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博物馆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中新社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 李韵涵 韩宏 胡健)6月10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多地博物馆举办相关活动。
“江西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名录当天公布,分别为大洋洲商代墓文物精品(伏鸟双尾青铜虎、双面神人青铜面具、鹿耳四足青铜甗、活环屈蹲玉羽人)、海昏侯刘贺墓文物精品(青铜雁鱼灯、青铜编钟、刘贺玉印、孔子徒人图漆衣镜、《论语》竹简)、南宋持罗盘立人陶俑、元代青花釉里红楼阁式瓷谷仓、元代“阳平治都功印”铭玉印、元代青花带盖瓷梅瓶、清代个山小像图轴、清代洋红地洋彩万国来朝图瓷尊、井冈山八角楼的油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外宣言》布告。
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是存世最大的先秦时期青铜虎,有“虎王”之誉,造型栩栩如生,纹饰繁缛富丽,是商代青铜艺术的辉煌之作,长江中游商代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刘贺玉印是墓主为汉废帝刘贺的关键实证,该印为和田白玉、螭纽,属汉代玉印之精品。清代洋红地洋彩万国来朝图瓷尊,记录了乾隆时期外国使节前来中国的历史,是古代中国盛世景象及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实证。
辽宁省博物馆当日开展“光影有声——走进皮影的世界”展览,展出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辽宁皮影和陕西皮影。
其中,辽宁省博物馆馆藏皮影作品372件,以时间为线索,分为“镂雕百态”和“影韵千秋”两个单元。“镂雕百态”单元以该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征集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辽宁皮影和陕西皮影为主,包括头茬、影身、布景道具、影卷等。据策展人介绍,这些皮影作品造型古朴、刻工精细、人物俊美,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影韵千秋”单元以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复州皮影戏、盖州皮影戏、凌源皮影戏、岫岩皮影戏、锦州皮影戏中的传统剧目、新编创新剧目为主,还展出了来自辽宁省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珍贵手工皮影雕刻作品、雕刻工具,以及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的民间影戏班的影人和影箱等。
辽宁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展览打造了一个可观、可玩、可听、可游的互动空间,让人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山西省文物局推出的“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当日在运城上线试运行,将为民众提供查询、浏览、检索、导览、鉴赏、互动等一站式服务。大型文物丛书《山西文物大系·青铜器卷》举行首发式。
2020年初,山西省文物局和山西出版集团共同策划启动《山西文物大系》大型出版工程,力图为山西文明留下一座“纸上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共规划山西青铜器、古建筑、石窟寺等12个系列项目。
《山西出土青铜器全集·闻喜酒务头卷》作为项目先期成果率先发布,全方位展现了酒务头出土青铜器全貌。《山西文物大系》其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当日在沈阳故宫,“城韵——杨子江沈阳老建筑水彩画展”展出,40余幅画作描绘出沈阳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沧桑与变迁。
沈阳市民杨子江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是沈阳最早的文保志愿者之一,十分关注沈阳古代及近代建筑的变迁。他搜集了上千张老建筑资料图片,其本人拍摄了上万张照片,创作出100余幅关于沈阳老建筑的绘画作品。近年来,杨子江还创作了大量以沈阳故宫为题材的水彩画,将沈阳故宫以历史画卷的形式从精微局部到宏大全景全方位地展现出来。(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今年将提升17座重点桥系桥下空间
- 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专精特新
- 迎接大运会!打卡成都双年展 品味巴蜀艺术盛宴
- 第14届“中华之夜”亮相纽约美职棒球场
- 价格大跳水!免费接种要来了吗?
- 纳斯鲁拉遭袭身亡震动中东 以总理首度发声:军事行动不会停
- 全方位描摹“最美逆行者” 《他从火光中走来》研讨会举办
- 专访北美精算师协会国际部董事总经理Andrew Peterson:中国市场对国外保险公司非常具有吸引力
- 2023年菲律宾政府借款达2.19万亿比索
- 近600件文物首次亮相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试运行
- 卫星图像显示六成加沙农田因以军袭击遭破坏或被摧毁
- 巧借文创传承非遗 中国年轻人乐享“国潮生活”
- 中国画里说夏至 读懂二十四节气便是读懂中国智慧
- 全国首个融资租赁绿色评价机制在天津东疆综保区出台
- “哑手机”在孟加拉国“Z世代”中复苏
- (走进中国乡村)贵州郎德上寨:乡村旅游助百年苗寨焕生机
-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兰州榆中山沟沟里开“金花” 万亩黄芪铺丰收致富路
- 建核电站的钱,这两国同意用人民币付!
- 兰州牛肉拉面:一面融九省,一技贯东西
- 热门推荐
-
- 中国最大海上油田累产原油突破5亿吨
- 中国首个Sora级视频大模型Vidu发布
- 数万名建设者奋战一线 “国庆”假期浙江高速项目建设忙
- 文化综艺永远在创新
- 高端难进 本土美妆品牌跨界谋变
- 春日踏青“帐篷春游”悄然流行 “成年人的过家家”带火露营装备
- 丝路规划研究中心艺术发展智库在京揭牌成立
- 2023年四川高速公路网车流量达9.3亿辆次 减免通行费70.9亿元
- 邮储银行再度入选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案例
- 甘肃庆阳:电力通信“花木兰” 又美又飒
- 武汉中法音乐会以“乐”为媒架起两国交流桥梁
- 海南春运严打租车漫天涨价
- 数智赋能纪念馆高质量发展协同平台在沪发布
- 哈马斯提出三阶段停火计划 以色列总理表示拒绝
- 一个玩笑释放“英雄”
- 一货运列车在美国明尼苏达州脱轨燃烧超过14小时,八百人被疏散
- 中新真探:天冷了骨头会变脆吗?
- 男子爬上行李架躺卧自拍?南铁南昌客运段通报
- 人艺跨年大戏公布,“茅奖”作品《张居正》首改话剧
- 云南茶走进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