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丑视频成流量密码,我们该如何向美而行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李君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低俗、暴力、色情、赌博、以丑为美、以恶为美、为了流量没有底线和下限的行为充斥网络空间。他建议持续开展网络乱象治理,净化网络空间。如今在网络上,一些妆造怪异、行为出格、打擦边球的低俗审丑视频屡禁不止。在“万物皆可播”的时代,各种低俗行为成为某些人眼中的“流量密码”。对此,一些年轻人也在反思:审丑视频火爆,我们到底在追捧什么?
审丑视频成冲浪“减速带”
吉林农业大学学生迟骋结束一天课程后,回到宿舍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短视频平台。他从来没给扮丑网红点过关注,也谈不上喜欢,但主页上总能刷到这些。“就是看个乐子,很搞笑”,他最常看的是某个变装博主,“这种反差感挺刺激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沈琪雷喜欢在聊天中用一些稀奇古怪的表情包,“平时鬼脸表情包用得比较多”。说着,他随手给记者发了一张“神图”。
沈琪雷偶尔会刷到一些点评扮丑网红的视频,内容大多是网友对这类网红的嘲讽。在他看来,很多年轻人并非真的喜欢审丑视频,而是沉浸在舆论对这类网红的戏谑之中,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感。
除短视频外,扮丑网红也在以“梗”的形式加速走红。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宋忻言发现,身边不少朋友都会跟风玩一些梗。“有时,我们聊天聊到了年龄,就会有人用‘刚满十八岁’来回答”,她坦言,“其实只是调侃一下这种矫揉造作的女网红,说多就没意思了”。
审丑文化带来的快乐无需多少成本,手指一划、视线停留几秒即可获得。但这种快乐并不能持久。来自西藏的00后女孩儿仁增卓嘎经常追一些短剧,“很上头,但时间长了就很难集中注意力看书了”。
在辽宁读书的王一帆也有同感,他经常因为学网红说话被爸妈批评,“看多了以后,会不经意间模仿博主的语气和行为,有些谐音梗不太尊重人,可能会引起误解”。
一名直播行业从业者表示,主播入行门槛不高,可能有一部能录像的手机就够了,但赛道很拥挤,想脱颖而出并非易事。要么有健全的运营团队,要么有一技之长或独特的人格魅力。于是一些想赚快钱的人就开始剑走偏锋,用颠覆传统、非理性的方式塑造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人设,不断挑战公众的审美下限。
低俗内容难以根治的原因之一,在于它往往能精准踩中观众的情绪燃点。在王一帆看来,审丑视频更像是生活中的“调味剂”,解压、接地气。他坦言,平常学业压力很大,休息时就只想围观一些无需思考的东西。比如,网友在审丑视频弹幕和评论区的“神吐槽”,就经常让他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一些审丑现象也在串联起年轻人的社交,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交货币”。“几天不刷短视频,就和朋友们聊不到一起了,别人玩梗的时候自己只能尬笑。”渤海大学学生宫玮说。她和舍友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一个寝室群,状态十分活跃,“火花”已经燃了近90天,“我们每天都在群里转发搞怪视频,有时候还会比谁的更‘土’”。
向美而行需多方合力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研究员陈娴颖认为,资本是审丑博出位的重要推手。尽管已有被封杀的前车之鉴,但仍有人挤破头也想成为下一个“顶流”。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余跃洪经常自嘲“对丑东西上头”,他觉得,单纯提供快乐无可厚非,但当丑的现象和符号被资本推动,需要警惕一些突破底线的现象。“美并不是针对外貌而言。网络上的审丑网红,更多是指那些在镜头前违反社会规范、讲粗俗段子、通过不良行为圈钱的群体。”
前段时间,坐拥千万粉丝的网红“铁头惩恶扬善”因在直播间自曝嫖娼以及频繁发表煽动、教唆性负面言论,而被多次封禁。但仍有部分网民为其打抱不平,把嚣张称为风格,管口无遮拦叫性情憨厚,来掩饰一些出格和违法行为。
在陈娴颖看来,审丑视频大多是在搞笑的外壳下,包裹着色情、暴力甚至难以觉察的负面信息,易引发社会的模仿效应,可能会给一些人带来误导,尤其是三观仍在建立中的学生群体。
宫玮的妹妹还在上小学,放学后经常会跟着短视频学说一些网络梗,“听着就来气,会提醒她,不让她说”。迟骋的弟弟也是个“网络原住民”,经常会说一些不符合公序良俗的流行梗。
当谈到年轻人如何应对审丑现象时,余跃洪直言,要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和认知能力,“警惕心中的魔鬼”。陈娴颖认为,年轻人在接纳审美多面性的同时,也要激励自己向真、向美、向善。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宋亚君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网络空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虽然是虚拟空间,但是已经深度融入我们的经济活动、娱乐生活。网络空间如果乌烟瘴气,那必然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情绪和焦虑。网络空间天朗气清,人们才能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社会各个组织、各个单位都应该对净化网络空间负起责任来,营造良好的氛围。
向美而行也需多方合力。陈娴颖表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是关键。她呼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充分发挥自身力量,将丰富的正能量特色文化传递给公众,鼓励更多人走进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美学场所,让更多人去实地感受美的东西、传播美的内容。
实习生 赵雪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黄丹玮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长江水利委员会深入贯彻水利部防汛会商要求 全力做好洪水防御工作
- 中国A股沪指重上3000点
- “宠物热”促中国宠物食品行业迅猛发展
- 湖北高速部分路段免费放行 确保尽快恢复畅通
- 饶河口岸2024年明水期客货运输启动 比去年早11天
- 印尼爪哇海发生5.3级地震 震源深度50千米
- 中汽协:2024年1月汽车出口44.3万辆 同比增长47.4%
- “过桥米线之乡”云南蒙自首次实现过桥米线出口
- 六大行同一天下调存款利率 未来还有调降空间
- 罪犯廖九斤、涂春波被执行死刑
- 四川宜宾江安县一库房屋顶塑料瓦片着火 无人员伤亡
- 癌细胞“能量工厂”影响免疫疗效
- 亚蓉欧大通道(成都—大湾区)铁海联运班列首发
- 中新健康|山西晋城三胞胎早产姐妹“闯关”成功 回家团圆过年
- 满洲里至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航线复航
- “千车自驾游中卫”活动启动
- 北京图博会: 在书香中读懂“互鉴”与“共赢”
- 直播“扮穷”“卖惨” 博主自导自演 网络虚假乱象该如何整治?
- 秋分至、庆丰收 中国晒“三农”成绩单
- 浙江“千亿县”增至28个 县域经济“头尾”均有亮点
- 热门推荐
-
- 青海省实际利用外资提前实现首季“开门红”
- 各地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 美国纽约州高速公路发生枪战,警察开枪打死一人
- 哈萨克族骨雕非遗传承人雕刻龙迎新春
- 湖南怀化国际陆港首趟中越铁路冷链农产品出口专列发车
- 第十届沈阳卧龙湖冬捕季启幕 六大板块燃爆今冬
- 如何传承并发展红色文化?革命老区延安这样做……
- 前8月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对非洲进出口货值增六成
- “2024(第八届)PBIC青少年国际公益创新挑战”在京落幕
- 三沙海上搜救分中心成功协调救助一名外籍患病船员
- 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2023”澳门举行 佘诗曼三封“视后”
- 今年前11个月山西省进出口总值1595.8亿元 贸易顺差370.7亿元
- 台风“康妮”继续影响东南沿海 华北黄淮等地有雾和霾天气
- 中国电影博物馆打造“电影+”文化体验新场景
- 关爱发际线,从调整饮食模式做起
- 哥伦比亚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60千米
- 中国再推稳外贸政策措施
- 福建三明优化“河长制” 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
- 年轻人带来新年味!“新中式”走俏 这个春节有点“潮”
- 中国原奶产业现状调查:供大于求致价格持续走低 企业增收不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