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的“玫瑰珮”
凤姐的“玫瑰珮”
《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在介绍王熙凤第一次出场时有这样一段文字: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珮;……
这里的“双衡比目玫瑰珮”(古“珮”“佩”相通,现在一般都写作“佩”),笔者目前所见的解释,还没有十分准确的,主要问题出在对“玫瑰”的理解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北京第1版、2008年7月北京第3版《红楼梦》(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对“双衡比目玫瑰珮”这样注释:
双衡比目玫瑰珮——珮:玉珮。古代贵族佩带的玉器,常雕琢成各种形状。比目:鱼名,传说这种鱼成双而行。“比目玫瑰珮”是玫瑰色的玉片雕琢成双鱼形的玉珮。衡:亦作“珩”(héng 横),珮玉上部的小横杠,用以系饰物。
这个注释将“玫瑰”理解为一种色彩,即玫瑰色。这个注释很可能与《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一辑刊登的《“双衡比目玫瑰佩”》一文(作者辉途)有关,该文称:
……这是一种用各种佩玉构成的叫“杂佩”的饰物。“双衡”也作“双珩”。“珩”是玉佩顶端形状似磬而小的玉。“比目”是鱼名。我国传统都认为它成双而行,所取喻意常与“鸳鸯”、“比翼”同。如: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亦即《尔雅·释地》所谓“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是也。可见,这是一个双鱼形的玉佩,所以顶端的饰玉也成双。(现在故宫里还有双鲤玉佩)“玫瑰”是指玉的颜色。……
文中说及“比目”时还举出相关文献作为依据,但说到“玫瑰”则不举任何文献,好像“玫瑰”指“玫瑰色”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公理。实则大谬不然。按照明清时期对玉器的命名习惯,但凡玉器名,必然包含有材质名称,而不一定包含颜色名(除非材质名称本身即包含颜色,如:白玉、碧玉、墨晶等),从没有只讲颜色、不讲材质的。《大明会典》卷六十八,婚礼二,记皇太子纳妃仪,所用物品有“白玉钩碾凤纹佩一副”。据《大清会典事例》卷一一七三载,康熙初年设置养心殿造办处,康熙三十二年设立作房。此后一直沿袭此制度。皇帝经常直接向造办处下达指令,宫廷所需玉器多出自造办处玉作。朱家溍选编的《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辑录了大量原始文件,其中涉及玉作的很多,比如:
(雍正元年)正月二十二日,怡亲王交六兽钮黄寿山石体元主人图书一方、双龙白玉万几余暇图书一方……
(雍正二年)正月初四总管太监张起麟奉怡亲王交水晶钵盂水盛一件……
(雍正三年)正月十九日郎中保德、员外郎海望交玛瑙葵花囊一件,玛瑙海棠囊一件,白玉八仙长圆笔洗一件有透眼,墨晶甜瓜壶一把……
“六兽钮黄寿山石体元主人图书”(图书即印章)、“水晶钵盂水盛”(水盛亦作水丞,用于盛装磨墨用的水)、“白玉八仙长圆笔洗”(笔洗是用来盛水洗毛笔的器皿)等,就是当时玉器的规范名称,包含材质(寿山石、水晶、白玉)、用途(图书、水盛、笔洗)、形制(六兽钮、钵盂形、雕刻八仙的长圆形),若提到颜色,必是与材质一起,如黄寿山石。
其实,“佩”并不等于“玉佩”,我国古代有一种“五兵佩”,就跟玉没多大关系。据《宋书·五行志》:“晋惠帝元康(291-299年)中,妇人之饰有五兵佩,又以金银玳瑁之属为斧、钺、戈、戟以当笄。”考古学家孙机考证认为“五兵佩”是一种金饰。至于“杂佩”(规范名称应是“组佩”)中所使用的各个组件,往往并非全是玉质,而是有玛瑙、水晶、绿松石等多种材质。如果“玫瑰”指“玫瑰色”(一般指紫红色),那么,“双衡比目玫瑰珮”就成了“带有双珩、雕刻双鱼的紫红色珮”,整个名称中无一字言及“珮”的材质,这在清代是不可思议的。
实际上,“玫瑰”除了指代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玫瑰花”,还有一个重要义项,即一种珠宝玉石,而且这个义项远早于“玫瑰花”。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玫,火齐,玫瑰也。一曰石之美者。”“瑰,玫瑰,从玉鬼声,一曰圆好。”西汉史游撰字书《急就篇》:“璧碧珠玑玫瑰瓮”,唐颜师古注:“玫瑰,美玉名也。或曰,珠之尤精者曰玫瑰”。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石则赤玉玫瑰”。西晋晋灼注:“玫瑰,火齐珠也”,颜师古注:“火齐珠,南方之出火珠也。”《太平广记》卷四二三有一则出自南朝任昉《述异记》的记载,“南海俗云,蛇珠千枚,不及一玫瑰,言蛇珠贱也,玫瑰亦珠名。”《康熙字典》对“玫”“瑰”以及“玫瑰”的解释均引上述文献,将其解释为珠宝,而无一字言及花卉。
综上,王熙凤所佩带的“双衡比目玫瑰珮”应解释为:带有双珩、雕刻双鱼的玫瑰玉(或火齐珠)组珮。“玫瑰”二字在这里极言其珍贵,因为不如此不足以显出王熙凤“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名为玫瑰玉石的石材,是一种产自土耳其的大理石,不属于宝石范畴。“双衡比目玫瑰珮”与这种石材没有关系。
北京晚报 张德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制造的首艘万吨级船舶顺利交付
- 侨交会2023(巴塞罗那)智能科技展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
- 朝中社:朝鲜试射最新型“火星炮-19”型洲际弹道导弹
- 2023京张冰雪文化旅游季开启 京张高铁将升级为高速动车
- 广东多地遇强对流天气 近期强降雨频繁
- (身边的变化)黄旗海扩容背后的节水力量
- 纪录片《蜀道问窟》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 北京部分景区临时关闭或调整
- 8月广州写字楼公寓成交量环比大幅反弹
- 二广高速内蒙古段一处路面出现塌陷 多车坠落
- 河北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 黄河流域海关一体化协作助企尽享原产地政策优惠
- 经济观察:中国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 “降息”仍存空间
- 上海“精雕”城市脉络 唤醒街区记忆、激发商圈“新活力”
- 海南计划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有率达到20%
- 更多商家“包邮新疆”!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按下“加速键”
- 文明的坐标丨“中国最早水利设施”熊家岭水坝
- 小黄花释放大能量 2023中国(上海)萱草文化节在沪开幕
- 莫奈名画被瑞典环保主义者涂红漆 2人被捕
- 五年来,拉萨消防救援支队新建微型消防站558个
- 热门推荐
-
- 刘震云:从来没人给我种过“文学的种子”
- 土耳其地震已致该国29605人死亡
- 多个“上升”数据彰显信心,拼经济!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巩固
- 大幅提升效率 长春在交通运输领域布局无人机巡检
- 两岸企业家长沙共探科技赋能文旅文创产业融合发展
- 拒绝高价彩礼 让年轻人“想结婚就能结”
- 2023农机产业发展推进大会举行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
- 西藏日喀则博物馆开馆 馆藏3200余件文物
- 美乌国防部长通话 沟通乌克兰局势最新情况
- 资讯有故事|澳大利亚留学生安心冉:将中国之美穿在身上
- 甘肃进境种子实现直航进口
- 近视防控关口前移 家长需及早关注孩子远视储备问题
- 春节档电影票房超80亿元
- 泰国出生率下降 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少于退休人数
- (国际观察)伊朗袭击以色列,中东局势会否恶化?
- 云南规划投资1.85万亿元实施六大水网建设行动
- 村民借举报村干部获流量卖大量涉无证生产酒类 广东乐从镇通报
- 浙江法治观察:网络时代如何守护“少年的你”?
- 调查显示英国房地产市场正在复苏
- 辗转3000多公里 大学生赴捐髓救人的生命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