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映本无罪 还需讲“武德”
本报记者 袁云儿
大规模点映,成为2023年电影暑期档的新现象。《孤注一掷》《八角笼中》等爆款影片,虽然票房口碑都不错,却因正式公映前靠大规模点映获得大量排片和票房引来争议。支持者认为,点映代表片方对影片质量有信心,是正常市场行为;反对者表示,点映的关键在于“点”,排片一多,就成了“面”映,有扰乱市场秩序、挤压其他影片生存空间的嫌疑。
点映早就是常规宣发手段
本周二上映的电影《孤注一掷》是目前最火的影片,截至8月9日,该片总票房已超过8亿元,有望争夺今年暑期档票房冠军。不过,《孤注一掷》和另一部影片《八角笼中》都因“大规模点映”陷入争议。
《孤注一掷》最初定档8月11日。7月28日,影片宣布8月5日、6日开启点映。8月2日,片方又宣布二轮点映,从8月7日一直持续至上映前。凭借全民关注的境外电信诈骗题材和铺天盖地的短视频营销,影片未映先火,8月5日至7日三天点映狂揽5.4亿元票房,其中8月6日单日票房达2.2亿元,刷新了中国影史点映单日票房纪录。
无独有偶,7月6日上映的王宝强执导影片《八角笼中》,从6月22日就开始点映,用共计10天的点映,让该片在映前就拿下了4.2亿元票房。
两部影片点映期间的排片有多日都突破20%,这让不少人质疑:点映排片都这么高了,这和正式上映有何区别?还有人直言,这样的点映已超出正常范畴,挤压了其他影片的生存空间,是“不讲武德”。
“法无禁止即可为。”电影发行从业者小谷认为,目前国内对点映制度并无明文规定,对所有影片都是开放的。点映作为电影市场化的产物已经存在了很多年,早就是最常规的宣发操作之一。新片正式公映前,点映能带来第一波口碑和来自影院的信任,为公映的排片占比、票房爆发奠定基础。
而对普通观众而言,点映还是上映,或许差别不大。因为曾经看过缅北诈骗团伙的新闻,又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过《孤注一掷》的预告片,观众杨扬对这部电影很感兴趣,8月6日晚,她无意中发现售票平台上该片已有大量场次,于是前往观影。后来打开豆瓣,才发现原来影片还没正式上映,豆瓣评分也没开。
不同档期影片间应留出空间
对影院方来说,大规模点映一方面增加了排片难度,另一方面打乱了整体的电影档期。“我挺反感这种行为。”北京一影院经理弓先生直言,从影院角度看,每个档期都提前定好,影院可据此安排排片、宣传等工作,大规模点映则打破了这一日常。“今年暑期档基本每周都有重点影片上映,8月4日这一周,《巨齿鲨》新片上映,《封神第一部》《热烈》的口碑正热,还有《芭比》《长安三万里》等上映多天但口碑也不错的影片要兼顾,空间已经饱和,这时候又来一个《孤注一掷》,影院就比较尴尬了。就像点菜吃饭,菜品刚刚好,您非要再上一道硬菜,只能浪费。”
“排片超过20%还能叫点映?”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彭侃认为,“片方使用点映这个概念,一是会让有些影迷有种尝鲜的感觉,从宣传角度有利于影片。二来,大部分影片点映期间豆瓣不开评分,片方在口碑舆论上风险会小一些。”
国内电影市场经过多年培育,已经形成了一些规范。在普通档期,多数电影选择周五上映,在下个周末新片来袭前拥有一周的排片优势;如果首周上座率高,第二周即便有新片加入,其排片也能有一定保证。
电影产业专家蒋勇说,不同档期上映的影片之间会留出一定空间,这是一种行业默契或规矩。在他看来,大规模点映,是打着市场行为、观众选择的名义,违反契约精神,扰乱了市场秩序,挤压了其他影片的生存空间。“本来每部影片都有自己的市场空间,凭实力和口碑吃饭,现在都在一个档期打得头破血流。这种行为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以后如果大家都去学,档期这个概念就没了,市场就会乱。”
专家呼吁对此尽早做出规范
电影市场专家、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原副会长陆遥呼吁,无论是电影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还是院线方,应该对大规模点映等现象做出规范和约束,促进中国电影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疫情前国产片都有一个默契,一般提前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定档。大家互相看一下,掂量一下自己的量级,看是同台竞技,还是分流上映。有一个比较好的排片机制,大家执行得都不错,后来受疫情影响,说提档就提档,说撤就撤。”陆遥说,长此以往,无论是哪家出品方,都会在无序竞争中受到伤害,影响整个电影行业发展。
当然,大规模点映引发的争论,从带动电影热度而言,是个好现象,至少表明,大家在关注电影。影评人井润成笑言,“前几年太冷了,都没什么人讨论电影。现在虽然有点乱,但对从业者来说,热总比冷好。”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报告:2023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达9849.5亿元
- 聚焦大湾区养老:300家海内外企业参展广州老博会
-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完成“合龙”
- 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 我国外贸发展“更大、更优、更强”
- 用好数字技术 推动京剧传播
- 乌干达中部一油罐车翻车爆炸已致11人死亡
- 欧洲杯带动品牌发展,海信电视德国市场增幅明显
- (乡村行·看振兴)探访“中国传统村落”堤北桥村:千年古村唱新韵
- 内蒙古首列“本地”国产商品汽车中欧班列启程
- “云南民族歌后”献唱“民歌大观” 以民谣演绎《绣荷包》
- 黄河流域6省区石窟寺“结盟” 共同守护石窟寺遗产
- elexcon2024深圳国际电子展开幕
- “全球小商品之都”中国义乌在巴西圣保罗举行推介会
- 海南岛内三大机场预计春节黄金周运送旅客创新高
- 2024年6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离世
- 四协会联合倡议住宿业减少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
- 受大雾影响 江苏多地高速公路临时封闭
- 北京石景山计划到2025年科幻产业年收入突破100亿元
- 7月以来广州南沙客运港出入境人员数量同比增长超六成
- 核心指标居前!银行业半年报交卷建行向“内”求变
- 热门推荐
-
- 中国铁路:12306新增推送候补同方向增开临时旅客列车等信息
- 聚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25次北京学学术年会召开
- 美媒:以色列正加紧推动黎以停火协议,作为给特朗普的“礼物”
- 马来西亚两儿童疑似中暑死亡 官方呼吁民众减少户外活动
- 清华北大暑期开放 吸引游客“打卡”
- 国家能源局:提升能源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
- 武汉加强网约房管理 今年已“网”住逃犯173人
- 日本东京突发火灾已蔓延至6栋住宅 或有人被困
- 蒋璐霞:不能什么戏都接 否则是对观众不负责
- 打拐,“买卖同罪”可行吗?
- 甘肃酒泉:“飞天故里”三产持续发力
- 中国智能投影如何继续拓展海外市场?
- 贵州黔西南州 聚焦资源、客源、服务 推进农文体旅融合发展
- AI“唤醒”山西永乐宫 一级文物合璧讲述历史风云
- 闽北小学生与专家共同救助二级野生动物斑头鸺鹠
- 恭王府、故宫首次联合办展 推出“清代宫中少年生活文物展”
- 2024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在山东青岛启幕
- 以色列将按停火换俘协议释放737人
- 第七届“贵州大曲·记忆里的味道”全国征文大赛正式启动
- 政协委员助力“银发族”乐享“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