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爱演唱会“回忆杀”
心理学研究认为,音乐是常见的三大触发怀旧的因素之一。戴着“歌迷”的面具,社恐也敢放声歌唱。“去个体化”的氛围散去之后,大家重新拾起自己的身份,回到现实生活中去。
——————————
最近几天,朋友圈里在北京的朋友们“疯了”,不是发在鸟巢里拍的“好好好想见到你”,感慨“爷青回”;就是发在鸟巢外也能感受到的内场震感,顺便叹息一波“你们都是怎么抢到票的”。不在北京的朋友们也没闲着,演唱会期间,很多人都在转发五月天的老歌,并借此写下自己年少时的记忆。
今年对歌迷朋友们来说,简直是黄金时代。五月天之前,周杰伦在香港的演唱会,同样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没买到票、在场外听个热闹的大有人在;还有李荣浩、华晨宇、毛不易……无论哪一场,都能勾起一波“回忆杀”。
演唱会到底有什么魔力,让我们如此着迷?
喜欢听演唱会,主打一个氛围
葛瑞是一家国际贸易公司的员工,下班后有时会去兼职脱口秀演员;周周是实验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入学后就几乎和“周末”无缘,疫情期间还差点弄丢了为数不多的“年假”;小张是中学体育老师,每天穿着同样款式的运动服运动鞋、戴着同样款式的遮阳帽,从早到晚。看上去毫无交集的她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五月天的歌迷。
5月底的鸟巢,3个素昧平生的人挨在了一起。原本略显尴尬的氛围,在3人一起“放弃规则/放纵去爱/放肆自己/放空未来”时消失殆尽,她们一起听歌、鼓掌、跟唱、尖叫、挥舞荧光棒、拍照和录像……在这几个小时里,3个人感觉彼此之间简直成了灵魂之交。
这就是演唱会氛围的奇妙作用,场馆好像建起了一道与现实生活的围墙,无论在墙外时你是CEO还是打工人,是“社畜”还是学生,在这个场内,大家平时的个人身份都不再重要,群体的特征“淹没”了个性,大家都只是歌迷,世界只有音乐,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享受。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去个体化”,戴着“歌迷”的面具,社恐也敢放声歌唱。
而在演唱会结束、观众陆续散场时,3个人也感受到了同样的“不真实感”——葛瑞打车排到了一百多号,微信里有3个同事或领导的未读消息;周周本来以为肯定能赶上宿舍门禁,但流连拍照修图让她坐过了站,今晚可能要登记晚归和明天要给导师汇报进展都让她感到焦虑;小张的嗓子比连上了四节课还哑,但想到明天真的要连上四节,她宁愿在鸟巢里再唱四小时。“去个体化”的氛围散去之后,她们重新拾起自己的身份,回到现实生活中去。
听到自传歌曲,想起年少回忆
演唱会除了能创造出超出日常的仪式氛围,还能来一波“回忆杀”,让人沉浸在少年时的回忆里,也就是让人“怀旧”。怀旧是一种对过去苦乐参半的渴望,既可能有向往过去无忧无虑、羡慕儿时简单生活等积极情感体验,也可能有对过去失败、孤单、不如意等感到苦涩的消极情感体验。不过整体上,怀旧时的积极情绪会更多一些。
心理学研究认为,音乐是常见的三大触发怀旧的因素之一。瑞士的一项研究,就直接在音乐节上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参与者听到音乐时产生的情感中,“怀旧”就是最常见的之一。而且,不同时期的音乐引起的怀旧程度也不同,对90后来说,听《告白气球》肯定没有《晴天》引起的怀旧情绪多,《玫瑰花的葬礼》也比《三尺》更能勾起回忆。
为什么这些音乐会让人怀旧呢?英国杜伦大学的心理学家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虽然我们在音乐里听的是歌手的故事,想起的却是我们自己的故事,也就是说,音乐触发了我们的自传体记忆。比如,听《盛夏光年》时,我们可能会想到把它作为班歌,和中小学同学们一起合唱的场景,想到排练时一起做的傻事趣事;听《晴天》时,我们可能会想到KTV刚流行时,和朋友们一起边唱周杰伦边非主流自拍的周末下午;听《玫瑰花的葬礼》时,我们可能会想到青春里暗自喜欢一个人却无法如愿时,独自感到失落的时刻,听的也是这首歌……我们当年做的这些事、听到的这些音乐、当时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共同存放在我们的记忆中,而再次听到其中的音乐时,就像勾起了其中一个线索,让这些内容都重新浮现在我们眼前。
经常积极怀旧,建构生命意义
我们知道了演唱会能带来“回忆杀”,但这样的“回忆杀”为什么让我们着迷呢?当然是因为,怀旧有很多积极的作用。
怀旧可以抵御消极情绪,提升自我评价。消极情绪也常常会触发怀旧情绪,而在回忆过去时,我们想起的多数是积极的事,比如自己那些曾经做成功的事、被其他人赞扬和羡慕的时刻,即便是失败丢脸的场景,也可能会加上厚厚的美化滤镜。这些积极的回忆毫无疑问能安慰到此刻消极的自己,让自己重新确认“我还是我”“我以前做成功过,现在、未来还是能成功的”,让自己感受到更多的生命意义感。
怀旧还可以创造联结感,促进亲社会行为。当一个人下班回到只有自己的出租屋,想找人分享日常却不得时,孤独就可能会开始触发怀旧,让人回忆以前和朋友们一起唱歌听歌的日子,而这种回忆能带给我们联结感,仿佛朋友们仍然在我们身边一般。这种感受还会进一步促进我们的亲社会行为,让我们更愿意去帮助别人,创造更多更真实的人际联结。和伴侣一起怀旧,还可以让两个人更亲密、对关系更满意,也更愿意投入承诺。
所以,去听演唱会、去怀旧、去回忆我们过去的快乐和美好吧。只是也别忘了,怀旧更重要的作用是,更好地生活在现在、更好地创造未来。
殷锦绣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庆黄金周首日高原铁路迎历史高峰客流破纪录
-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这三名科学家获奖
- 央行:促进物价低位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
- 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湖北):台企追“新”增资扩产
- 我国首个区块链技术领域国家标准发布
- 法国议会表决通过预算“特别法”避免政府停摆
- 严州古城今何在?“千鹤一线红”助农闯出共富路
- 上半年用电量增加 彰显经济复苏活力
- 青海黄河源头玛多多措施持续拓宽增收渠道
- 审丑视频成流量密码,我们该如何向美而行
- 恭王府博物馆与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共同举办明代御窑出土瓷器特展
- 哈尔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航线正式开通
- 渔船回港、人员上岸……各地提前防御应对台风“格美”
- 美候任国家安全顾问:特朗普和普京的会面“正在准备中”
- 年节市场购销两旺 百姓“购物车”满满“烟火气”
- 货拉拉上线违禁品自动识别,多举措优化平台司机从业环境
- “江北水城”聊城变“宝藏”文旅资源为城市发展新动力
- 500多家企业和机构汇聚湖南抢抓制造业转型升级机遇
- 西宁-呼和浩特-大连航线开通
- 甬舟铁路富翅门公铁两用大桥开工建设
- 热门推荐
-
- 第十五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香港赛区决赛举行 冀照亮少年家国情怀
- 众多外企加大在华研发投入 抓住数字化转型发展“新高地”
- 玛纳斯:从马背上到电脑前,我们如何守护千年后的你?
- 让“洱海经验”走得更远 生态纪实文学作品《海菜花开——洱海边的重托与守望》在沪首发
- 小岛康誉向新疆捐赠68幅书画作品
- 青海绿色电网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 终审败诉!武汉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被判侵犯爱尔眼科医院名誉权
- 上海遇雷电暴雨局地冰雹 气象部门指冷暖强对流所致
- 美国多地将举办集会反对枪支暴力 美大学称高凶杀率令学生害怕未来
- 土耳其发现约7000年前动物图案印章
- 海南发布台风二级预警:5日夜间起将有剧烈风雨天气
- 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风暴潮橙色警报
- 山西探索多元养老路径 破解医养结合服务供给难题
- 台风“格美”逐渐远离 福建宁德结束主城区“三停一休”
- 法国议会两院议员组成联合委员会审议移民法草案
- 福特斯克金属集团执行董事长安德鲁·福瑞斯特:人工智能问题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 新兴产业进取态势强劲、竞争力增强 中国经济呈现蓬勃“精气神”
- 电力大数据“透视”新疆“五一”火热旅游市场
- 浙江文旅观察: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施光南?
- 饶宗颐作品集珍专场拍品全部成交 3件拍品超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