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中国年|看文物 做手工 在博物馆里过一个“知识”年
央视网消息:这个春节,青海省博物馆举办了“欢欢喜喜过大年,‘龙’行青博一一博物馆里来寻宝”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在欢乐祥和中度过春节假期。
在历史文物展厅里展出很多不同时期具有龙元素的文物,有“龙纹瓷盘”“龙纹马鞍”、双龙戏珠图案藏毯等,其中这件“鎏金铜如意龙纹马鞍”无论是材料、形制、工艺等方面都十分精湛,此件马鞍上面的纹饰为舒展盘旋的行云龙纹,中间部分是摩尼火珠,马蹬顶部饰以镀金镂空龙首图案。这件马鞍造型独特、华丽珍贵,吸引着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青海省博物馆讲解员 马鸿雯:这件文物我们光从正面看就能数到有八条龙的造型。上面的鎏金铜如意龙纹的装饰也是有着深远寓意的,龙代表着皇家的权威和力量,如意则代表着事事如意、吉祥平安。
在非遗文化体验区,大朋友和小朋友们一起制作新春红灯笼,亲身体验雕刻印刷的乐趣。博物馆还准备了春联及福字,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们书写饱含吉祥祝福寓意的春联,现场翰墨飘香、喜气洋洋。
游客 王佳颖:这个二龙戏珠把传统技艺跟传统文化能够进行一个有效结合,正好也是龙年,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
游客 耿永琪:我今天做了一个漂亮的红灯笼,在博物馆里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了解更多历史文化,让我们过一个有知识的年。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探访南京首个无障碍花园:山水丛林间守护特殊群体
- 重庆市连续9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教育部:坚决防范遏制学生溺水事件发生
- 雄安新区探索中国首例假期托管“三个全覆盖”
- 2024中国两轮车广州论坛聚焦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
- 国家发改委:积极扩大内需 把促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中法合拍纪录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登陆上海
-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张建敏与加州联邦俱乐部亚太事务主席举行炉边谈话
- 各地促消费接力跑出“加速度” 直面堵点痛点畅通消费“高速路”
-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两融”融资业务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 “催收巨头”突然停业 创始人曾放话年入10亿
- 中新教育丨揭秘新学科专业 中国古典学“学什么”?
- 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 四川省教育厅:预制菜不宜推广进校园
- 长三角司法鉴定首次联考 逾600人同时开考
- 北京开展就业状况例行调查工作 科学研判就业形势
- 花钱就能上名校?事关高考招录 这些诈骗套路要当心
- 菲律宾11月通胀率升至2.5% 连续两月上涨
- Keep参加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智能化健身引领体育新趋势
- 近年来浙江衢州共发现5种全球新物种
- 热门推荐
-
- “嘉德国际艺术图书展”携万余册精选图书及精品藏书票亮相
- 应对小麦倒伏、发霉 中储粮多措助力河南夏粮收购
- 最新工资价位表来了!你的工资是什么段位?
- 美国“毒火车”引发环境灾难 污染物外运未提前通知引发民众抗议
- RCEP全面生效一周年 真金白银助宁夏外贸企业降本增效
- 广船国际和黄埔文冲在手订单交船期已排至2027年
- 预计2025年企业盈利复苏 外资机构看涨中国股市
- 德国1至9月进口服装额278亿欧元 中国仍为最主要来源国
- 湖南冷水江发生一起煤矿事故 致4人遇难
-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与福特达成初步协议 拜登回应
- 华北、黄淮高温进入鼎盛阶段 多地或现40℃“三连击”
- 青海投入45.19亿民政事业经费保障民生
- 东西问·中外对话|金砖合作机制令全球南方看到了另一种选择
- 购物、聚餐、考驾照……“后高考经济”升温 推动多个行业消费热
- 组队21年 他们成为“音乐社会工作者”
- 湖北夷陵:深山“义渡人”风雨摆渡十五载
- 人工智能将喉部肌肉运动转为语音
- 濒危东方白鹳返故土 吉林西部发现近2000只
- 名校毕业生当机场驱鸟员,别轻言“大材小用”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全球化之路迈入崭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