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会龙华,让更多人聆听“高山流水”
第三届“琴会龙华”·全国青年古琴名家音乐会现场。 范宇斌 摄
中新网上海5月29日电(记者 范宇斌)当龙华古寺“遇上”千年古琴,袅袅琴音传来,演绎起流传千年的古音妙韵,也让更多人聆听“高山流水”。
今年是中国古琴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周年,第三届“琴会龙华”·全国青年古琴名家音乐会(以下简称“琴会龙华”)于27日至28日晚在上海龙华古寺上演,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古琴名家为线上线下观众带来了充满国风古韵的非遗视听盛宴。现场还同步举办传世名琴和当代古琴斫制艺术展,集中展出12张囊括唐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传世名琴。
古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琴乃“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琴会龙华”活动体现文化惠民,免费向民众开放。来到现场聆听演出的既有古琴爱好者,也有对古琴不太了解的市民,他们相聚一堂,感受古琴艺术带来的视听震撼,陶醉其间。
28日晚举办的“琴会龙华”节目单也体现“青年”之心,除了古琴独奏《潇湘水云》《阳春》《广陵散》、琴箫合奏《平沙落雁》等传统经典曲目之外,也有古琴和吉他合奏《天路》、古琴和竖琴和箫三重奏《墨缘》、古琴移植曲《这世界那么多人》等创新曲目,古韵新意,相融并存。
龙华古寺方丈照诚法师为“琴会龙华”书写了“且莫错过”四个字。在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茆帆看来,古琴是一门很古老的艺术,“且莫错过”是希望大家且莫错过两场“琴会龙华”,且莫错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且莫错过当今的大好年华。
青年古琴名家展示出古琴传承的美好前景。茆帆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本届“琴会龙华”定调于青年,是希望年轻一代琴人能够传承老一辈琴家的风采,不忘老一辈琴家所作的贡献,砥砺成长。同时,希望古琴艺术能够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尽可能地以接地气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人喜欢。
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教师赵晓霞弹奏宋琴,为观众们带来“琴会龙华”压轴曲目——古琴独奏《广陵散》。赵晓霞介绍说,《广陵散》是著名的十大古琴曲之一,被称为“琴曲之王”,琴曲慷慨激昂,表现正义精神,希望通过演奏《广陵散》,把古琴演奏的坚定、古朴传递给观众。
赵晓霞谈及,弹奏宋琴更是让她觉得很难得。“这张宋琴圆润清透,造型优美,弹奏时有不一样的手感和心境。”在她看来,“琴会龙华”节目编排很大胆,推新人、推新作,鼓励青年琴人创新,让大家看到古琴艺术更多元的呈现形式。
来自广西的古琴、昆曲爱好者黄暖连续两晚聆听“琴会龙华”。他虽然不会弹古琴,但他爱听,尤其喜欢《潇湘水云》《广陵散》等传统曲目,也赞赏创新曲目,“古琴不能弹来弹去都是十大曲目,还得去尝试不同的融合,古琴艺术的守正创新,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活态展示。”
琴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上海市民杜亚丽已经听了两届“琴会龙华”。在她看来,古琴不只是简单的乐器,更拥有一种文人情怀。“伯牙与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文人弹奏古琴表达情怀,如今古琴又与其他各种乐器包括西洋乐器完美融合,演奏出更美妙的旋律。”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琴会龙华”·传世名琴和当代古琴斫制艺术展集中展出了在史料中有明确记载的传世名琴,也有尘封于民间多年的古琴,引得琴友们交口称赞。
见到如此之多的古琴集中展示,让黄暖很兴奋。他说:“不能让这种文物级别的古琴就光躺在博物馆,而是应该走出书斋,真正活过来。”
“唐琴、宋琴、元琴……这一次都从藏家手里借来展示,让大家对古琴有所了解,亲眼看一看古琴究竟内涵在什么地方,这对我们当今斫琴也很有帮助。”连续担任三届“琴会龙华”活动导演的卢新元说,这是一种传承,是一种文化,需要在当今发扬光大。
中国古琴入选世界非遗20周年以来,古琴艺术引发全世界关注。卢新元认为,古琴艺术发展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人才培养,如今有越来越多青年琴人成为了中坚力量。“古琴能够玩到今天,如果只是保守收藏一定不行,古琴不应该固步自封,必须有系统化的教学体系,结合当代教育特点,结合全球化文化,做好古琴艺术的传播。”
在赵晓霞看来,古琴有着非常厚重的历史,随着古琴入选世界遗产,越来越多人开始了解、热爱、学习古琴艺术。事实上,古琴艺术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在教学过程中感觉到,古琴已经迎来了它的春天,古琴艺术如同一条源源不断的长河,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去创新传承,大家带来各自创作的作品前来参演,让我们看到了古琴艺术在当代从传承到发展的新变化。”
赵晓霞说,放眼全球,古琴艺术在这20年来,在欧美、东南亚等地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琴社、琴人以及很多优秀的专业教师,共同传播古琴艺术。
浙派古琴嫡系传人、浙江音乐学院副教授章怡雯表示,“舞台永远应该是留给年轻人的,希望青年琴人通过古琴演奏展现出对古琴的喜爱,希望观众对青年琴人更多地认可和鼓励,也希望古琴能够成为大家生活中非常美好的一部分。”(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打造交旅融合新业态 首列中老铁路跨境旅游列车昆明首发
- 电视专题片《“一带一路”与新疆》将于14日播出
- 宁夏银川月牙湖乡:共赴甜蜜事业 共享丰收喜悦
- 给乡村新业态蓄势添能
-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呵护春运安全 让“流动的中国”充满暖意
- 中越海警第八次高级别会晤和第二届“越南海警与朋友们”交流活动举行
- “欧洲经济火车头”动力还足吗?
- 千余种俄商品将亮相沈阳“俄罗斯制造”展销会
- 警方通报“胖猫”事件调查情况:谭某不构成诈骗犯罪
- 旅德青年钢琴家张海鸥奏响柏林爱乐音乐厅
- 海外华媒探访“江南望郡”江西吉安:千年庐陵文化焕新韵
- 福岛核排污最新进展:排污海底隧道已基本完工
- 宁夏中卫:种好“菜园子” 丰富国际市场“菜篮子”
- 考古文化碰撞地方特色 重庆开放首家考古民宿
- 高铁助推 福建中秋国庆假日接待游客近4000万
- 天下客商云集于此 广交会靠什么打破国际贸易僵局?
- 白洋淀景区明日开始试营业 5月1日起正式开放
- 严把儿童用品质量安全关
- 汉服红妆里藏着年轻人的文化表达
- 110家企业提供1.1万个岗位 春节后北京大兴首场招聘会供需两旺
- 热门推荐
-
- 从“抢救”到“研究”,古老长城如何焕发新生机?
- 浙大团队实现丙烯、丙烷高纯分离 相关成果登《科学》
- 让哺乳动物“知冷”的蛋白质发现
- 以古写今以今融古 《长风渡》用现代意识传递当代价值观
- 睽违已久!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刘贺主墓全面开放
- 河北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全面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 今日辟谣(2023年6月16日)
- 首届海洋诗歌青春夏令营举办
- 年底电信诈骗花招层出不穷 8个“凡是”教你识破骗局
- 佛山、肇庆海事部门联合开展西、北江流域执法行动
- 黑龙江穆棱在京举办推介会 拓展产业合作发展
- Keep 发布首款智能运动手表,中国女子半马纪录保持者张德顺代言
- 两艘沉船考古成果发布 中国水下考古走向深远海
- 甲骨文艺术展在纽伦堡开幕
- “熊孩子”乱充值,平台该退多少怎么定?
- 留住历史记住乡愁 京城文物“活”起来与现代空间交融共生
- 中国气象局:8月我国还有两次明显高温天气过程
- 柯思婷·佳玥:中法是一家人,是人类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 | 中法老友记
- 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 | 灼灼花海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能不用药就不用药 该用药时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