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谈20世纪建筑遗产:搭建联通古今桥梁
中新社天津4月27日电 题:单霁翔谈20世纪建筑遗产:搭建联通古今桥梁
作者 王君妍 王在御
“20世纪非常慷慨地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搭建了联通古代和未来的桥梁,并使历史的链条不再断裂,这些文化遗产应得到珍视与保护。”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27日说。
当天,“公众视野下的20世纪遗产——第九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暨20世纪建筑遗产活化利用城市更新优秀案例研讨会”在天津举行,单霁翔在会上作主旨演讲。
会上,第九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发布,包括上海沪江大学近代建筑群、天津静园等。单霁翔称,不同于古建筑,20世纪建筑遗产实际上是我们生活中的建筑。很多大家工作的场所、居住的社区很可能就是需要被保护的对象。
单霁翔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这些建筑的保护,“活化”是重点:“20世纪建筑遗产不是‘冻结的’,而是随着时代发展变化的。一栋历史建筑、一个历史街区,必须赋予它们当今的功能,正确使用并合理利用。”
“相比于传统的木结构古建筑,工业遗产利用范围更为广泛。”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单霁翔介绍了“活化”的重要性:“首钢园区曾经是钢铁生产基地,停产后如今成为工业遗产的园区。很多大型的文化、旅游、体育活动都在首钢园区展开,其功能正在不断拓展。”
“如果一栋建筑修好了,把它锁起来,远离人们的生活,其实它糟朽得更快。而如果只强调利用,没有强调有序保护,可能它会消失。”单霁翔说,“保护”与“利用”均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传承”。“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经过我们的手、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时代,把它健康持久地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才是目的。”
对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单霁翔介绍,当前,中国从“文物保护”走向了“文化遗产保护”;从只保护古老的文物,到保护当代的、20世纪的文化遗产;从只保护“一座桥、一座塔”,到保护商品贸易、文化交流的廊道。
单霁翔认为,保护20世纪建筑遗产并不只是政府或文物部门的专利,而是广大民众都应该拥有的权利和责任。“只有广大民众都知道我们身边这些遗产的价值以及对于未来子孙后代的意义,这些遗产才会得到精心保护,才能‘有尊严’,形成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并惠及更多民众的现实生活和文化生活。”
“活化建筑”不仅延续了历史遗产的价值,还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20世纪建筑遗产搭建了联通古代和未来的桥梁,我们应该平衡保护与活化利用之间的关系,为未来的城市建设和文化传承铺平道路。”单霁翔说。(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能源汽车下乡撬动大市场
- 杭州发力质量提升强企强链 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石
- 旅澳华人画家任建国西藏初印象:比想象更现代化
- 流浪猫该不该喂?沪上中外居民共商“喵”计
- 故宫文化的历史根脉与时代价值
- 央行将引导金融机构 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支持
- 杨梅频频“出海”背后:数智技术与高效物流
- 广州动物园长臂猿“猿胜”迎周岁 性别仍是谜
- 文旅市集应避免“千集一面”
- 宁夏经济犯罪发案数连续5年呈下降态势
- 舞蹈专场《舞韵岭南》广州上演 汇聚精品剧目和新作
- 宁夏“互联网+农村供水”模式惠及全国6200多万农村人口
- 相约春天赏樱花 武汉推出75项活动打造全域游
- 十年演绎音乐剧《罗阳》 筑梦航空强国
- 成都政协委员建议:支持化妆品新原料“原创性”开发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灵丘:宫灯制作成新宠 村民冬季增收忙
- 跟着节气过日子:不负春光 春分节气看哪里莺飞草长百花开
- 广东省两会推动低空经济“高飞”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将举办万余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 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继续改善 去年平均霾日数19.1天,较前年减少2.2天
- 热门推荐
-
- 中秋月饼消费遇新趋势 健康诉求有新风
- 浙江天台警方:一男子在水果店持刀威胁店员并咬伤民警被刑拘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 北京通报打击“职业闭店人”全国首案
- “咀嚼声”听众过百万 声控视频究竟有何魔力?
- 中央重要部署,7大信号!
- 黄河流域海关一体化协作助企尽享原产地政策优惠
- 西南地区首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开始带电调试
-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
- 杭州全力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
- “黑心”宠物粮为何屡禁不止?
- 第八届进博会签约仪式在沪举办 30余家企业现场签约
- 2024那些充满生命力的瞬间!人生就是要充满Passion
- 北京演艺集团新春贺岁演出季将启 80场好戏点亮春节舞台
- 这个28岁的年轻人,或将成为法国总理?
- 外媒聚焦“博鳌之约”:共享亚洲经济机遇 聚焦中国发展动力
- 玫琳凯女性创业基金助力女性创业脱贫
- 报告:全球移动广告市场重拾增长势头
- “中欧非竹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合作论坛”在布鲁塞尔举行
- 强降雨致列车晚点 太铁紧急向旅客配送“防洪粮”80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