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美术一定要从学素描开始吗
【学术争鸣】
经常有一些家长问我这样的问题:老师,孩子想学画画,你们有素描班吗?而她的孩子刚刚6岁。素描是大多数美术专业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又有美术考级的市场引导,让家长产生了这样的认识——学美术必须从学素描开始。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素描学习?素描学习是否越早越好?学美术一定要学素描吗?
让我们先从什么是素描谈起。
素描一般是指用铅笔、钢笔、毛笔、炭笔等作为工具,以单色的形式在平面上刻画图像的绘画。严格地说,素描并无固定的形式,题材也无限制,有人物、静物、风景等。素描原是学院训练写实绘画基本功的手段,或作为绘画创作的稿本,后来才逐渐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素描不等于绘画,绘画也不等于艺术。素描也不仅仅指那种写实风格素描,它的绘画形式可以很多元化,举凡写实、写意、抽象、具象、漫画、油画、铅笔、炭笔、水彩、科技艺术、数字生成等颜色相对单一的作品都可以叫作素描。
素描不是美术和美术教育的全部,只是一个绘画的门类,而绘画又只是造型艺术的一个门类。近代的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比如凡·高、雷诺阿等,写实素描的作品并不多,但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不起的艺术家。在西方艺术进入现当代语境后,从未学习过素描、不会画画的艺术家也大有人在。行为艺术、互动装置、摄影、电影、数字生成艺术等等,并不都需要完全通过素描学习来获得造型基础能力。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需要素描功底,不学习素描也不会影响你对艺术的理解和创作。
中国古代所有伟大艺术家,没有一人学过素描,同样造就了伟大的中国艺术。西方和中国的绘画,最大的不同是西方重视写实,中国重视写意,中国画传统的白描、双钩也是造型基础训练。中国画的写生讲“应物象形”“骨法用笔”“随类赋彩”,最终达到“以形写神”。张彦远在《画论六法》中说:“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就是指用有力量的准确线条造型。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篇》中也讲道:“笔乃作画之骨干也。骨具则筋络可联,骨立则血肉可附,骨之不植而遽相尚以文饰,亦犹施丹艧于粪土,外华而内腐;缀秾华于枯朽,暂艳而旋凋。”又说:“……即笔以求墨,则法有所归而头头是道,离笔以求墨,则骨之不植而靡靡成风。”可见,传统中国画的造型更强调“笔力”“骨法”“笔墨”,也讲求训练绘画的基本功,只不过不是用西方的素描方法,最终是要达到写物之生意、以形写神的境界。
当然,素描作为具象绘画中的造型基本功,可以训练人们对造型观察的敏锐度。具体说来,在学习素描的过程中能体会空间关系的变换,了解形式美的规律,追求构图的美感,掌握科学的透视原理与精准的造型能力,以及运用明暗调子表达物体不同的质感、量感等等,这些对于全面提升视觉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它并不是唯一重要的。
那么,学美术要从素描学起吗?我认为,少儿过早地学习素描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有害。
素描的基本要素需要心智达到一定程度的成长方能理解,比如: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圆的透视,明暗关系、三大面五调子等,这些概念超出了12岁以下儿童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尤其是10岁以前的孩子,由于语言的自我表达能力还不完善,出于与外界强烈的沟通欲望,他们会本能地将心中所想和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画出来与人交流。如果这时加强素描训练,就会强化他们的概括能力而丧失感知生活和自我表达的敏感性。美国艺术教育专家霍德华·加德纳认为,过早地培养儿童的概括能力容易让他们养成概念化的习惯而变得死板。
目前大量学校和机构的素描教学内容主要是写实素描,它的目的是培养高度概括、观察模仿、写实刻画的能力。在素描写生中如果只会机械地描摹范画、抄袭明暗,就容易养成概念化的毛病。如果不理解,只是用铅笔机械地去描摹那些干巴巴的圆柱、方体、石膏像,孩子很难体会到绘画的乐趣和成功的快感。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事物的认识、表达、心理反应不同,单一色调、相对枯燥的素描创作,违背了儿童的天性。用不了多久,原本喜爱画画的兴趣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不仅会让孩子丧失学习艺术的兴趣,而且容易让他们产生挫败感,压抑其性格发展,不利于培养自信心与成就感。
12岁以前的儿童美术教育重点应该是激发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认知力、动手能力、专注力等。通过正确的引导,激发孩子对艺术的兴趣与自信,并得到精细动作能力的锻炼。孩子应该在更丰富广阔的语境中了解艺术,感受艺术,提升全面艺术认知和艺术修养,丰富视觉经验。儿童的艺术学习绝对不是将“把形态画准确”作为学习目标。
对于孩子而言,绘画创作本身是制造快乐的过程,好的艺术教育应该引导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全面的审美素养,而审美意识、想象力、创造力并不需要写实素描作为基础。因为除了素描外,色彩搭配、构图能力、线描造型、创意思维都是美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单独强调写实素描基础训练是很片面的,也达不到美术开发心智的作用。
画画是儿童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孩子画什么、怎么画都该由他们自己决定。好的老师会引导帮助他们观察、思考、想象,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绘画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绘画基础教学。目前,全球顶级艺术院校招生是申请制,需要提交反映学生思维方式、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作品集和个人陈述、论文等。这种模式更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自主学习能力、调研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解决困难的能力等,画得像不像早已不再是检测艺术能力的唯一标准。更多院校普遍更加重视想法和创造力,对动手能力的要求也不局限在绘画技能,而是全方位的综合能力,如设计、编程、焊接、建模、媒体等。不仅如此,近年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的本硕博研究生的招生也都更加重视对人才的全面素养和创造力、综合能力的考察。
古人说:“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艺术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是思想的教育,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切不可舍本逐末,重技轻道。因此,我们要改变少儿美术学习中对素描功利化及片面化的认识,让孩子们在美的教育中健康成长。
(作者:郑勤砚,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来源: 光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前三季度规上轻工企业实现利润超万亿元
- 今日北京最高温26℃午后南风较大 傍晚西部北部或有雷雨光顾
- 台风“摩羯”致越南多地发生次生灾害 遇难和失踪者逾百人
- 特朗普被裁定性侵指控成立 被判赔偿美国女作家500万美元
- 巴西首报家禽感染禽流感 日本叫停自巴西进口部分肉禽
- 俞岚:实现绿色转型,绿色金融不应是装饰品
- 不吃早餐或削弱免疫系统功能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 《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 借毒品搞乱别国,结果美国害了自己
- “鱼和熊掌”兼得!中国科学家全球率先研发弹性铁电材料填补空白
- 岳飞诞辰921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杭州启幕
- 达沃斯论坛进入第三天 嘉宾在会场外发现了更多惊喜
- 第十一届中国边疆学论坛在京开幕
- 一场滇缅战场故事会为何吸引众多云南导游集体聆听?
- 贵州铜仁追“新”逐“绿”正当时
- 中国网络作家杨汉亮伦敦办文学研讨会
- 三月荧屏继续“烧脑” 《他是谁》《归路》《回响》等新剧开播
- 赏花不远游 更多新“姿势”
- 援柬埔寨中国中医医疗队赴暹粒吴哥国际机场义诊
- 商务印书馆成立126周年之际正式开放历史陈列馆
- 热门推荐
-
- 暑期热度攀升 哈尔滨机场单月客流量创同期历史新高
- 工业品需求恢复 9月份中国PPI同比降幅持续收窄
- ChatGPT创始人出席国会听证会 呼吁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监管
- 2023(第五届)健康建筑大会在京顺利召开
- 全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已“牵线”1963个项目
- 2023年卡布尔电影节中国日活动举行
- 企业绿色发展,降碳提效两手抓
- 沙特延续减产石油措施
- 新疆新星市发生4.6级地震 震源深度12千米
- 图解|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
-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 中国汽车品牌海外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视点)
- 中国—东盟经贸中心APEC商务旅行卡咨询服务点揭牌
- 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将成立世界数字教育联盟
- 新款特斯拉全球交付 1200辆焕新版model3从上海南港码头出口
- 菲仕兰发布2023年财报 中国业务四连增
- 青海规范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 “机密文件门”后,美媒聚焦华盛顿政治圈“权力夫妇”
- 第三届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颁奖典礼在辽宁辽阳举行
- 安徽局部有暴雨 部分地区山洪灾害可能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