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余件“榕城三绝”艺术作品亮相“闽派”特色艺术作品系列展
中新网福州1月26日电 (记者 刘可耕)寿山石雕作品《福山寿石》《向幸福奔跑》《太狮少狮》《依》《龙腾盛世》,漆画作品《潜龙》,软木画作品《禅》……26日,一件件将传统工艺与当代审美相结合的福建寿山石雕、漆画、软木画作品,精彩亮相福州。
1月26日,艺脉相承—“闽派”特色艺术作品系列展在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幕。中新网记者刘可耕摄
艺脉相承—“闽派”特色艺术作品系列展吸引观众观展。中新网记者刘可耕摄
当天,艺脉相承—“闽派”特色艺术作品系列展在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幕。福建省文联主席陆开锦出席开幕式并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飞、郑幼林、潘惊石等福建文化艺术界来宾共同为此次展览揭幕。
观众观看参展作品。中新网记者刘可耕摄
本次展览共展出80余件作品。作品题材广泛,涵盖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既有写意抽象,也有逼真写实。参展艺术家林晓东、谢麟贤、余威、陈祥清、张凯铭、官铎、徐庄坚、朱冰、郭丽、林金燕10位作者,是“榕城三绝”(寿山石雕、脱胎漆器、软木画)业界年轻的佼佼者和后起新秀。
艺脉相承—“闽派”特色艺术作品系列展吸引观众观展。中新网记者刘可耕摄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幼林告诉记者,艺脉相承,不仅是工艺技术的师徒传承,更是文艺力量的薪火相传。年轻艺术家们紧扣时代精神面貌,通过参展生动讲述八闽故事,让八闽文化闪耀“闽人智慧”。
观众观看参展作品。中新网记者刘可耕摄
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馆长黄文明受访表示,作为该系列展的首场展出,该展以“艺脉”为主题,以福建艺术文脉为“经”,以“闽派”特色艺术为“纬”,展现“工匠精神”、探索“工艺创新”、传承“艺脉师承”,为福建艺术加快发展助力、加油、鼓劲。(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三只眼”让车辆行驶安全又高效!在重庆看车联网的中国方案
- 2023年瑞丽进口玉石货值超1.6亿元 同比增长61%
- 2024年河南省辖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出炉 郑州、洛阳、南阳领跑
- 梁强当选越南国家主席
- 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新作《大学小课》引领读者重读西方经典
- “行至岭南”音乐会在穗上演 展开文化寻根之旅
- 韩媒:美核潜艇“哥伦比亚”号停靠韩国釜山
- “形色”APP大数据发布:识别次数最多的是山茶花
- 漫评美国枪支暴力:“无法愈合的创伤”
- 蓝皮书:中国国货“潮品”用户规模达5.3亿
- 国家气候中心发布6月气候趋势预测及服务建议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泉州!
- 2023年民航亏损近300亿,今年能否扭亏为盈
- 辽宁:上半年经济持续向好
- 比台风更难熬的“冬季风暴”因何频发
- 中国—东盟海水养殖产业发展论坛珠海举行
- “与中国朋友的合作令人难忘”
-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双方超1.62万人死亡
- 西安地铁在建10号线试验线路事故 致1死2伤
- 天津正式入汛 多部门联合开展防汛救援演练
- 热门推荐
-
- “鬼探头”“飙车炸街”该咋治?各地出招
- “淡季不淡”,8月新能源车市场企稳走高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毛冠鹿现身青海省班玛县
- 亚洲最大捕食螨商品化生产基地落户福建闽侯
- 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开幕 将举办首届春糖音乐节
- 法媒:芬兰首次以北约成员国身份完成军演
- 湖南城步生态护林员丁德平:千年鸟道上的青山守护神
- 庆祝芳华入闽65周年越剧尹派折子戏专场演出举办
- 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导弹袭击 以总理指伊朗将付出代价
- 智能矿山建设加速推进 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 “摩羯”将令广东海域出现巨浪 海浪预警级别或达橙色
- 大型现代曲剧《鲁镇》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 国庆假期福建口岸将迎新一轮出入境客流高峰
- 声动中国 | 爱情最美的样子
- 地铁普遍亏损背后
- 《食在广州·迎十五运金牌菜谱》亮相北京
- 哈萨克斯坦总统视察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
- 宁夏拥有10.23万名专任教师 教师数字素养合格率达99.93%
- 谍战大剧《无间》收官 致敬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
- “中国海海洋热浪预报产品”正式业务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