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3考古:一百年前美术馆的一百件事物”虚拟展览带来全新观感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人才培训》成果展正在中央美术学院展出。该成果展的主题展览“2123考古:一百年前美术馆的一百件事物”,虚构了一场从22世纪向当今美术馆与艺术展览发起的文化考古,对虚拟展览可能带来的虚构现实、混淆现实进行一种巧妙的演绎,为观众带来全新观展体验。
项目负责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虚拟教研室副主任康俐介绍,该培训课程由理论、调研和实践构成,分别在京沪两地依托当地文化资源与教研室线上平台设施有序开展。“《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人才培训》项目虚拟策展平台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提供展览空间、艺术品资源、展览复原案例等海量专业数据,功能完善的策展系统不受实体展厅限制,培训策展人线上策展能力,旨在为当下多媒体、多学科、多视角行业背景下的策展实践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她表示,如何将我国众多文博机构中的优质展览转化为美育资源,让策展服务美育工作,也是此次培训的重要方向:加入了关于信息技术应用于展览展示的前沿课程,探讨美术资源数字化运用和共享的话题,启发和鼓励美术博物馆一线策展从业者利用技术手段将更多教育资源向发展不均衡的中西部地区倾斜,以弥补我国省市级馆与基层馆实力悬殊、美术馆地域分布不均衡、藏品资源与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展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学习成果,以数字和文本形式,展示了学员们在虚拟教研室平台上实践的30个策展方案和他们在培训过程的心得体会。
第二部分为集体成果,培训班集体策划了主题展览“2123考古:一百年前美术馆的一百件事物”,虚构了一场从22世纪向当今美术馆与艺术展览发起的文化考古,从这一视角对美术博物馆、展览策划、策展人进行重新审视,并以此作为对数字技术与美术馆、未来展览策划的更多可能性等议题的整体回应。
现场100个“纪念碑”般的展台所承载的数据模块构成了一个与时代互联的艺术信息矩阵,用充满想象的叙事描述了当下美术馆与策展的现状,并通过展览排布的“无限”型展线表达了对于未来的美好设想。同时,展览充分应用人工智能、虚拟资产和数码设备,对虚拟展览可能带来的虚构现实、混淆现实进行一种巧妙的演绎,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感悟和沉浸式观展体验。(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世界遗产与名城专委会成立
- 湖南临湘警方通报“婚车与环卫车相撞”事故
- 外卖起送价别成“狮子大开口”
- 2024中华文化天府论坛开幕 中外专家学者共话文化遗产保护
- 多领域指标“拾级而上”呈现积极态势 中国经济加力发展底气足
- 广东“五一”假期期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67%
- 医保费用断缴后如何再参保?
- 两个月内第三次!布林肯再度抵达以色列进行访问
- 上海机场“逆风而行” 多措并举应对寒潮影响
- 斐济群岛发生5.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交通使命—2023”多灾叠加川渝联合应急演练在四川泸州举行
- 安徽大学研制稀释制冷机创国内最低温度最长时间运行纪录
- 《国风》再登台昆曲也豪迈
- 澳国防部承认澳海军一艘服役25年的潜艇发生火灾
- 国庆假期第六天:多地开始集中返程 高速公路车流量较大
- 江苏省新型能源体系示范在徐州启动
- 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船舶移籍登记 “一事联办”信息共享平台上线
- “碳”路先行|每日开行重载列车87对保电煤运输 国铁太原局实行货列运行新图
- “五一”假期沈阳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85亿元 同比增长74.61%
- 专家揭秘“电子烟”
- 热门推荐
-
- 2025中国经济,如何破局?
- 广东新会葵艺传承千年 探索创新融合焕发活力
- 福州新区“港数闽算”业务开通
- (国际观察)《北京宣言》推动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迈出重要一步
- 广州5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8.43万亿元 同比增长8.53%
- 外媒走进新疆伊犁感受繁荣发展
- 今年冬季呼吸道传染病更多了?专家回应
- 美籍专家:“脱钩”不会让美国更强大 深化合作才是明智之举
- 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峰会在广州举办
- 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文化日”在京开幕
- 桂林加大补水流量 保障“十一”黄金周游客畅游漓江
- “公交医生”节日“问诊”保障市民出行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广东东莞一新地标项目建设迎新进展
- 这座从《诗经》里走来的小城,把甘蓝卖向了世界
- 广东韶关江湾镇“生命通道”已恢复双向通行
- “520”京城逾5100对新人领证
- 图书棱镜中的铁路
- 这么热的“三伏天”,究竟从何而来
- 51.7万标箱 上海海铁联运业务量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