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福建龙年龙文化旅游升温
中新网福州2月7日电 (叶秋云)“这件是红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玉猪龙……”6日,稚嫩的童声在“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福建站现场回荡,9岁的福建博物院小志愿者李宜霏正在讲解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玉猪龙”。
自2月1日起至4月,“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福建站在福建博物院举行。据了解,该展览特别培训了30位小朋友来当小志愿者,为游客讲解中国龙文化知识。
走进展览可发现,展览分为龙形象的诞生与演变、历史文化中的龙、龙在民俗中的运用等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小志愿者负责讲解。
“每一位小志愿者在正式上岗前都经过培训。”福建博物院社会教育部副主任、副研究员万晶迎告诉记者,此次展览是该院生肖文物展联展的第四年,每年的展览,他们都会邀请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学生和福建博物院的小志愿者来当小讲解员。
“希望以这样的形式让小朋友们走近文物、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发挥福建博物院的馆校合作及社会教育功能。”万晶迎如是表示。
随着新春佳节的脚步临近,小朋友们迎来了寒假,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家长也带着孩子走进展览现场,带孩子了解中国龙文化。
“中国民间有一种传说: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来自浙江的游客周杰站在“中国龙的形象构成示意图”前,向儿子周煜晨介绍中国龙文化。
“带着孩子走进博物院,是希望他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历史文物。”甲辰龙年将至,属龙的周煜晨快要满12岁周岁。周杰认为,这时候带着孩子来看与龙有关的展览,十分有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递需要小朋友来接棒。”
夔龙纹双贯耳铜扁壶、木雕龙烛、金漆木雕龙纹梁托、缎八蟒五爪朝服……展览现场,各种与龙主题相关的文物和具有福建特色龙文化的展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市民前往参观。
万晶迎表示,走进这个展览,市民和游客可以了解中国龙形象的诞生与演变、龙在民俗中的运用等,领略中国龙文化、生肖文化及春节文化的深厚内涵。
甲辰龙年渐近,除了与龙文化相关的展览越来越受欢迎外,与龙文化有关的旅游景点和民俗活动也纷纷“火”起来,位于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泉州西街等景点的“龙元素”主题装置吸引游客前往打卡。
长年致力于研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福建社会科学院副教授郭莉表示,十二生肖与中国民俗生肖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五的龙,自古即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以龙为祖、唯龙是尊。
郭莉告诉记者,在福建,有很多与龙有关的地名。龙岩,是中国唯一一个以龙字命名的地级市;九龙江、乌龙江也是以龙命名;在福州仓山区下渡陈靖姑故居,还有一口“龙泉古井”等。
“龙是中华民族的吉祥图腾,除了与龙有关的地名多以外,福建还有香火龙、板凳龙、剪纸龙等与龙相关的习俗。”在郭莉看来,这些地名、物名与习俗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的形象,内涵博大而又极富魅力。”郭莉说,与龙文化有关的旅游景点和民俗活动纷纷火热起来,正好说明了“龙”在中华儿女心中的地位。(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暑气逼人 名中医支招解暑养脾
- 香港证监会调查:过去5年外资占管理资产总值逾半
- 粤桂琼三省(区)开展海上联合执法
- 【中国那些事儿】外媒:中国经济重大决策为世界带来更多分享中国机遇红利
- 退役军人跨越千里赴广西为烈士扫墓 41年未曾间断
- 报告:进博会进一步优化“一带一路”沿线资源配置,有效促进各国合作
- 公益画展上海开幕 绚烂画作呈现发作性睡病患者“罕见的梦”
- 广西145名乡镇农技定向生毕业 为乡村振兴“输血”献技
- “漫画教授”陶冶:当学术圈遇到“二次元”
- 多省份“开年之作”缘何是重大项目建设?
- 若手机支付失灵,现金能否消费?实地走访商户→
- “一带一路”高校联盟职教分盟拓朋友圈:与企业携手走出去
- 海丝中央法务区发布“十大警安法务科技应用产品”
- “5G+针织”“VR+文化”江西南昌积极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
- 直击江西抗洪一线:长江“孤岛”见安澜
- 中国本月将举办精品消费月活动
- 春运前5天广东累计发送旅客超1700万人次 同比增长逾45%
- 通乘、通游主打一个便利 京津冀社保“一卡通”来了
- 美军对伊拉克多地发动空袭 已致2人死亡
- 王毅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
- 热门推荐
-
- 普京演讲谈俄乌局势:俄罗斯愿意进行和谈
- “歪果仁”漫谈江源之旅:投身大自然 享受原生态
- 广西凌云:桑葚紫果飘香 制酒馥郁芬芳
- 浙江奉化端午见闻:“毛脚女婿”挑来“端午担”
- 湖北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建设中医药强省
- 中印尼媒体如何架起两国合作“连心桥”?
- 湖南出台30条措施“力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韩媒:朝鲜炸毁韩朝边境部分道路 韩军加强监视和警戒态势
- 河南发布干旱橙色预警 16个地市达重旱等级以上
- 男高音石倚洁和钢琴家陈萨联袂向世界献上《我爱这土地》等中国经典艺术歌曲
- 国铁南宁局加开或重联61列动车组列车服务暑期游
- 小城大业|这个边陲小城,竟产出了全国七成新梅!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打造“智慧页岩气田” 涪陵页岩气田多项技术国内领先
- 洋山港全域实现出口海运集装箱重量验证监管
- 南昌一地演出彩排舞台背景屏倒塌 9名幼儿被砸伤 已送医救治
- “花瓣支付”来了!华为要和支付宝微信抢市场?
- 报告:2023年全国千强镇中 这三个省份合计占了六成
- 焦点访谈丨如何治理高额彩礼,为婚嫁“减负”?
- 大连警方通报男子与交警发生争执并自称公务员:非公职人员,已行拘
- 当过节送礼成人情负担,年轻人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