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启幕 山水之间观梨园荟萃
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 杜燕)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28日在北京园博园拉开帷幕。本届中国戏曲文化周立足“戏曲嘉年华”定位,坚持专业性与群众性相结合,推出梨园精品、梨园荟萃、梨园嘉年华三大板块,举办“大咖云集·名团名剧名家”“文化沙龙·国际学术活动”“戏韵园林·地方园地方戏”“武林戏台·戏曲票友大赛”“潮玩戏曲·跨界破圈演绎”“戏炫生活·戏曲惠民进万家”等十大主题活动。北京园博园变身为戏曲百花园,每一位入园游客在此沉浸式感受戏曲文化魅力。
开幕大戏展名团精品,老中青三代戏曲名家轮番登场
在北京园博园阳光剧场举行的“开幕大戏”,分为“粉墨氍毹情”“梨园共婵娟”“盛世谱华章”三个篇章,老中青三代戏曲名家轮番登场,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中国评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北京市曲剧团等在京各大院团,带来了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青海平弦戏、陇剧、豫剧、琼剧、秦腔、越剧、蒲剧、花鼓戏、黄梅戏等曲目串烧,让戏迷朋友们领略全国各代表性地方剧种的风采。
开幕式邀请戏曲名家、戏迷观众及国内外票友代表与主承办单位相关负责人共同启幕。
戏曲名家上演“大师课”,优秀剧目线上线下展播
人们常说,听戏听腔,看戏看角。本届戏曲文化周上,尚长荣、李玉芙、杨少春、岳美缇、谷文月等戏曲名家,在现场或以视频形式为观众开启戏曲“大师课”。一批戏曲专业人士在学术沙龙论坛等活动中,围绕“传承戏曲文化加强创新转化”“戏曲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和“中国戏曲中的美学追求”等主题展开广泛交流,让观众沉浸式领略戏曲艺术的深厚底蕴。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戏曲文化周还利用首都演艺资源,落实打造“演艺之都”工作要求,联动山东郯城、福建厦门等戏曲资源丰富的城市设置分会场,多点联动,吸引更多观众参与到活动中来,共享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无法抵达现场的观众也不用担心错过好戏。本届戏曲文化周不仅将在“戏曲中国”等平台对16场精彩的线下演出进行网络直播,还将展播豫剧《苏武牧羊》、越剧《红楼梦》等14台优秀剧目,让戏曲文化周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事。
山水之间观梨园荟萃,地方特色剧种集中呈现
人们常在戏曲中读到历史文脉,更能深深体味到其中寄寓的乡情乡趣。本届戏曲文化周,来自全国各地的剧团依托园博园中各地方展园的园林山水,以吕剧、晋剧、川剧、沪剧、楚剧、陇剧等地方特色剧种,以及海城喇叭戏、鲁南五大调、内蒙古二人台、汉调桄桄、落子、西秦戏、打城戏、柳琴戏等稀有剧种等各具特色的形式演绎经典戏曲故事,与观众近距离互动。
北京京剧院结合闽园红砖大厝、曲径通幽的园林建筑特点,精心创排的实景演出版《三国演义》,每天都会以不同英雄人物为主线讲述三国故事,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观剧体验。
岭南园也是本次活动期间的一个热点园区。四川省川剧院带来的《别洞观景》《变脸·吐火》《滚灯》等节目惊艳展示川剧绝活。甘肃陇剧院带来的《司文郎》《深宵幽会》《孟姜女》等,则会把风格独特的“陇东道情”奉献给戏迷朋友。
本届戏曲文化周活动期间,会设有“演前导赏、演后谈”环节,引导大家更深入地欣赏剧目,继而爱上戏曲。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戏曲文化周戏曲票友大赛首次实现“零门槛”开放,参赛选手不限地区、不限国籍、不限剧种、不限行当,均可报名。据统计,本次活动中,少儿选手占选手总数的46%,涉及20个剧种,成为本届票友大赛一大亮点,显示戏曲艺术正在获得越来越多青少年群体的喜爱。
“入园即入戏”助力戏曲文化“破圈”
戏曲发展离不开观众。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爱上戏曲,本届戏曲文化周精心设计了多种戏曲“打开方式”,希望能以更加亲民的形式,进一步打破传统戏曲与普通观众之间的壁垒,实现“破圈”。
在斑斓秋色中漫步北京园博园,伴着悠扬婉转的唱腔移步换景,探索“园博十年,家乡百戏”地方园唱地方戏的浪漫与多彩,连身边走过的工作人员也身着戏曲元素服饰……处处装点的戏曲风,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入园即入戏”,成为“戏中人”。
耍叉、踢枪等一系列武戏将以令人眼花缭乱的绝活,让观众一饱眼福。以经典唱段《铡美案》《定军山》《穆桂英挂帅》等戏曲包装的“快闪”,则会让观众近距离体验戏曲之美。同时,还首次推出《天下第一角》沉浸式游园活动,通过“沉浸体验+剧情推理+戏曲演绎”的娱乐项目,借助时下火爆的推理类社交游戏,“圈粉”青年观众。还有处处独具匠心的戏曲时尚秀场,知名歌手、戏曲名家、网络达人联手献上的国风现场音乐会,戏曲剧本杀、沉浸式游园……年轻化的娱乐方式与传统文化碰撞融合,让戏曲实力“破圈”,更显“潮”滋味。
为进一步推动戏曲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消费,本届戏曲文化周期间还举办戏曲行业展示交易会、戏趣梨园市集等活动,搭建戏曲特色消费场景,增加优质产品与服务供给,激发文化消费潜能。
目不暇接的精彩演出,精彩纷呈的各项活动,新潮破圈的多种玩法,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将以更年轻的姿态,让戏曲走进千家万户,融入当代生活。
中国戏曲文化周自2017年起已连续举办六届,累计举办演出、论坛等活动2200余场,吸引游客约85万人。今年,在办好主场活动的基础上,将围绕“大戏看北京”任务和“演艺新空间”建设,组织开展戏曲进社区、戏曲进学校、戏曲进军营等一系列经典剧目展演,以及戏曲专家“传戏”教学活动等,提高票友群体的戏曲艺术水平,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未来,将不断总结经验,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国际,联动全国广大戏曲人,共同擦亮“中国戏曲文化周”这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开启中国市场的金色大门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
- 出发前必看!暑期出游,应做好哪些准备?如何预防和处理蜱虫叮咬?| 时令节气与健康
- 胶原蛋白真有那么神奇吗
- 中国证监会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
- 埃及公共汽车翻车事故已致12死33伤 车上载有大学生
- 故宫博物院举办“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
- 外媒:以色列对叙利亚与黎巴嫩边境的油罐车队进行打击
- 昔日石山今披绿装 重庆石漠化土地五年减逾440万亩
- 薛亮中国画精品在中国美术馆一展“山河万象”
- 保用工促生产 江西瑞昌全力以赴助力经济“开门红”
- 集“全周期”登记业务于一体 “上海企业登记在线”网上服务平台上线
- 87版《红楼梦》开播35周年,“梦中人”重聚纪念音乐会
- 杭州“网红”德寿宫闭馆提升 并实施工作日免预约入馆
- 谢文清谈文旅营销:别管City不City,坚持利用直播、短视频大胆宣传
- 张家界口岸出入境流量突破50万人次
- (新春走基层)“00后”列车“摆渡人”的首个春运
- 广东惠州: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高地
- 90天卖超1亿元 年轻人的“体态焦虑”带火矫姿类产品
- 百余件晋国文物亮相兰州:讲述六百年霸业历史进程
- 热门推荐
-
- 事关中国,拜登政府再次推迟!
- 新型蜱虫唾液蛋白 有助研发抗炎药物
- 《远去的牧歌》特别展映活动在柏林举行
- 重庆成立首个高校考古文博学院
- 成都一外卖平台商家12张营业执照10张为假
- 俄总统普京签令 批准新政府组成名单
- “感知上海”上海文旅推介会在韩成功举办
- 韩国水产业界:福岛核污染水排放致使消费心理萎缩
- 宁波机场偏出跑道飞机已成功搬移 将稳妥有序推进航班恢复
- “中关村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
- 拟少用、不用融雪剂 北京就今冬扫雪铲冰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 山东泰安一炒鸡比赛涉嫌造假?竞赛组委会通报
- 通州绿地中央城产品正式发布 加速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新地标
- 恶劣天气席卷美国加州 造成至少3人死亡
- 净饮机、奶茶机……“水家电”层出不穷,您用过没?
- 从“教育问题”到“人本身” 石一枫《逍遥仙儿》新书发布
- 北京-伦敦短片节正式启动
- 哈尔滨带火的“冰雪行情”能延续多久?
- “录音门”进展:韩第一夫人部分胜诉,媒体判赔5万多
- 上海将新添一座深度处理水厂: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