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滋养城市 解码北京文化产业新业态
中新网北京9月12日电 题:“文化+科技”滋养城市解码北京文化产业新业态
中新网记者吕少威
文化产业是北京重要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北京坚持“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城市赋能”,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充分发挥文化和科技两大优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记者11日到访北京多家文化类企业及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探寻科技赋能文化奥秘。
让小朋友爱上传统文化的新探索
在网络时代,如何以更生动有趣的视听表达方式,开拓少年儿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坐落于朝阳区来广营的“凯叔讲故事”有自己的妙招。“凯叔讲故事”是一家土生土长的朝阳区企业,创立9年来,为孩子们提供了大量原创故事和周边衍生产品。
“凯叔讲故事”创始人、CEO王凯告诉记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果只是把一些经典著作原原本本摆在孩子面前,很难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关键是要为孩子们重新梳理这些资源,并且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作二次及多次表达。
据王凯介绍,“凯叔讲故事”致力于打造专门为孩子讲述的传统文化作品,如《凯叔西游记》《凯叔三国演义》等故事既保留原著的原汁原味,又结合了孩子成长阶段的认知特点和成长需求。
“凯叔讲故事”还不断在开发原创故事品牌上下功夫,已创作出《口袋神探》《神奇图书馆》等多个热门IP。该公司目前拥有凯叔讲故事App、有声硬件、儿童图书、动画、舞台剧等多元业务阵列。此外,其还不断探索利用行业先进科技,搭建AI绘画平台、凯叔讲故事媒体资源管理系统等数字化平台,以期提升效率和品质,进而为孩子们打造更丰富、更受欢迎的内容。
北京将出版纳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十四五”规划中统筹推进,将出版优质供给、书香京城建设水平作为全国文化中心重要指标体系,今后将持续统筹资源、激发原创活力,推动体现时代精神、北京特色、首都水准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沉浸式体验+互动打造影视消费新业态
在北京文化消费新地标郎园Station,一家电影主题的“网红”酒吧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这家名为ACTION(爱可神)的酒吧装饰充满了电影元素,电影海报、经典电影放映、电影人物摆件……该酒吧还会不定期推出电影主题的特调饮品。据北京壹同传奇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副总裁常亮亮介绍,源自于影视文化的酒吧、餐厅一经亮相便火爆出圈,尤其到了周末,餐厅和酒吧常常爆满。
影视文化酒吧、餐厅只是该公司的文化衍生产业,他们的主营业务之一是影视后期制作。常亮亮说,该公司拥有顶尖的后期制作硬件设施,包括国际最高认证标准的杜比全景声混录棚、DTS:X混录棚、杜比视界影院版认证调色棚、中影CINITY认证调色棚,杜比视界家庭版调色棚、杜比Atmos家庭版混录棚、ADR录音棚、全景声预混棚更是一应俱全。该公司还聚集了优秀的后期制作团队,涵盖剪辑、声音、电影原创配乐、调色等领域,可为影视提供后期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我们还会经常通过社群邀请影视爱好者及青少年走进录制棚,共同了解电影制作的台前幕后,感受影视文化的魅力。”常亮亮说,“文化创作及促进文化消费需要和观众、消费者互动,需要近距离倾听他们的声音,这也是我们今后发展的重要参考”。
在北京,像壹同传奇这样的影视文化公司还有很多。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是中国电影的诞生地,也是当代中国电影发展最活跃的城市。北京电影资源高度集聚,生产创作单位集中,有近5000家电影企业,同时集聚电影专业从业者、领军人才。
北京不断加强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度融合,在科技赋能电影产业发展上寻求新路径、实现新突破。
亮马河成“国际范”旅游目的地
观水中粼粼碧波,赏两岸璀璨灯火。乘船夜游亮马河,已成为不少民众喜爱的旅游休闲项目之一。
亮马河穿越第二、第三使馆区,牵起三里屯、燕莎、蓝港三大商圈。2019年,朝阳区启动了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项目建设,亮马河以河道复兴引领城市更新,在生态治水过程中融入水文化研究,已从单一的水利工程成功转型为一个集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景观、水经济于一体的国际风情水岸。
从友谊桥乘船东下,经蓝梦桥、水碓桥,过琉璃桥、饮马桥……最后到连心桥、织锦桥,亮马河6公里的游船航线,串联起了“1河2湖24桥18景”。一座座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国际风情、乡情乡韵的桥,与整体景观设计主题呼应形成“国际风情、园林风采、古都风貌、自然风光”四大主题段。一路上霓虹闪烁,五彩缤纷的灯光和投影技术为乘客讲述着亮马河的历史变迁。
今年夏天,一系列文旅演出在亮马河沿岸上演,东方演艺集团演员及中国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的学生带来多种类型的器乐表演,打造“亮马河艺术之夜”系列微演出;北京服装学院的学生与专业模特组成模特队伍“型走亮马河”;国际知名雕塑家黄剑创作的马球雕塑立于亮马河畔……越来越多的艺术文化融入滨水空间,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实现文化旅游消费融合发展,这里也正成为颇具“国际范”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如今,科技正在为文化产业迭代装上“加速器”。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6月,北京市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20.8亿元,同比增长19.2%,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8.8%。(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正式成立
- 海南自贸港离岸金融实验室等金融平台揭牌成立
- 春运铁路学生票优惠有变 5天内联程票算一次优惠
- 中国在世界各地建海外仓超过2500个 创造更多商机
- 为冬季电煤保供夯基 能源通道瓦日铁路完成秋季集中修
- “盏新时代——器呈匠心传承展”在福州开展
- 渝昆高铁重庆至宜宾段最长隧道贯通
- 普京:俄罗斯上一代政客“摧毁国家”
- 中国证监会同意氧化铝期货注册
- 广西将整合资源 打造海内外影响力更大侨商组织
- 注意错峰出行!明起全国公路网流量将处于高位运行状态
- 在AWE感受中国家电行业的创新潮流
- PFOS淘汰记:中国农技人员逆向思维反制红火蚁
- 国家文物局:已促成1800多件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 山东部署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 海内外500余位嘉宾将出席
- 天津累计批准设立台企2640家 投资总额超186亿美元
- “鱼菜共生”实现“一水双收” 山西寿阳打造生态循环“绿色引擎”
- 嫦娥六号返回 “神舟家园” 四子王旗再迎“泼天的富贵”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口岸今年至今入出境外国人数量增加110%
- 台商在江西:点石成“金” 向“绿”而行
- 热门推荐
-
- 沙特新未来城首次在中国举办推介活动
- “水韵江苏”文旅推介会暨东方美学生活展在巴黎举办
- 西藏山南:水磨坊中的“致富经”
- 不断跨越式发展背后的“古井精神”|中国名酒·古井贡酒
- 广西海事系统首批自主无人机水上巡航执法系统投入使用
- 三个“洋女婿”勇闯南京龙舟赛:热血沸腾的端午节太赞了
- 俄罗斯一架米-8直升机坠毁已致6人死亡
- 北京艺术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文化粮仓”奉上艺术大餐
- 中国工信部促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发展
- 莫言戏剧作品《鳄鱼》入围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
- 安徽变更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 广西友谊关口岸上半年出入境旅客逾60万人次 同比增长180%
- 方锦龙分享国乐出圈的流量密码:借助互联网飞得更高更远
- 你真的会吃吗?五大精髓教你如何正确吃饭
- 印度北部发生触电事故致16死11伤
- 湖南团洲垸险情第三道防线建设基本完成
- 大连商品交易所今年1月处理异常交易行为53起
- 数字化时代 AI应用提升民众多元生活体验
- 壮乡广西“变身”桥梁“博物馆” 架通山水现通途
- 东北地区降雨仍将持续 南方高温将加强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