动的亮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年度报告(2014-2024)》蓝皮书发布。据悉,“蓝皮书”出版意义与价值在于梳理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十年发展的历程、总结概括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十年的成果、提出未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发展愿景。
据介绍,“蓝皮书”总结了20世纪遗产的十年历程呈现学术的“风景”,即在遗产类型上,不断拓展,坚持有据探新不止的十年;在国际视野上,不断用20世纪与当代遗产观紧随世界潮流的十年;在鼓励创作上,不断用促进20世纪遗产的科技文化,助力设计创新的十年;在交叉科学建设上,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密切合作,开创建筑文博大融合的十年;在见人见物上,结合20世纪遗产项目,不断挖掘寻找建筑巨匠的十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士、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常青,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进行了主旨演讲,分别从不同视角梳理了20世纪建筑遗产的理念,同时以国际视野下的建筑遗产活化利用,为与会者开拓了新视野。
单霁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保护20世纪建筑遗产并不只是政府或文物部门的专利,而是广大民众都应该拥有的权利和责任。“只有广大民众都知道我们身边这些遗产的价值以及对于未来子孙后代的意义,这些遗产才会得到精心保护,才能‘有尊严’,形成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并惠及更多民众的现实生活和文化生活。”(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南沙快线”开通助力中国企业“出海”
- 广州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429.15平方千米
- 第四届中德工业4.0暨全球采购大会在江苏扬州举行
- 中国电动车企积极布局东盟市场
- 妙“纸”生花亮相海外 非遗传承人巧“剪”世界促交流
- 美国华裔青少年在蓉开启巴蜀文化品悟之旅
- 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戏藏本“月令承应戏”将有望复现舞台
- 三峡机场国际客运航线正式复航
- 中国筛选通过数万个专项债项目 需求约5.9万亿元
- 夜经济还能干点啥
- 江西: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以军在约旦河西岸打死4名巴勒斯坦人
- 甘肃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2290个
- 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表彰大会举行 修涞贵等获捐赠个人奖
- 汪安南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 上海创新国际医疗旅游服务模式 率先实施地方标准
- “国产车找到了做车密码” 雷军、周鸿祎接连发声
- 7片海外甲骨以数字化形式“归乡” 相关数据将与世界共享
- 消费市场潜力不断释放 赋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安徽民宿总量突破6000家
- 热门推荐
-
- 重庆巴南实施“党建统领·百村振兴”行动 铺展乡村振兴画卷
- 未来四天北京将持续高温 局地最高温可达39℃
- 斯里兰卡赴厦门展开2024年春季中国区巡回路演
- 哈牡高速全线恢复通车
- 跨越千年的历史见证!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
- 台风“小犬”致福建沿海景区关闭 三条两岸“小三通”航线停航
- 未来将逐步实现零关税 中塞自贸协定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能
- 中企润邦股份收购欧企FLSmidth集团全球散料装卸搬运业务
- 现代鸟类起源于恐龙灭绝?中美科学家最新合作研究颠覆传统认知
- 美媒:美国各政府部门正为可能发生的“停摆”做准备
- 少年法庭办公室成立,最高法与快手小音乐人隔空互动保护“少年的你”
- 新能源环卫装备、低碳管家数智平台等亮相“碳博会”
- 商务部:中方欢迎各国半导体企业来华投资合作
- “东方旋律”奏响欧洲大陆 以乐为媒描绘中国故事
- 晋津文旅互动:“表里山河”向“九河下梢”发出邀约
- 【文化评析】数字化正在改变非遗的传播方式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天工”以6公里时速奔向你
- 融合新概念、新模式 特色文旅激活假期“消费DNA”
- 立秋不代表酷热终结!全国盼秋凉地图看哪里暑热将消
- 中国气象局:增强城市气候韧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