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诗心”,开启孩子的诗意人生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年少时学过的一首诗,在某个时刻突然从脑海里跳出来,深深触动了内心?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重新读一首诗,忽然有了更深的感悟?诗词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当下,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阅读中国古典诗词,又该如何培养孩子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9月的开学季,南开大学文学院在抖音推出《荷畔诗歌节》系列讲座。教师节当天,诗词研究学者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张静、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斐,以及被誉为“宝藏语文老师”的“语文山水”抖音号创作者王杨军,一起畅谈诗词的精神和风骨,中青报·中青网在“温暖一平方”直播间访问了几位老师,探讨如何更好引领儿童青少年走进“诗词的田园”。
经典诗词值得用一生去品味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它值得人们用一生去品味。”陈斐说。他认为,随着人生阅历和生命体验的愈加丰富,人们对经典诗词的理解也会更加丰满。当有了某种深刻的生命体验时,已经读过几千遍的诗,也可能带来全然不同的感受。“带着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生活阅历去解读经典,会让经典诗词的意义更加丰满。”陈斐说。
在张静看来,诗词中蕴含着创作者的情志和真情实感,能够让阅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诗词正是因为能够积蓄、传导和激活这些情感,因而被誉为“中华文化的芯片”。而当一个人有了更多阅历,经典在心中唤起的共鸣就更加强烈,对一首诗的理解也会不断加深。
学诗的目的不是背诵
王杨军在十余年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当今很多孩子对古诗词并不感兴趣,虽然在受教育过程中学习和背诵了很多诗词,但这些诗词很少能够真正走入他们内心。大多数孩子只是学会了背诵和默写,以应对考试。“我们要打破这个误区,读诗词不是为了去背住它。”王杨军说。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这是荀子在《劝学》中的论述。张静解释说,如果孩子对于诗词,只满足于听老师讲解,会背诵和默写,但是内心没有被触动和涤荡,那么与诗词的距离依然很远。
感受诗词的魅力
在王杨军看来,孩子们之所以不喜欢诗词,是因为他们没有感受到诗词的巨大魅力。那么,诗词的魅力在哪里呢?
陈斐认为,诗词之所以能够触动人心,是因为其抒写的是人生最美好的情志。阅读诗词,能够提升气质,陶冶心灵,让生命变得更加丰盈。同时,诗歌能够把人人“心中有,口中无”的想法用最精粹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引发强烈的共鸣。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张静说,“人们之所以容易被诗感召,是因为诗词具有一种‘持人情性’的力量,正如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大家叶嘉莹先生所说的,‘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
引导孩子走进“诗词的田园”
“天下之宝,当与天下共之”,既然诗词如此美好,那么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引领儿童青少年更好地感受诗词的魅力,愿意亲近诗词,走进“诗词的田园”?
王杨军认为,在教学中,要引导孩子们运用声音、姿态和情境学诗。不要只是默看,而是要出声地诵读;不要有口无心地念,而是要声情并茂、手舞足蹈地吟诵;要把古诗词中的情境还原到生活中,在桂花飘香的时候,学习桂花的诗词;在银杏叶落的时候,学习银杏的诗词。这样,孩子们便不会再有疲倦之感。
陈斐认为,在孩子学习诗词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都不能太过心急,如果只看重孩子是否能够背诵,可能会让孩子视诗词为负担,破坏孩子对诗词的兴趣,甚至会扼杀他们学习诗词时应有的审美快感和情操陶冶。让孩子以从容的心态去学习诗词,咀嚼、品味诗词内容和表达的优美,日积月累,孩子的气质自然会得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让孩子学习诗词,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感知与诗词之间的共鸣。张静认为,“就像把石头扔进水里会产生涟漪一样,要让诗词在孩子心里产生涟漪,才算完成了一次与诗词的互动。”
让每个孩子都能以诗相伴
让诗词在当下得到更好的传播和传承,是很多诗词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都在尝试的事情。陈斐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要利用好多媒体平台,用当代儿童青少年感兴趣的方式来传播诗词。要鼓励孩子们去创作,为他们开辟创作和表达的渠道,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这是杜甫对自己后代的教诲。
“我们要把宝贵的时间用来读诗,不要让外在的物质环境干扰内心成长加持的力量。”张静说。她认为,培养孩子的“诗心”最为重要。正如杨万里所写的“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让孩子成为诗人不是施教的终极目标。我们希望的是每个孩子都能以诗相伴,开启诗意人生。”张静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安碑林海峡两岸临书展开幕
- 专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乡村振兴,乡创何为?
- 湖北宜昌开通直飞韩国首尔国际航线
- 英国酒吧厕所内现涉核潜艇“敏感文件”?英国海军回应
- 丁一滕:想将中国戏剧带向世界
- 美前情报官员:美国政府“长期隐瞒”UFO回收计划
- 台青寻访“新三孔”:感受儒家文化的现代传承
- 西安兆丰村发现史前、西周遗址
- 口腔种植体集采平均降幅55% 预计年节约患者费用40亿元
- (投资中国)CFA协会中国区总经理:CFA考试在华发展速度远超全球
- 十余家银行有高管调整,新任高管继续呈年轻化趋势
- AI能写高考作文了,人类为何仍需要写作?
-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易鹏飞被公诉 被指控“致使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 日本千叶县西北部发生4.2级地震
- 中新真探:不爱吃蔬菜,能用蔬菜干代替吗?
- 前5月广东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
- 没标识“广告”被罚,有偿探店别再浑水摸鱼
- 宁夏“明天计划”:托起孤残儿童的明天
- 普京称不会让俄罗斯分裂 俄多地进入反恐行动状态
- (财经天下)三季度多国经济持续恢复 保护主义风险仍存
- 热门推荐
-
- 直播带高校:让学生感受更真实的大学情怀
- 人工智能、绿色发展……博鳌亚洲论坛聚焦科技改变世界
- 从“爆火”向“长红” 石培华解密贵州“村超”持续火爆的原因
- 高职院校助力湖南城步乡村振兴 变“山疙瘩”为“金疙瘩”
- 故宫博物院图书分馆:大高玄殿的承续
- 中新健康丨专家:切勿过早“贴秋膘” “三高”人群避免骤冷骤热
- 潮州日用瓷走俏广交会
- 深圳欢乐谷一过山车项目发生车辆碰撞 8人受伤
- 俄方称俄军用运输机系被美制“爱国者”导弹击落
- 众多电影人江西庐山推荐中国影史经典爱情电影
- 高铁上女童突发疾病 众人接力救助
- 中新健康丨创新降脂药在多地开出首批处方
- 第三届全国轻型飞机锦标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 福建漳州开展中医药“入岛出海”行动
- 春节档还是挣钱的好档期吗?
- 数据图解丨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稳步提升
- 多地降水量破4月历史纪录,华南的雨还要下多久?
- 中蒙警方开展“6·26国际禁毒日”宣传
-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发生爆炸 已致7死17伤
- 8位青年获首届“中美交流基金会青年领袖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