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伙将国粹艺术带到广西 架起中印文化交流桥梁
中新网南宁9月9日电 题:印尼小伙将国粹艺术带到广西 架起中印文化交流桥梁
作者 韦佳秀
“音乐无国界,我希望更多中国人了解甘美兰,欣赏甘美兰,让甘美兰成为印中两国艺术交流的桥梁。”近日,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的印度尼西亚籍教师仁迪(Randy Geovani Putra)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印度尼西亚语中,“甘美”(Gamel)原意为“敲击”,与字尾“兰”(an)合起来意思为“敲击乐”。在印尼,几乎每个正式的庆典都会有甘美兰。作为印尼传统的民间音乐,其历史悠久,是最能体现印尼传统音乐文化特征的存在。
2015年,仁迪来到广西,在广西师范大学攻读学科教学(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因熟悉印尼传统音乐,2018年毕业后,他成为广西艺术学院一名专门教授甘美兰课程的外籍教师,同时兼任该校甘美兰乐团首席。
近日,记者来到仁迪的课堂,课堂上不时响起一阵具有金属质感的打击乐,旋律空灵且欢快,充满异域风情。“在我们国家,几乎没有两支完全一样的甘美兰乐队。受到地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同区域的演绎风格各有特色,且每一支乐队的乐器构成也有差异。”仁迪说,他教授的甘美兰属于印尼西爪哇的甘美兰音乐流派。
为了传播甘美兰,仁迪曾带领学院的甘美兰乐团,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音乐周,赴江苏南京、湖北武汉等地进行学术交流。
在教学的过程中,仁迪萌生出将甘美兰与中国传统乐器结合演奏的想法。2021年,他将甘美兰与中国的古筝、二胡等乐器结合,改编印尼西爪哇传统歌曲《Sekar Manis》,并登上中国—东盟音乐周的舞台进行表演。
近年来,仁迪多次与学院教授、学生探讨如何将甘美兰与中国传统乐器结合。仁迪称,作为传统民间音乐,甘美兰主要靠口传心授流传下来,没有形成乐谱。
“我演奏一段甘美兰,让学生根据听到的音阶,对应到中国传统乐器的音阶,并记录成乐谱。”仁迪说,想要将两者结合,制作乐谱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两国不同乐器的音色的契合度。因此,这项工作并不简单。
受到仁迪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甘美兰,研究甘美兰。在今年的暑期交流活动中,仁迪带着一批学生,踏上印尼的土地,感受甘美兰的独特魅力。
仁迪带着学生来到印度尼西亚万隆国立艺术文化学院,与该校师生交流;参观当地博物馆,观赏印尼传统乐器;在印尼一个王宫中,敲击古老的甘美兰乐器。“听到古老的甘美兰发出的声音,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通过这个活动,我感到自己与它有了更深的连接。”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的学生杨柯说。
为了让学生更加喜爱甘美兰,仁迪的授课风格轻松且充满欢乐;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今年36岁的他跟学生们像朋友一样相处。在他看来,自己是印中两国艺术文化交流的“纽带”,希望更多学生通过他了解印尼传统艺术文化。
与此同时,仁迪也在学生们的带动下,深深爱上了广西。今年是仁迪在广西的第8年,当谈及自己的生活状态,他调侃道“早上吃桂林米粉,晚上吃螺蛳粉”。(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把吸引和利用外资政策落实落细
- “碳”路先行|专家学者山西献智献策 为煤层气产业可持续发展注智赋能
- 亚投行高级气候政策专家张星:多边合作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
- 沈阳人社晒2024年“成绩单”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 戛纳的“中国时刻”:章子怡重返,《狗阵》获奖
- 【精神的力量】“渠四代”讲述红旗渠故事:太爷爷留下了传家宝
- 升温1.5℃窗口期或将在2030年前结束
- 美媒测算拜登在美国2024年总统选举南卡罗来纳州民主党初选中胜出
- 受贿行贿一起查!医药领域掀反腐风暴
- 重遵扩容高速通车仪式举行 全线将于29日零时通车
- 海洋界微塑料专家学者共聚上海聚焦微塑料污染损害问题
- 中欧班列(西安)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暨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对接洽谈会举行
- 特朗普宣布包括联邦铁路管理局局长在内多项新提名
- 又一个全球最大!这里真的有龙
- 合作共赢 未来可期——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纵览
- 深港联筑禁毒屏障 深圳海关一年来缴获毒品1.12吨
- 云南强降雨天气“上线” 多地发布雷电暴雨预警
- 广东台山米粉:海内外台山人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
- 第六届枸杞产业博览会闭幕 签约额106.46亿元
- 青海省首个政务和公共服务手语翻译平台上线
- 热门推荐
-
- 文旅消费有望继续延续复苏势头 国内旅游市场加速回暖
- 巴库气候大会闭幕 达成2025年后气候资金目标
- 张晓晶: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要解决两大难题
- 近百名香港青年在浙江龙泉“当匠人” 深度体验剑瓷文化
- “道中华”东北亚区域研究国际会议在大连召开
- 伊朗总统:美国破坏地区安全与稳定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1克棉织500米纱线 中国百年纺企何以引领行业潮流?
- 农业银行参加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并举办“投资未来 链接世界”2024 农银投行中金资本投资并购对话活动
- 中国地震救援力量在行动——北京消防50人驰援土耳其地震灾区
- E法护未来丨一场穿越时空的营救,能否帮助遭网暴的女孩走出阴影?
- 推动妈祖文化走向世界 首届“妈祖文化与区域发展”研讨会举行
- 考古遗址如何与城市相伴?这场会议进行探索
- 西南地区至华北东北将有强降雨过程
- “卖旧换新”购房吸引力大吗
- 安徽:倡导“人人都是迎客松” 打造全国文明旅游高地
- 我国外贸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 “寡姐”怒斥ChatGPT,奥特曼致歉
- 多方发力助推中国经济稳中有进 外贸领域势头正好、前景可期
- “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亮相2025芬兰旅游展
- 遭遇踩踏,这些方法可以“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