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民心相通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基础
中新社成都9月19日电(贺劭清 祝欢)“电影其实是人的艺术,最重要的还是要写好人物,用国际通行的语言讲好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中国故事,达成最大共情。”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19日在成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民心相通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基础,只有实现了民心相通,中国电影、中国故事才能够得到海外观众的认同。
首届金熊猫奖评选活动于9月19日至20日在成都举行,活动设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四大单元奖项。在作品征集前期,组委会通过公开、定向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球征集作品,总数达7024部,涵盖10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海外作品4927部,占比70%。
在参与了首届金熊猫奖的邀片、初评工作的饶曙光看来,电影节是展示的平台,更是交流的平台,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人进一步相互了解。“据我所知,很多的电影的合作都是在电影节活动上达成的。而金熊猫奖不仅促进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也促进中国电影人与国际电影人的多向交流,让中国电影为世界电影的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饶曙光表示,近年来中国电影《流浪地球》获得了很好的国际传播,《三体》也得到了广泛认同。中国电影工作者要释放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同时善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现代性的元素,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其在国际上更好传播。”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饶曙光指出,虽然中国电影产业不断发展,但和北美电影市场仍有较大差距。这需要中国电影从业者寻找更多的文明互鉴、文明交流。
“现在业内有一个概念,叫‘电影将会重新诞生’,就是指技术的发展与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让电影格局与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饶曙光认为,电影本身就是科技的产物,从胶片到电视的出现,都让电影的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将改变电影的制作方式和想象方式。
饶曙光强调,技术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颠覆了人们现在对电影的认知,但是不管怎样变,电影最终还是人文关怀,还是要以人为中心,还是要讲好人的故事。“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艺术创造手段和艺术想象空间,电影最终还是要实现一种更好的人文关怀和人文表达,让我们怀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全世界达成更多的沟通,实现更大的共情。”(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韩媒:韩国政府通过2024年预算案 援乌项目将增7倍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解码山东曹县电商产业 四大特色集群“花开正盛”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梅亦:打造文旅“新赣线” 让江西更出圈
- 新疆发布暴雪、大风、寒潮红色预警信号
- 长三角铁路国庆黄金周预计发送旅客逾3700万人次
- “碳”路先行|山西太原:出台方案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 联合国官员警告:加沙北部已陷入全面饥荒
- “中国游客友好机场”启动仪式在巴黎戴高乐机场举行
- 优质企业涌现 去年江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071家
- 四川乐山金口河发生高位山体垮塌 19人遇难
- 殡葬专业课表“长这样”是一次科普
- 宁夏博物馆掀起“文博热”
- 博物馆展览的结语,缘何让人怦然心动?
- 看“鉴”中国丨奥地利教授的中华文明追寻之旅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绍兴:小小瓜果催热夏日“甜蜜经济”
- 中新文娱评热辣滚烫:贾玲让新年flag变得更具体
- 德企博速中国首批进口车型在渝开箱 定制汽车在华走俏
- 1000多家品牌茶企亮相第26届深圳春季茶博会
- 太原海关出台25项举措服务 山西加快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 京津冀下好“一盘棋” 跑出协同加速度
- 热门推荐
-
- 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
- 美国西雅图一餐厅3年遭23次非法闯入 老板对市政府失去信心
- 为古籍保护贡献青春力量
- 中秋国庆假期Citywalk倒计时 最新“路况”了解一下→
- 乌军:一架F-16战斗机坠毁 飞行员死亡
- 首届中国南方馒头小麦品种质量鉴评会举行
- 体检查出肺结节别恐慌,但有种结节需警惕
- 中国大科学装置“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启动建设
- 阿根廷学者:“全球南方”积极寻找国际治理替代方案
- 阿克套附近飞机失事事故中12人生还
- 共享数字成果 首届“数字丝路”先进科技发展论坛在西安举办
- 避暑游选择更多样
- 国家文物局联合有关机构发起“公益捐步”活动
- 过冬的“电子羽绒服”,你准备好了吗?
- 2024柏林葡萄酒大奖赛冬季赛结果揭晓 中国区斩获88枚大奖
- 北京朝阳实施“商务+科技”双轮驱动 助推数字经济发展
- 海南在三亚南山等6家5A景区设立巡回检察工作站
- 天津市首个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合作案例落地
- 上海统一战线新年音乐会上演:2024团结再出发
- 专家学者:闽台批信是“两岸一家亲”的历史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