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一部》如何九年磨一剑
耗时9年的筹备和创作,乌尔善执导的神话史诗电影《封神三部曲》开篇之作《封神第一部》7月20日上映。将宏伟博大的封神故事拍成电影,难度显而易见,导演乌尔善表示,自己非常喜欢挑战。
首部三连拍模式作品
从2014年起,乌尔善与编剧团队就开始了剧本创作,经过大量的研究与讨论,并邀请到人类学家、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历史小说作家等各专业领域精英参与剧本策划会,近五年间修改打磨了十多稿剧本。最终选择将封神故事改编拍摄成一个三部曲的神话史诗电影,乌尔善表示,选择以“三部曲”这一经典叙事形式进行改编,是在分析了原著的框架结构和叙事特色之后确定的方案,希望以此呈现这部鸿篇巨制神话的精粹。
在创作上,《封神三部曲》采用了单部独立成片、三部构成完整故事的叙事结构。该系列也成为了华语电影史上首部采取三部连拍模式创作的作品。
先后近万人参与筹备
乌尔善说:“建组筹备两年时间,拍摄周期达18个月,共有438个拍摄日,整个工作量是空前的。一部电影的创作离不开幕后的工作人员,我们有8000位筹备及拍摄期在组人员,还有1565位后期制作人员。”
据介绍,《封神三部曲》在视效方面有两个特点:工作量超级庞大和工作难度非常高。仅《封神第一部》的视效镜头就超过1700个,视效工作从筹备到完成需要花费近四年时间。
《封神第一部》在视效上的一个创新,就是通过动画预览把故事剧情用镜头语言视觉化。这种方式在《封神三部曲》中被大量使用,其中《封神第一部》的动画预览就做了125分钟。在乌尔善看来,动画预览对于神话史诗类型是必需的:“它给各个制作部门提供了一个目标。”
年轻演员半年变“战士”
《封神》剧组从全球海选的15000人中甄选出1400余人,再由乌尔善亲自面试,最终选出20多位年轻演员进入封神演艺训练营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训。
训练营以“礼、乐、射、御、书、数”的“君子六艺”为基础,开设表演、武术、马术、弓箭、鼓乐、中国文化史、塑身、影片赏析等课程,并辅以科学的营养配餐,高效塑造演员强健的体魄和符合古代战士身材的肌肉线条。
扮演姬发的于适并非科班演员,参加《封神三部曲》的训练和拍摄,正是于适作为演员的起点。在剧组中,他接受了表演、马术、动作、礼仪、鼓乐、文化史等方面的综合培训,姬发骑马脱缰回身射箭、众质子纵马跨越火墙的酷炫镜头,均为自己上阵完成拍摄。
乌尔善表示:“所有高难度的马术动作都是演员本人完成的,他们从零基础开始训练6个月,能完成这么复杂的表演,非常了不起。”
姜子牙不再是核心主角
《封神第一部》对原著进行了诸多改编,其中就包括封神榜、天下共主和姜子牙的创新设定。
乌尔善介绍,他与编剧团队将封神榜设定为女娲留下的宝物,善恶阵营出于不同目的都想得到它,但唯有真正心系苍生的天下共主才能开启使用它。
此次改编,姜子牙不仅接到“寻找天下共主”的寻人任务,同时也迎来人物的创新设定——他因为接触封神榜而法力全失。编剧冉平表示,电影《封神第一部》里,每个人都面临着选择,所有选择都要付出代价。
而且,影片不再以姜子牙为核心去讲武王伐纣的故事,而是把年轻时期作为人质的“周武王”姬发推至当下观众面前。
妲己更添狐狸动物感
《封神第一部》中,乌尔善与主创团队在保留核心要素的基础上,给予狐妖妲己融合动物性的创新设定,让其某些举止更像狐狸,最基本的行为动机是出于动物的生存本能。
美术指导/人物造型指导叶锦添表示,妲己在造型上有着“对于我们中国女妖的一种想象”。为此,造型团队用了很大胆的色彩和很大胆的剪裁,突出妲己的妖气,同时也展现她动物式的野性和纯真。此外,妲己轻舔殷寿伤口的举动、类似狐狸舔爪的舞蹈动作,皆可见其身上保留了小动物的习性。在乌尔善的指点下,妲己的饰演者娜然花了超过6个月时间研究狐狸的生活视频,模仿狐狸的肢体语言。
以古画为基础打造仙境
主创团队走访山西、陕西、河南等封神故事相关的博物馆和历史遗迹后,元代永乐宫壁画启发了主创团队的创作灵感。叶锦添表示:“(永乐宫壁画)有仙气,有写实,有细节,也有美术的经典”,非常适合《封神三部曲》。最终,乌尔善和概念设计及美术团队融合元明道教水陆画、商周青铜器元素和宋人山水的美学风格,作为贯穿整个《封神三部曲》的视觉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人界、妖界、仙界三个美学系统。
在乌尔善看来,朝歌城代表权力与欲望,西岐代表人类世界理想的美好家园,昆仑仙境的定位则是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在经过早期各种版本的视觉开发之后,乌尔善与美术团队以宋代王希孟的青绿山水大成之作《千里江山图》为视觉基础打造昆仑仙境的全貌。据介绍,仅昆仑仙境,从研发到执行制作跨越了三四年时间。
《封神第一部》讲的是商王殷寿暴虐无道,西伯侯之子姬发觉醒;《封神第二部》讲殷商大兵压境,姬发保卫西岐家园;《封神第三部》讲武王伐纣,人仙妖大战,封神天下。
文/本报记者 肖扬(来源:北京青年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衔接”:毕业就进企,进企即上岗
- 广东防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 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2.8% 低于市场预期
- 美股收高:道指涨0.53%,航空股普涨
- 重庆原创魔术《天女散花》摘得中国杂技“金菊奖”
- 中新真探:打氨基酸营养针有助于考试发挥吗?
- 峨眉武术、非遗蜀绣、川剧……刘宇成都巡演国风元素多
- 常泰长江大桥将在5月底实现全桥合龙
- 江苏宜兴发生持刀伤人案 致8死17伤
- 大雾黄色预警中 北京多条高速部分路段封闭
- 朝阳少侠:美国炸“北溪”,炸开了五大帝国黑幕
- 报告:中国对海洋新兴产业的投入持续加大
- 命案嫌犯潜逃31年被重庆警方抓获
- 郑州推出近5万套“团购房”
- 创新药在华获批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成人患者治疗有新希望
- 贵州易地搬迁劳动力就业96.38万人
- 河北首次开展超高压输电线路“无人机+机器人”带电作业
- 匈牙利外长:中国倡导共同发展促进持久和平意义重大
- 丽江建成云南首座加氢站 打造“绿氢”城市新名片
- 浙江听障小伙:有形的剪纸“演绎”无声的世界
- 热门推荐
-
- 美国13岁少年通关原版俄罗斯方块 美媒:此前只有AI做到过
- 青海开通客运航线“腹舱带货”一体化出口业务
- “电商经济”赋能湖南东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广西在建最大跨径斜拉桥——平南特大桥主桥合龙
- 美国内华达发生5.5级地震
-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1·07”地震后第一个新生命顺利降生
- 研究显示厄尔尼诺持续或致全球多地平均温度破纪录
- 绿博会探馆:绿色食品架起“美美与共”合作连心桥
- 韩警方累计抓获59名“杀人预告”发帖者 防身用品销量飙升
- 周怀民捐赠四十周年纪念展在无锡博物院开幕
- 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仍低迷
- 美媒:哈里斯卸任前将访问新加坡、巴林和德国
- (走进中国乡村)小秦岭人的“三笔账”
- 英媒:英国首相苏纳克将在当地时间周五清晨宣布辞职
- 汇丰控股首季收入同比增3%
- 我国外贸开局有力、起势良好 有望延续稳定增长势头
- 广东今夜起气温逐日下降 过程最大降幅达9℃
- 商务部:中国外贸运行总体平稳 近几个月稳中有进态势进一步显现
- “五一”小县城旅游流量增幅跑赢大都市
- 向海泉州丨中新网评:千年多元古城,融通古今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