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城市文脉
作者:张 松(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文化遗产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要传递给后人的重要资源。城市不只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这里也诞生了人类许多了不起的文化和艺术创造。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上强调,要着力构建保护体系,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构建大保护格局。在大保护格局体系中,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十分重要。
1981年,国家建委、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报告。1982年2月,国务院转批了这一请示,并对城市保护的重要意义做了非常精准的阐述,指出保护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对于继承悠久的文化遗产,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方面,当下历史文化名城及其所蕴含的传统智慧,为城市的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文化创造提供了经验与信心;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可能不太会考虑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问题,对城市空间的时代特征、美学意义的关心相对而言有限。在很多人眼中,城市是生产和生活的空间,是一个为各种功能和需求服务的巨大容器,但对于城市的文化性、艺术性和遗产价值还缺乏充分认识。甚至在一些人看来,只有某些重要的历史地标建筑、优美的广场街道才能称为文化遗产。
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指出要“做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城镇格局”“历史地段”等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包含历史建筑、街巷空间、居民生活的综合性物质环境存在。
历史地段在城市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城区的生活氛围、烟火气,独特的空间文化魅力,以及社会多样性和包容性,为市民的高品质生活提供了一种可能。历史地段的保护修复可以直接改善民生,并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历史文化街区是保存有一定数量历史建筑且风貌相对完整的生活场所,它们不仅记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而且还和当下的市民生活文化交织在一起。历史街区保护可以通过历史建成环境的保护整治,全面改善旧区的居住条件,提升社区凝聚力,复兴老城的活力和生命力。历史文化名城是人类记忆和身份的储存库,其美学价值、文化丰富性,可以支撑多元、和谐的人际关系。历史文化名城这一概念反映了城市的特质,保护管理应作为城市发展战略中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在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在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等方面落实“保护优先”的理念。从本质上看,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是独一无二的文化胜迹,城市保护应当在塑造地方身份认同的同时,发现并增强其独特的文化个性。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如今面临哪些挑战?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在推动社会变革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空间肌理和社会结构的不断侵蚀。“建设性破坏”等突出问题必须得到彻底解决。过去那种“大拆大建”的旧改方式造成了历史风貌破坏等负面影响,因此,必须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城市文化遗产。此外,为改变“千城一面”等城市特色危机,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让我们的城市建筑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
2023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注重传承城市文脉,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城市文脉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由自然、人工和人文环境共同形成的有机联系,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产生的多样性表现,是社区或城市集体身份的文化景观。例如历史文化名城绍兴、苏州的河街水巷就很好地传承了江南的水乡文脉,反映了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是建成环境中的文化对话。
建筑是凝固的史书,是人的思想和观念的具体体现。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重要载体,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综合性资源。社会的转型与创新发展离不开城市文脉的传承,美好的人居环境也可以成为创造新文化形态的沃土。人类社会越是现代化,就越应珍视历史文化。城市保护是一种文化需要,为后代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当代人的责任。城市的未来不应该以牺牲过去为代价,只有保持和丰富文化多样性,才能实现真正的富有意义的繁荣。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15日 09版)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业界热议数智技术赋能乡村:抓基础、建生态、强应用
- 门头沟将构建京津冀微度假首选地
- 广西贵港发布洪水橙色预警 200多名武警官兵紧急固堤
- “1杯奶茶87条数据”,小微消费场景不能成信息保护死角
- 亲密关系的必修课
- 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得到缓释
- 电商下架315晚会曝光梅菜扣肉预制菜
- 纪念福建-俄勒冈友好省州40周年 美国俄勒冈州青少年八闽行在榕起步
- 《三体》:尊重原著只是第一步
- 广东掀起春季植树热潮 县镇村积极为家乡增绿
- 韩国撤回针对日本出口限制的世界贸易组织争端申诉
- 福建稳经济观察:大学生美食文化节激发文旅市场活力
- 安徽淮南:凤毛快速通道假期“不打烊”
- 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又一项联合收获机实现国产化零的突破
- 创国内纪录!我国规模最大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首年负荷率超80%
- 北京改善老年人医疗服务 提升疾病诊治能力
- 美枪击案嫌犯仍在逃!警方大规模搜捕 居民紧锁大门
- 国家发改委:将推出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9项
- 西藏桑日县被认证为世界海拔最高的威代尔葡萄种植基地
- 热门推荐
-
- 今年北京入冬日期为11月4日 较常年偏晚4天
- 共建“一带一路”·上海说丨在上海,遇见世界
- 推动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 2023年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沪举行
-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宁明:黑皮冬瓜迎丰收 产业致富劲头足
- 湖北警方打掉制售假酒团伙 涉案超2000万元
- 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
- 河北定州:锦鲤养殖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 南京40万家庭 需家政服务员照料生活
- 去年四季度中国新建商品房销售扭转连续下滑态势
- 古巴驻华大使:向海南学习农产品加工经验
- 青海:不断扩大药品耗材集中招采规模 群众用药负担不断降低
- 武汉一高校15名学生结成考研联盟携手“上岸”
- 上半年A股IPO盘点 44只新股登场“硬科技”仍是主力军
-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公布
- 北京市属公园迎来客流小高峰 部分预约已满额
- 中国向柬埔寨援助扫雷器材和人道主义物资
- 中美客运直航恢复进入加速期!业内人士:明年将是中美商旅互动快速恢复的一年
- 旅客注意 首都机场微信小程序可办理机票退改签
- 福建古雷开发区:深化产业合作 促进闽台融合
- “卡努”“杜苏芮”是如何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