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映本无罪 还需讲“武德”
本报记者 袁云儿
大规模点映,成为2023年电影暑期档的新现象。《孤注一掷》《八角笼中》等爆款影片,虽然票房口碑都不错,却因正式公映前靠大规模点映获得大量排片和票房引来争议。支持者认为,点映代表片方对影片质量有信心,是正常市场行为;反对者表示,点映的关键在于“点”,排片一多,就成了“面”映,有扰乱市场秩序、挤压其他影片生存空间的嫌疑。
点映早就是常规宣发手段
本周二上映的电影《孤注一掷》是目前最火的影片,截至8月9日,该片总票房已超过8亿元,有望争夺今年暑期档票房冠军。不过,《孤注一掷》和另一部影片《八角笼中》都因“大规模点映”陷入争议。
《孤注一掷》最初定档8月11日。7月28日,影片宣布8月5日、6日开启点映。8月2日,片方又宣布二轮点映,从8月7日一直持续至上映前。凭借全民关注的境外电信诈骗题材和铺天盖地的短视频营销,影片未映先火,8月5日至7日三天点映狂揽5.4亿元票房,其中8月6日单日票房达2.2亿元,刷新了中国影史点映单日票房纪录。
无独有偶,7月6日上映的王宝强执导影片《八角笼中》,从6月22日就开始点映,用共计10天的点映,让该片在映前就拿下了4.2亿元票房。
两部影片点映期间的排片有多日都突破20%,这让不少人质疑:点映排片都这么高了,这和正式上映有何区别?还有人直言,这样的点映已超出正常范畴,挤压了其他影片的生存空间,是“不讲武德”。
“法无禁止即可为。”电影发行从业者小谷认为,目前国内对点映制度并无明文规定,对所有影片都是开放的。点映作为电影市场化的产物已经存在了很多年,早就是最常规的宣发操作之一。新片正式公映前,点映能带来第一波口碑和来自影院的信任,为公映的排片占比、票房爆发奠定基础。
而对普通观众而言,点映还是上映,或许差别不大。因为曾经看过缅北诈骗团伙的新闻,又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过《孤注一掷》的预告片,观众杨扬对这部电影很感兴趣,8月6日晚,她无意中发现售票平台上该片已有大量场次,于是前往观影。后来打开豆瓣,才发现原来影片还没正式上映,豆瓣评分也没开。
不同档期影片间应留出空间
对影院方来说,大规模点映一方面增加了排片难度,另一方面打乱了整体的电影档期。“我挺反感这种行为。”北京一影院经理弓先生直言,从影院角度看,每个档期都提前定好,影院可据此安排排片、宣传等工作,大规模点映则打破了这一日常。“今年暑期档基本每周都有重点影片上映,8月4日这一周,《巨齿鲨》新片上映,《封神第一部》《热烈》的口碑正热,还有《芭比》《长安三万里》等上映多天但口碑也不错的影片要兼顾,空间已经饱和,这时候又来一个《孤注一掷》,影院就比较尴尬了。就像点菜吃饭,菜品刚刚好,您非要再上一道硬菜,只能浪费。”
“排片超过20%还能叫点映?”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彭侃认为,“片方使用点映这个概念,一是会让有些影迷有种尝鲜的感觉,从宣传角度有利于影片。二来,大部分影片点映期间豆瓣不开评分,片方在口碑舆论上风险会小一些。”
国内电影市场经过多年培育,已经形成了一些规范。在普通档期,多数电影选择周五上映,在下个周末新片来袭前拥有一周的排片优势;如果首周上座率高,第二周即便有新片加入,其排片也能有一定保证。
电影产业专家蒋勇说,不同档期上映的影片之间会留出一定空间,这是一种行业默契或规矩。在他看来,大规模点映,是打着市场行为、观众选择的名义,违反契约精神,扰乱了市场秩序,挤压了其他影片的生存空间。“本来每部影片都有自己的市场空间,凭实力和口碑吃饭,现在都在一个档期打得头破血流。这种行为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以后如果大家都去学,档期这个概念就没了,市场就会乱。”
专家呼吁对此尽早做出规范
电影市场专家、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原副会长陆遥呼吁,无论是电影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还是院线方,应该对大规模点映等现象做出规范和约束,促进中国电影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疫情前国产片都有一个默契,一般提前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定档。大家互相看一下,掂量一下自己的量级,看是同台竞技,还是分流上映。有一个比较好的排片机制,大家执行得都不错,后来受疫情影响,说提档就提档,说撤就撤。”陆遥说,长此以往,无论是哪家出品方,都会在无序竞争中受到伤害,影响整个电影行业发展。
当然,大规模点映引发的争论,从带动电影热度而言,是个好现象,至少表明,大家在关注电影。影评人井润成笑言,“前几年太冷了,都没什么人讨论电影。现在虽然有点乱,但对从业者来说,热总比冷好。”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6月1日起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向外籍人员开放
- 北京推出鼓励措施 亚洲首店最高补贴500万元
- 26家企业签约成为第八届进博会首批参展商
- “康巴人的家园”青海坎布拉:欲创青海世界地质公园“双黄蛋”
- 外媒:以色列国防军军事情报局局长哈利瓦辞职
- 卸掉“马甲”助力净网护网
- 受部分地区强降雨天气影响 7月14日重庆火车站停运列车31列
- AI成增长新动力,百度2023年净利润大涨39%至287亿元,全年业绩超预期
- 汉代药简藏现代“医生体” 创中国医学多项“之最”
- 《百年巨匠》音乐篇经典作品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 六千平方米城市森林将现身西单路口
- 印尼写作嘉年华活动在雅加达启动
- 瑞典驻伊拉克使馆遭抗议者袭击并被纵火
- (申城风景线)外籍人士“看”浦东:有梦想,是家园
- 福建厦门森林消防全力打好秋防战备“主动仗”
- 厦门新能源电池检测领域迎来突破:2亿投资打造尖端实验室
- 广西15万多株古树名木完成挂牌立碑
- 五角大楼:美防长奥斯汀因癌症术后并发症住院
- “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2023推介活动在京展现齐鲁风采
- 女士优先车厢争议再起 “男士礼让”不可胁迫强求
- 热门推荐
-
- 北京加力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 开学了,孩子们的营养餐该如何搭配?
- 重要进展+1 科研人员揭示中国灌溉用水未来变化趋势与经济影响
- 云南将建3670个工会驿站 把温暖送到户外劳动者心坎上
- 国际识局:起底莫斯科恐袭四名嫌犯 “出租车司机和理发师成了恐怖分子”
- 探访上海外滩首家泰迪熊博物馆:一藏品级泰迪熊价值超百万元
- 宁夏2023年外贸进出口超200亿元
- 俄乌局势进展:俄在莫斯科州拦截乌无人机 乌审查国内征兵腐败问题
- 航天员聂海胜、桂海潮亮相2024年航天文化艺术论坛
- 古都开封:传承豫菜文化 打造“美食之都”
- 内蒙古武川县突发山洪 失联3人均遇难
- 积极因素集聚 北向资金持续净买入
- 特朗普缴纳财务欺诈案1.75亿美元保证金
- 近观枫桥|基层调解员李彩云:用“1826”把5858份爱留住
- 第七届“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报名数量创新高 学生参赛项目过半
- 全场景出行 皓影与65万用户共赴逐光之旅
- 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推动AI国产自主产业生态发展壮大
- Z世代探寻浙江奇迹
- 南宁蝉联全国省会城市“水质冠军” 百里秀美邕江美如画
- 以军轰炸加沙一学校致上百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