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留学生诗词“打擂” 领略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中新网南宁6月18日电(黄艳梅 陈沿佑)“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积淀的表现,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我越读越有味道,越读越有兴趣。”广西民族大学越南籍留学生黄氏庆玲17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当天,以“品味诗词之美、传承千古文明”为主题的第二届广西留学生中国诗词大赛在广西南宁市举行。作为参赛选手的黄氏庆玲,与队友团结协作获得了一等奖。
本次大赛由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承办。参赛队伍来自广西11所院校,每支队伍由3名外籍留学生组成,留学生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赤道几内亚等国家。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比赛设两个答题环节,第一环节为诗词文化知识速答,题型为单项选择题;第二环节为诗词文化知识问答套题,每套题含单项选择题、判断题、背诵题三种题型。经过角逐,广西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参赛队获得一等奖。
黄氏庆玲来自越南广宁省,是广西民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中国古诗词记录着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观察与思考,要想深入理解古诗词,必须对历史和文化有所了解。中国古诗词是探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每学习一首古诗词,我都会有新发现和新收获。”黄氏庆玲说。
来自赤道几内亚的参赛选手华金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是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物流工程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我喜欢中国文化,对中国古诗词很感兴趣,最喜欢唐诗《凉州词》。透过这些古诗词,我仿佛能穿越时光,感受作者当时的心境。”他说。
“参加本次比赛丰富了我的学识,收获特别大。”广西大学马来西亚籍留学生王思营与队友身着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参加当天的比赛。“我从初中开始接触中国古诗词,刚开始学习是很有难度的,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反复诵读,理解了诗词背后的意蕴,才能品味到中国古诗词之美。”王思营说。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周艳鲜称,来华留学生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学习者、见证者、传播者,学习中国诗词是来华留学生学习、体验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凝聚来华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力量,有助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覃成强表示,举办本次比赛,旨在以诗词为媒,为留学生提供一个感知中国的平台。他希望留学生们感受汉语的风韵和诗词的魅力,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将更多的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焦点访谈:“古都之脊” 时代之韵
- 台胞:冀望学到大陆乒乓球运动员培养模式精髓
- 从古典诗词入手解析中国文化之美 王力系列丛书推出上新
- 国庆假期各地“花式”迎客 这些宝藏打卡地藏不住了
- 中新健康 |100余名医疗专家汇聚重庆 促肝癌治疗走进“微创时代”
- 2022年“盛世壁藏——唐代壁画文化特展·二部曲”首展在台北开幕
- 87版《红楼梦》主创人员齐聚河北正定 与“红迷”回忆“荣国府记忆”
- 中外学者阐释河西多文种文献:从“他者”视角呈现多民族融合
- “神仙打架”的春节档 8部电影你PICK哪一部?
- 成都发现清代宝川局遗址 出土文物已启动实验室冶金研究
- 今日珠江潮位预计仍超警戒线
- 哈萨克斯坦外交部就巴以局势表示关切
- 菲律宾第三季度农产品贸易额同比下降12%
- 福暖中国|山西忻州古城:璀璨灯火下的“电力哨兵”
- 阳了之后 三类食物少吃、四类食物要多吃!
- “八八战略”20年特写:龙湾何以蝶变
-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多措保护让长城“延年益寿”
- 韩国宣布最新对朝制裁名单 称为应对朝鲜发射洲际导弹
- 四川德阳警方打掉多个三星堆倒票犯罪团伙
- 黄埔海关年内监管跨境电商出口清单超15亿票 同比增1.3倍
- 热门推荐
-
- 日本本州岛发生6.0级地震 震源深度70千米
- 倾情守护“少年的你”
- 雷暴天气袭击澳大利亚新州致1死4伤
- 国家药监局:加快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研发上市速度
- 吉林延边民族村以文塑旅开辟新的富裕路
- “鼻内口罩”有望加固抵御病毒防线
- “海伦妮”“米尔顿”接踵而至,美国政府疲于应对
- 长三角铁路全力应对台风“普拉桑”
- “百年菜乡”广西贺州蔬菜进港又出海
- 在闽创业台青:走融合路 成就共赢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宁波:提升长江万吨船舶航力 打通黄金水道发展瓶颈
- (“厦门实践”调研行)昔日“烂潮滩”今朝“浪漫线” 厦门环东滨海焕发新活力
- 210件卢森堡文物抵河南备展 高卢罗马骑士面甲将亮相
- 别了,雄黄烧酒过端午
- 浴“雪”鏖战 浙江各地迎战雨雪冰冻全力保畅通
- 2023年中国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
- 中国财长:政府还有较大举债空间
- 涉“世越号”公文造假案 韩国前青瓦台秘书室长终审被判无罪
- 传唱千年的侗族大歌“出山”又“出海”
- 英国终身监禁囚犯被禁止在狱中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