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除三害》:传统典故的银幕新说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高凯)热闹的龙年春节档落幕不久,以历史典故“周处除三害”为名的电影《周处除三害》多少有点令人意外地在每年电影市场最冷淡的3月初引燃此间院线。从一路攀升的票房,到人们观影后持续不断的各式话题讨论,这部并无大投入的犯罪动作类型片无疑已经成为这一年人们对大银幕的亮眼记忆之一。
电影《周处除三害》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周处除三害”来构建故事情节,原文本来源于《晋书·周处传》和《世说新语》:古代少年周处原本是一个身材魁梧、武力高强的年轻人,但他行为不端,横行乡里,被当地人深恶痛绝。后来,周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改变自己,他独自一人斩杀了危害乡里的猛虎和孽蛟,最终实现了自我救赎,也消除了当地的三害。
在引用传统典故的现代版电影故事中,阮经天饰演的黑道杀手、通缉犯陈桂林,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生命将尽后,立誓“要干一票大的,让道上所有人都知道我是谁。”阴差阳错发现自己在通缉榜排名第三,他决心查出前两名通缉犯的下落,并将其除掉以“留名”。而在除恶之旅中,一连串的经历却令最初以盲目扬名以证明自己价值的陈桂林终于以另一种角度真正看到了“恶”,感受到人性的幽微复杂,体悟到了人生最终要面对的罪与罚,从而在影片结尾直面死亡,完成“除三害”的完整叙事。
作为一部犯罪动作片,《周处除三害》给足了观众视觉冲击,陈桂林除恶过程中,画面突破尺度,动作戏生猛劲爆,仿佛将观众一同卷入,沉浸式的“除恶”情节,加之演员对人物的出色演绎,令人大呼过瘾。而在此基础之上,应该看到,影片对于典故的巧妙运用,整个叙事中呈现出的中国民间故事传统的叙事特色及其背后蕴涵的人文精神,亦为这一横空出世的作品增色颇多。
《周处除三害》,从片名开始,历史典故便已经启动了对这部银幕作品的加持。一方面,相关民间故事早已为很多观众所熟知,其本身具有的丰富寓意、鲜活人物颇具吸引力的突出个性,皆颇具吸引力,与此同时,尽管一望而知大的故事框架,这一点对于影片的悬疑性却未有丝毫减损,其“新说”反而引发观众更多好奇:怎样的人为“当代周处”?新的“三害”必然非虎非蛟,如此究竟是何恶?怎么演?
作为整个故事的核心,与“周处”对应的陈桂林的成功塑造可以说决定影片成败,民间故事中,周处的魅力在于其身上的善恶并存与坦白率真,从人物设定来看,陈桂林几乎完全对照,对奶奶、对小美,对卷入邪教的母子,均展现出这一角色不自知的“性本善”,而与此同时,对暴力的崇尚,自我意识的模糊又集合成他身上简单粗暴的“恶”。
但因为有“善”,且本性率真,令陈桂林在“除恶之旅”中终于“醒来”,真正看到“恶”,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最终使这一旅程成为了“赎罪之旅”。
这其中,阮经天对于人物的精准把握与表现受到了业内外的一致认可,没有过多对白与独白,陈桂林的“痴”“狂”“醒”皆跃然于银幕,令“周处”的心路历程可感可信,成为真实的活人。
强情节、快节奏、极致的画面表达,应该说电影《周处除三害》在情节上的通关打怪极富当代类型化电影的特点,而在这一系列现代视听语言背后,在其叙事特点上依旧能看到颇多与传统民间故事的相合之处。
讲求寓意,是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的一大特色,这一点在电影《周处除三害》中甚至得到了突出与延展。影片借由“周处除三害”延伸到佛家理念下的贪、嗔、痴,而这三毒分别又对应三种不同的动物:鸽象征着贪,背部纹鸽的林禄和贪婪狡狯而善于伪装;蛇象征着嗔,臂纹蛇图的香港仔阴险而狠毒;猪象征着痴,戴着粉红色小猪手表的陈桂林即是痴的代表,逞强好胜、凶悍无比,却因此陷入不分善恶的人生困境。
此外还有情节设计上的刚柔相济、层层深入。如果说除恶第一站的香港仔呈现出的是一望即知的致恶,那么到了邪教中的林禄和,一切都被“善”掩饰起来,镜头语言也从晦暗变作明亮温暖,除了对“恶”有了更多角度的观察,其中对于人性弱点与价值的探讨也值得更深一步的思考。
至“三害”的最后“一害”,一直活在浑浑噩噩中的陈桂林于赎罪之旅中深切感知到善与恶、罪与罚的交锋纠葛,也在内心深处完成了“愚痴”中的觉醒,最终坦然赴死,对应旧典故中主角的幡然悔悟,形成了完满的对照与呼应。(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原创大师剧上海公演 演员、医护携手演绎儿科大家陈翠贞为儿童健康操劳的一生
-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23)》
- 海南省琼海市委书记田志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台企台商峰会寻商机:难遇这么好的自贸港政策
- 四川凉山州金阳县境内发生自然灾害 成功搜救79人另有6人正在搜救
- 四岁能让梨的孔融,长大却是个酒鬼
- 中新健康 | 口腔“静脉不插管”,让儿童告别牙科恐惧
- 月光“骑”遇季探寻北京夜色 丰富夜间文旅消费
- 严重过敏反应可危及生命 如何识别和急救?
- “粤东要道”阳信高速建设取得新进展
- 叙利亚“沙姆解放组织”领导人:必须取消对叙制裁
- 国际永久编号第15882号小行星,为何被命名为“定中星”?
-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右岸第四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 “叮当”声中的铜匠人何以成为“守艺人”?
- 北京调整优化购房政策后首个周末,记者探访北京部分区域新房市场
- 中国印发方案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美澳用“橄榄球外交”拉拢太平洋岛国,澳媒借机炒“应对中国影响力”
- 河南推进文物活化利用 打造世界级大遗址走廊
- 美最高法院驳回解除特朗普在“封口费”案“禁言令”请求
- 2024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展示农业“芯”成就
- 热门推荐
-
- 【科教文卫】澳大利亚学者圣童:解读中华文明五个特性 致力澳中文明双向传播
- 数十种时令春菜到京 市民“吃春”尝鲜有的挑
- 去年我国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减税降费退税超2.5万亿元
- “兰花外交”促交流 绍兴探索从卖花到“卖文化”
- “伊斯兰国”证实最高头目死亡并确定继任者
- (乡村行·看振兴)一棵树带动一项产业 江苏泗洪打造“中国碧根果之乡”
-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4年第一批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典型案例
- 1600余位两岸信众齐聚福建东山共祭关帝
- 江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
- 过半受访青年直指网络微短剧“硬伤”:制作粗糙、设定雷同
- 工信部:一季度电信业务收入达到4437亿元,同比增4.5%
- “诗颂长江·长江的港”主题诗会(南京站)举办
- 新疆兵团红枣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 乌称对俄境内铁路线发动袭击 俄武装力量编制人数增加17万
- “11·7”S8成名高速名山服务区车辆爆燃事故清理工作已结束 道路恢复通行
- 日韩外长通电话 系尹锡悦被弹劾后首次
- 好客山东抢抓暑期游“黄金档” 多维度多业态丰富游客体验
- “生活在这,打心眼里觉得幸福”(长城脚下是我家)
- 350余件珍品展现二十世纪中国百位巨匠大师风采
- 【透视】澳大利亚媒体:美国政治生态已达到自内战以来最肮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