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刘贺主墓全面开放参观
中新社南昌12月15日电 (朱莹 刘占昆)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墎墩苑—海昏藏宝”15日全面开放,海昏侯刘贺主墓在完成考古发掘之后,迎来首批参观游客。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墓主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汉废帝”、第二代昌邑王、第一代海昏侯。作为遗址最核心的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墓,刘贺墓园是中国迄今考古发现的唯一一座以汉制埋葬的列侯“标本墓”。
12月15日,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墎墩苑—海昏藏宝”全面开放。 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局长彭印?介绍,作为海昏侯国遗址最核心的部分,墎墩苑(刘贺墓园)是刘贺及其部分家庭成员的墓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刘贺墓园内出土的金器、玉器、青铜器、漆木器、竹简、木牍、陶器等共计1万余件(套)珍贵文物,是汉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水平的真实写照。
开放首日,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新开放的刘贺主墓以“海昏藏宝”为主题,通过原貌展示、考古复原、数字演绎等多种手段,活化历史场景。游客可站在观景台上俯瞰整个墓室布局。
图为刘贺主墓墓室内的复原展示场景。 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杨军介绍,刘贺墓及侯夫人墓坐北朝南,位居墓园中心,周围七座祔葬墓埋葬的则是刘贺的未成年子女、姬妾,它们与配套祭祀建筑(祠堂、寝)、吏舍、门阙、园墙、水井等,共同构成了中国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墓园,而且也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唯一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
杨军介绍,刘贺主墓出土的各类精美珍贵文物,多层面、多角度展现了汉代的物质文化风貌,是汉武盛世以至昭宣中兴历史阶段的重要物证,对于解读阐释西汉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三亚市首套住房商贷最低首付降至25%
- 伊朗西阿塞拜疆省发生5.9级地震 已致7死440伤
- 共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中国“竹乡”浙江安吉发出邀约
- 助力智慧旅游 《旅游大数据研究报告》出版
- 江苏扬州江都晒“三农”成绩单 把多种粮种好粮列为头等大事
- 一架载有两人的小型飞机在美国北加州海岸坠毁
- 舞蹈诗《河湟》青海西宁上演:一剧跨千年,最忆是河湟
- “洋弟子”走进浙江宁波花式过端午 感受地道中国味
- 10万一期课,求职训练营哪能这么“割韭菜”
- 特写:“一带一路”上的大国工匠
- 首届“知行儿童读书节”举行
- 国博推出闽台艺术展 四百余件艺术品展现两岸情缘
- (“厦门实践”调研行)昔日“烂潮滩”今朝“浪漫线” 厦门环东滨海焕发新活力
- 郴州:“红绿”文旅资源兼具,北京市场对接会成果丰硕
- 暑假乐游防“热过头”
- 中国首艘引入的大型滚装船在沪命名首航
- 别让谣言寒了捐献者的心
- 2024国庆档电影票房破18亿
- 初春时节打好一日三餐保“胃”战
- 《唤醒沉睡的南宋》出版 古都杭州考古三大谜团揭晓
- 热门推荐
-
- 连点成线、织线成网 “交通+”助乌蒙大地开新局
- 小剧场、沉浸式演艺成中国演出市场新增长点
- “敦煌遗书数据库”建成投用
- 北京启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 上半年2.87亿人次出入境
- 恺英网络大模型应用实现新突破,首个AI工业化管线全面赋能游戏自动化
- 交通运输部:7月29日—8月4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
- 多功能针织产品新国标5月1日正式实施 服装创新再发力
- 蚝油致癌没有依据 注意储存食用方式
- 韩国最大在野党:若尹锡悦不主动下台,将推动弹劾程序
- 10万尾优质海洋鱼何以在新疆沙漠里安家?
- 黑龙江多地降雪致道路湿滑 多条高速封闭或限速限行
- 电影《望道》:民盟先贤陈望道的朋友圈
- 青岛低空经济捷足先飞
- 四川绵阳:2岁男孩失散33年终回家团圆
- 汇源向辽宁建昌紧急捐赠11.5万瓶纯净水
- 百名港澳台及内地(大陆)学生共同创演舞剧《一双筷子》
- 塔克什肯口岸:查验零延时 通关零等待
- 中新真探:空心草莓是因为打了激素吗?
- 预防冬季呼吸道传染病,这些建议请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