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谈20世纪建筑遗产:搭建联通古今桥梁
中新社天津4月27日电 题:单霁翔谈20世纪建筑遗产:搭建联通古今桥梁
作者 王君妍 王在御
“20世纪非常慷慨地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搭建了联通古代和未来的桥梁,并使历史的链条不再断裂,这些文化遗产应得到珍视与保护。”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27日说。
当天,“公众视野下的20世纪遗产——第九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暨20世纪建筑遗产活化利用城市更新优秀案例研讨会”在天津举行,单霁翔在会上作主旨演讲。
会上,第九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发布,包括上海沪江大学近代建筑群、天津静园等。单霁翔称,不同于古建筑,20世纪建筑遗产实际上是我们生活中的建筑。很多大家工作的场所、居住的社区很可能就是需要被保护的对象。
单霁翔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这些建筑的保护,“活化”是重点:“20世纪建筑遗产不是‘冻结的’,而是随着时代发展变化的。一栋历史建筑、一个历史街区,必须赋予它们当今的功能,正确使用并合理利用。”
“相比于传统的木结构古建筑,工业遗产利用范围更为广泛。”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单霁翔介绍了“活化”的重要性:“首钢园区曾经是钢铁生产基地,停产后如今成为工业遗产的园区。很多大型的文化、旅游、体育活动都在首钢园区展开,其功能正在不断拓展。”
“如果一栋建筑修好了,把它锁起来,远离人们的生活,其实它糟朽得更快。而如果只强调利用,没有强调有序保护,可能它会消失。”单霁翔说,“保护”与“利用”均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传承”。“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经过我们的手、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时代,把它健康持久地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才是目的。”
对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单霁翔介绍,当前,中国从“文物保护”走向了“文化遗产保护”;从只保护古老的文物,到保护当代的、20世纪的文化遗产;从只保护“一座桥、一座塔”,到保护商品贸易、文化交流的廊道。
单霁翔认为,保护20世纪建筑遗产并不只是政府或文物部门的专利,而是广大民众都应该拥有的权利和责任。“只有广大民众都知道我们身边这些遗产的价值以及对于未来子孙后代的意义,这些遗产才会得到精心保护,才能‘有尊严’,形成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并惠及更多民众的现实生活和文化生活。”
“活化建筑”不仅延续了历史遗产的价值,还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20世纪建筑遗产搭建了联通古代和未来的桥梁,我们应该平衡保护与活化利用之间的关系,为未来的城市建设和文化传承铺平道路。”单霁翔说。(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前8月中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利润同比增28%
- 游客体验漂流蹦极 贵州景区“新户外”受青睐
- (新春走基层)千年游灯闹元宵 侨乡古镇民俗传
- 古韵新声歌不断 玉茗花开春满园
- 贾樟柯获第55届瑞士尼翁真实电影节“荣誉大奖”
- 2024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将在武汉举办
- 咖啡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 中国边城阿拉善“靠沙吃沙”:打造国家重要生态沙产业示范基地
- 促销活动不得先涨价再打折
- 四川盆地江汉黄淮等地有强降水 黄淮等地有强对流天气
- 福建省地震局:台湾花莲7.3级地震不会对福建造成明显破坏
- 外卖小哥爱吃啥?专属骑手餐“出锅”!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多架次航班因雷雨天气延误
- 春节后公募产品业绩回升 31只基金收益超10%
- 四川出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
- 2025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日程安排及有关事项明确
- 美国校园再发生悲剧!莱斯大学一女生在宿舍遭枪杀
- 国际识局:拜登退选至少有两个原因!谁将与哈里斯一争高下?
- 北京警方严打严整盗销电动自行车及电瓶违法犯罪
- 《故宫日历》上新!兔年版呈现三百余件珍贵文物,书画版首次面世
- 热门推荐
-
- 湖北宜城新农人:返乡“归雁”筑梦乡村
- 直击郁江1号洪水:千吨货船在洪水中进退两难 海事紧急处置
- 网上出现举报乐至中学副校长谭某华信息,四川乐至县通报
- 英国宣称将“发布移除中国监控设备时间表” 驻英国使馆表态
- 于丹、卢勤共聚“新时代好家风”论坛探寻家庭教育的最优路径
- 新闻1+1丨欲把“禁区”变“景区”,怎么办?
- 上海金融法院:科创板涉诉案件超300件 虚假陈述纠纷较为集中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呼吁把发展问题置于国际议程中心位置
- 甘肃“文旅+出版”展示丰厚资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八闽千姿)八旬老中医传承南少林骨伤流派
- 南非政府:自来水水质下降 存传播疾病风险
- 中新真探:指甲月牙少代表身体不健康?
- 七省区市签署合作协议 共促中国柠檬产业科技创新
- 刘少洋:援疆筑梦 打造喀什古城特色民宿
- 工信部为清华大学颁发智慧天网一号01星空间无线电业务许可
- 校园公益科普活动举行 青年科学家雷晓光带领学子领略“大自然的馈赠”
- 12月10日北京预计迎今冬首场明显降雪 最高气温降至1℃
- 创历史新高!新疆霍尔果斯公路口岸今年出口商品车突破2万辆
- 新编梨园戏《促织记》首演 “返本开新”获满堂彩
- 青海省今年前10月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8.3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