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乡村振兴,乡创何为?
中新网北京9月3日电 题:专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乡村振兴,乡创何为?
作者 国璇 孙敏
“中国文化的一大底色是乡土基因。乡村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外在的符号,要深入内部提取乡土基因,推动人们在数字社会实现对乡村的文化认同。”近日,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向勇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乡村不是被城市超越和遗忘的“故旧家园”,也不应停留在游子凭吊怀念的“乡愁意象”,而应以其独特性推动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简称“乡创”)计划提供了具体指引。此前,向勇团队已进行了多年的探索。自2016年起,通过“白马花田”等乡创实践,向勇团队逐渐构建起以文化艺术为主导、数字技术为支撑、“公益+商业”的运营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
“回到乡村现场”
“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文化产业属于后工业产业,它的主战场是城市,这是我过去的刻板认知。在这方面,乡村是长期被忽视的。”向勇表示,在以文化创意和艺术介入乡创实践的过程中,他对文化乡建的认知发生了变化。
2016年,借着返修祖屋的契机,向勇组织师生家人在四川宣汉白马镇打造了花田间国际乡村创客营地。2019年,向勇团队又发起了大巴山花田艺穗节、花田创客行动等系列乡创活动。
向勇说:“回到乡村现场,我希望以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弄清楚在乡村开展文创活动会遭遇怎样的挑战,以及它与城市文创的区别。”
“刚开始对接时,村民问我们能否帮他们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但我们是公益的文创团队,没法解决这种诉求。”他介绍,村民们更关注能立竿见影带来经济效益的实体项目,而对于非功能性、艺术性的方案一开始不太能理解。
在向勇看来,这种磨合是乡村建设中的普遍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推动构建“公益+商业”的可持续机制。“我们首先以公益的方式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之后将其转化和培育成研学、民俗等若干商业生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提取乡土文化原型、转化乡村创意资本,向勇团队打造的“白马花田”模式逐渐向全国推广,在浙江湖州窑里村等地生根发芽。“现在许多乡村的基础设施很完善,和城市没什么不同,但缺乏活的、文化的灵魂。我们要做的就是以系统性、活态性和有地方特色的方式营造传统村落的现代生活美学。”他说。
科技赋能文创
《意见》指出,创作传播展现乡村特色文化、民间技艺、乡土风貌、田园风光、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数字文化产品,规划开发线下沉浸式项目,带动乡村文化传播、展示和消费。
向勇谈到,广义的乡创不仅包括文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还包括农创(农业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和科创(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在数字时代,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要超越功能性的硬创新,关注重视审美与精神价值的软创新,实现融合式的巧创新。”他说。
向勇举了一个“数字科技赋能古村”的实例。位于江西抚州金溪县的游垫村,是一个进士文化浓郁的明代村落。近年来,他的团队运用投影技术、光雕技术等多种手段,打造了涵盖沉浸式户外展览、数字民宿厅等形式的“数字游垫”文化品牌,将当地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技术相融,活化乡村优秀文旅资源。
作为第三方力量,高等院校以专业技能、价值情怀和公益精神推动科技赋能文创。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成立了数字创意实验室,正研发数字影像、数字展演、数字非遗等具体项目。向勇团队也牵头建立了中华美学基因库,为乡村文化遗产的创意传播、文创转化和数字化开发搭建数据库平台。
向勇说:“技术作为手段,可以形塑文化产品的具体风貌,推进文化铸魂。它带来的效益不仅体现在文化领域,而能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说,在乡村这个载体上,科技手段和文化手段是相辅相成的。”
连接、赋能、共生
向勇介绍,在他每年招收的七八名硕士研究生中,约有一到两人选择乡创方向。在一年半的培养时间中,他们会在一个村庄内开展乡创研究和实践。“北大举办了3期艺术创意与文旅融合高级研修班,每期招收50到60名学员,里面有很多人从事乡创工作。培养出的人才会进一步深入乡村、扎根乡村、服务乡村。”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意见》特别提到,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实施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建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库。
“文化产业特派员扮演三种角色,一是文化陪伴者,要心怀敬畏体验乡村的活态文化;二是创意赋能者,需掌握一个或多个《意见》部署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技能;三是价值共生者,要以在地乡民的利益为先,实现乡创公益事业和商业发展的整体平衡。”向勇指出。
去年5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和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联合20余所高校、研究院所、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了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乡村文化创意分会。
向勇说:“分会的成立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人才和技术等要素聚集,为文化产业特派员的试点工作提供了组织平台支持。比如我们跟河南省文旅厅合作,成立了河南省乡创赋能中心,第一批试点村有20个,未来试点规模会不断扩大。”
“我们的核心理念是连接、赋能、共生,即用文化、教育和知识去连接本地人与外来人,用空间、艺术、产品去赋能乡村经济,实现乡土共同体的构建和价值认同体的营建。乡创是一个‘慢养滴灌’的过程,汇聚更多‘小火苗’,才能共同塑造充满感性、灵性和理性的乡土空间。”向勇说。(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多国驻华使节共品“楚天好”茶 助力国际茶文化交流互鉴
- 2024年12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升至年度新高
- 东北首个跨境船舶金融租赁项目在大连签约
- 邮储银行全力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中国幽门螺杆菌耐药地图
- 广西口岸通关便利化助力旅游热 边贸旺
- 端午假期旅游客流显增 太铁增开客列160趟次创纪录
- 中国科大在人工神经元突触的量子成像上取得重要进展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36741亿元
- 江西低空经济何以“扶摇直上”?
- 余华英重审二审死刑,死刑复核需要多久?
- 2024湖湘文化盛典在京举行 助力湖湘文化传承推广
- 中方捐赠的印尼“点亮未来”中央厨房设备项目启用
- “母亲瓷”越窑青瓷,何以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明星商品?丨“海丝”上的和平使者之①
- 世界温商代表浙江宁波对话:创新共赴高质量发展
- 因推山雪风险隐患 新疆喀纳斯景区夜间实施交通管制
- 以“迅”应“汛” 浙江多地聚力守好防汛“安全线”
- 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应进行功能转型
- 欧盟悼念基辛格逝世:他是一位真正的政治家
- (中国新貌)中国如何走向世界经济舞台中央?
- 热门推荐
-
- 实时超声引导,男孩摔伤鼻骨精准“归位”
- “人气聚起来、商气汇起来”商旅文“出圈”联动 焕发消费活力、点燃消费热情
- 商务部:增发2023年成品油(燃料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300万吨
- 中医针灸非遗文化与吴哥医药文化携手亮相柬埔寨暹粒古城
- 多地暴雨引发汛情 铁路公安全力防汛抗洪保安全
- 保障冬季供暖 长庆油田日产天然气调至1.4亿立方米以上
- 沈铁上线“刮冰车” 确保客货列车安全运行
- 俄称打击乌军用机场 乌称空袭俄军阵地
- 载60多人的移民船在英吉利海峡倾覆!已致1死1伤
- 天津北仓“光伏+污水厂”项目并网发电 每年可减碳3697吨
- 消费恢复态势向好
- 民调:60%选民称将在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初选中支持特朗普
- 福建稳经济观察:“税务体检+专家回访”新机制助企走出去
- 老君山景区就游客滞留致歉:约40分钟后游客得到疏散
- 《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规则体系发展研究报告》在乌镇发布
- 农业大省吉林高水平保护利用黑土地
- 中国元素添彩奥运(奥运观澜)
- 扬州市江都区(北京)“招才引智”工作站揭牌
- 俄称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在叙利亚一天内12次违规飞行
- 巴西总统卢拉出院 院方称能恢复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