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的填缝技术、埋设有陶水管道……专家揭秘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今天(21日)在北京评审,明天上午揭晓。目前,有22个项目进入最终评选。甘肃四角坪遗址是进入终评的项目之一,这个秦代建筑群遗址的发现,丰富和补充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体系的链条,对研究我国早期祭祀制度、建筑制度及工艺等具有重要意义。
尘封千年 大秦之“礼”
2012年,礼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在田野调查中就发现了这个遗址,由于这里地处高点,而且中间建筑还未发掘,工作人员对这里的作用有了初步的判断。
礼县博物馆文博副研究员 赵娟:13年我们定为秦的夯土的一个城址,不是遗址。还没有看到南面的城墙,所以我们就把它定为城址。
但是随着2019年对于四角坪的进一步探测时,发现土层底下的夯土地基规模宏大,格局十分规整,不是一般民用或军事建筑具有的特点。从2020年开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对该遗址进行发掘,一个规模宏大、格局规整的秦代建筑群遗址逐渐出现在了考古人员的面前。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 段涛:它是一个完全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建筑格局,以中心夯土台为核心,它的长边对应长方形附属建筑,四角对应曲尺形附属建筑,另外附属建筑之间也有非常规整的夯墙相连接,把中心夯土台用附属建筑来围合,它的布局是很规整的。
随着发掘的进行,考古人员心中的疑惑越来越多,因为四角坪遗址的一些特点在国内其他地区从来没有见过。
规模宏大 格局规整的水祭祀场所
这个大型的秦帝国建筑群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当年是干什么用的?又是谁下令修建的?随着考古发掘的进行,一个个谜团逐渐被解开。
四角坪遗址是一个由多座夯土建筑组成的建筑基址群,建筑群结构规整、层级分明、秩序井然,以一个面积约900平方米的大型夯土台为核心,与四周附属建筑呈明显的中心对称格局,规模宏大。考古人员判断,这个建筑群是由秦中央政府直接修建。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 段涛:它的这种祭祀规模应该是前所未有的,把这个山顶先削平,然后在这个山顶上又是夯筑围墙,又是夯筑基址,把这么多建筑的材料运到山上来,这个过程中就可能会消耗到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没有一个中央王朝或者是大一统王朝这样宏观的调控的话,一个普通的郡县是很难做到如此规模的一个工程的。
但让考古人员疑惑的是,中心夯土台的正中间,有一个半地穴式空间,这在其他秦代遗址中从来没有见过。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 段涛:它是向下开挖的,这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建筑的形式。这个半地穴空间地面和(侧壁)砖上都是铺设,还有悬挂着这样的一个素面砖,壁上悬挂的素面砖是用铁钉给它镶嵌进里头的。
考古人员发现,这个半地穴空间的陶砖采用了较高超的填缝技术,达到了密封效果。地砖下还埋设有陶水管道,与夯土台北边的一个排水设施相连。从已经发现的证据可以证明中间的这个半地穴结构是用来盛水的,那它里面的水从哪里来呢?考古人员进一步发现,这个半地穴空间里还有很多破碎的瓦片。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 段涛:半地穴空间的上方应该是露天,有屋檐的,应该是一个天井式的结构。我们现在认为它的作用就是为了承接天上来的雨水,然后另外把它排到中心夯土台之外。
对于四角坪遗址的作用,专家初步判定,有可能是宗庙建筑,或可能是祭祀水。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 段涛:因为四角坪遗址很多地方都体现出与水的强烈而又紧密的关系,比如说在中心夯土台中间往下挖,是非常罕见的一种建筑形式。结合贴砖、弥缝、排水管道,所以说我们认为在四角坪遗址上很多地方都可以体现出与水紧密的联系,所以有可能是祭祀水的。
根据四角坪遗址发现的瓦当、空心砖等物品的制作工艺,初步推断是秦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秦帝国后的遗存。那么这样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是为谁准备的呢?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 段涛:就《史记·秦始皇本纪》来看的话,它上面的原文是: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就是陇西郡和北地郡。礼县是秦人的发祥之地,它是属于当时的陇西郡的一个范围。再加上四角坪(遗址)规模宏大、格局严整的特征,有没有可能是为君王所准备的,让他来祭祀的这么一个场所,我们现在猜想是非常有可能的。
今年,考古队员计划在四角坪遗址的第一庭院的基础上,对遗址进行延伸性发掘,同时找到更多细节来回答考古队员心中的疑惑。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 段涛:如此大规模的一个建筑群,它的砖瓦烧造是怎么来的?建筑工人在哪里居住?他的祭祀的路线是怎么样的?要解决这些关键问题的话,就可能去寻找一些与其相关的考古上的证据,这是接下来发掘上面的重点。(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将冷空气等离子体引入体内 有望抑制类风湿关节炎
- 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 巴西警方在多地搜捕涉嫌冲击国家权力机构的骚乱人员
- 厦门新增海上救援执勤点 与小金门一水之隔
- 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会议中心区域正式投用
- 多家电商平台支持“仅退款”功能 催生“羊毛党”?
- 洪都拉斯香蕉和咖啡豆获检疫准入
- 乌克兰总统解除乌国民警卫队副司令职务
- 一场烧烤比赛,带来的不只是美味
- 上海多学科专家启程赴摩洛哥
- 商务印书馆发布9月十大好书 《费尔巴哈文集》(全11卷)线上首发
- 重庆2807名科技特派员为乡村振兴赋能添智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受灾区洪水渐退 抢险救援工作仍持续
- 国际罕见病日:这种严重“重男轻女”的罕见病 你了解多少?
- 燕郊新居民眼中的京津冀十年
- 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橙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 两个月内第三次!布林肯再度抵达以色列进行访问
- 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利用联盟成立 探索保护新路径
- 今天是世界防治肥胖日 你知道啥是“五高”吗?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小镇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多元发展助力乡邻共富
- 热门推荐
-
- 中国最早的铁路货运栈南浦车站变身上海生活新地标
- 慈善公益晚会举行 关注罕见病、讲述“万分之一的遇见”的故事
- 中新真探:柠檬加牛奶会结块,吃下去会得结石?
- 我国多地出现雨雪天气 各地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
- 行走赣鄱看非遗:江西袁州传统武术进校园
- 2023海南企业百强名单出炉 入围门槛大幅提高
- 沪苏湖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 《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完成第三次彩排
-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宜早不宜迟
- 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 打破“双十”魔咒 AI为药物研发按下“快进键”
- 短程乡村游受青睐
- 台风“康妮”致明显风雨影响 福建沿海铁路部分区段停运
- 2023年中国黄金消费量1089.69吨 增长8.78%
- 宁夏彭阳富民产业红梅杏产值超2.3亿元
- 中央音乐学院:我国圆号专业在世界比赛获突破
- 万千光辉演艺大奖 意外花落“珍姐”
- 中新健康丨世界肾脏日:谨“肾”守护健康
- 广州疾控专家:我爸患慢阻肺10多年,也已接种新冠疫苗
- 山西高校教师历时5年为“九曲黄河第一镇”设计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