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湖北):台企追“新”增资扩产
中新网武汉7月5日电 (记者 马芙蓉)第十八届海峡两岸媒体荆楚行联合采访活动7月1日至8日在湖北举行。连日来,记者随团探访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湖北)发现,不少台企正追逐新兴产业增资扩产,推动转型升级。
位于黄石产业园的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最初生产传统印刷电路板(PCB)。2021年4月,瞄准新能源汽车风口,决定加大汽车用板生产规模,启建新厂房。新厂房于2022年6月投用,并陆续完成自动化生产线、汽车板PCB认证等升级改造。该公司厂区总经理蔡宗龙介绍说,2023年完成产值26亿元人民币,其中新能源汽车、可穿戴智能设备用板产值占近50%。
“大陆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转型升级既是顺应行业趋势,也是在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黄石沪士电子有限公司行政处长高剑辉介绍说,该企业近期也在升级产线,扩大产能,为人工智能及算力领域企业提供PCB产品。
台达于2006年在武汉设立研发中心。2023年12月,其位于武汉产业园的新大楼投用。新研发中心面积较之前扩增近5倍,重点聚焦数据中心、5G通信设备、电动车充电及车联网、新能源及智能微电网、工业物联及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研发创新,研发方向和内容较之前变化巨大。
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湖北)于2018年7月获批设立,是大陆中部首家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下设武汉、黄石、仙桃三个产业园。合作区以制造业为重点,打造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经过数年发展,三大产业园特色各显。其中,武汉产业园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生命健康等产业;黄石产业园抢抓5G机遇,推动高端印刷电路板、半导体材料等产业提档升级;仙桃产业园聚焦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接引相关重点台资项目落地发展。
截至2023年底,该合作区共有台企162家,投资总额超107亿美元,占湖北台商投资总额比例超30%,已初步形成先进产业主导的台资聚集高地。
根据《促进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湖北)发展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湖北将针对台资先进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等项目,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领域,加大奖补及人才支持力度。(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利比亚洪灾恐致上万人失踪 多国及国际组织给予援助
- (身边的变化)闽北火龙果喜丰收
- 工信部:中国钢铁长期定位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
- 俄乌局势进展:俄外长称将寻求公正调查“北溪”事件 乌总统访问赫尔松地区
- 古都将添新地标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预计明年底开放
- 院士专家齐聚重庆梁平 共谋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 (新春走基层)鱼鹰冬捕忙:百年技艺 渔家傲唱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走访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
- 户籍新政来了!关系你的户口
- 台湾参访交流团来宁考察 感受非遗刺绣文化
- 安徽累计放归人工繁育扬子鳄将达1608条
- (经济观察)中国优化IPO监管 剑指三大关键领域
- 英国央行调查显示英国民众通胀预期降至三年低点
- “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东盟经贸合作”专题论坛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
- 黎真主党:以军试图将联合国维和部队当做人盾
- 京津冀实现九项职业健康事项互认
- 爱达·地中海号邮轮今年底将在广州南沙启航
- 韩总统室:无法公开韩日首脑会谈具体内容
- 青年演员独挑55出全本《牡丹亭》大梁
- 七小时原创话剧带观众品味孔子百味人生
- 热门推荐
-
- 涉嫌燃放烟花引发林火 希腊一船组面临刑事指控
- 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发生4.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美中情局局长赴卡塔尔讨论弥合加沙停火协议分歧
- 因“膀胱急症”,美防长奥斯汀再被送医接受治疗
- 聚焦运河文化 北京曲剧《运河之端有片海》将演
- 为何雨水“天天见”? 降雨系统移动影响大
- 浙江高校举办年货节 “原生态+科技感”农产品受追捧
- 2023年云南1231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亿元
- “难能可贵、振奋人心” 前两月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 “进博之约”启幕在即 新疆交易团准备就绪
- 中国加大对“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的金融支持力度
- 专家学者聚深探讨数字视听与全球传播新生态
- 新开发银行行长顾问:新质生产力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世界观
-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山中唱响运动歌
- 山东汶上县刘楼推动民生工作走深走实
- 两岸青年武汉共享体育嘉年华
- 中国水下考古“多点开花” 南北方专家聚鲁共话前沿技术
- 房山PM2.5累计浓度同比下降13.3%
- COP29的中国减碳智慧 伊利向世界贡献“双足迹”全链减碳
- “格美”继续北上制造强降雨 南方高温范围缩减至近期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