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戏剧导览连接古今 京城宣南文化博物馆焕新亮相
中新网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 杜燕)经过三年多的文物修缮和展陈提升,宣南文化博物馆于5月18日重新向公众开放。开放当日,全国首部沉浸式导览剧《宣南往士》精彩亮相,观众在焕然一新的京师首刹长椿寺跨越时空,感受宣南文化的底蕴与魅力。
让文物古建焕发新生机新魅力
宣南文化博物馆坐落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师首刹”长椿寺内。自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启动了新中国成立后对长椿寺进行的第二次大规模文物修缮工作,同步对博物馆原有展陈内容进行改陈提升。
如今,长椿寺已修缮一新,展陈提升后的宣南博物馆以宣南士乡历史文化为主题,生动地展示宣南地区的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积淀。
主展览《风声、雨声、读书声——北京宣南士乡历史文化展》以“文以载道、家国情怀”为核心,分为“此地为宣南”“士聚宣南”“斯文在兹”“先忧天下”“宣南新声”五个部分,围绕“宣南士乡”的城市空间、士人群体的生活空间、学术活动、精神追求等梯次展开,全面解读士乡内涵,展现士人心系家国命运、挺立时代潮头、勇于担当大任的人文精神。
在设计形式上,以“沉浸式”博物馆体验为导向,将观众的感受作为展览形式呈现的基本出发点,突出文化的在地性。尊重建筑形态,融入建筑之美,在方寸空间内,掌握好设计方寸,实现文物古建保护、展陈艺术效果与人性化观展体验的统一。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我们选择这天重新开放,是因为宣南文化博物馆的改陈提升理念和过程充分体现了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这一主题。”西城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
不仅是宣南文化博物馆,近年来,西城区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统筹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文物保护利用机制,启动52处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项目,已完成34处,一批文物得到活化利用,重燃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崇敬和自信,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打造首都博物馆之城的“西城模式”。
开启沉浸式展览+戏剧体验新模式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400年的古树下,观众和演员共同诵读《论语》名句。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明代古刹长椿寺再度焕发新生机,观众也沉浸在宣南士乡的文化中。
据介绍,此次推出的沉浸式导览剧《宣南往士》,是西城区在全国率先尝试探索的一条沉浸式戏剧导览的全新展陈活化路径,导览打破了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空间界限,更多角度,多元化、多层次的满足观展需求。
记者零距离体验了这场沉浸式演出的精妙之处。导览剧一改传统博物馆讲解“你讲我听”的参观模式,把墙上的展览内容用戏剧体验的表现形式,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宣南变迁。
“不是单纯地讲解,我全程心情都随着剧中宣南士人心路历程变化而起伏,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很新奇,很过瘾。”导览结束后,观众小张激动地说。
文化地标推荐官亮相,探索定制化演出
欢聚在宣南,寻迹在宣南。观众游客在沉浸式文旅体验空间聆听昆曲古韵,以弘毅之精神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家纷纷打卡拍照并上传到社交网络,主动担任起西城文化地标推荐官。
这样的打卡已成为一种新型社交活动,将形成新的推广合力,分享、传递西城区文化遗产保护的新亮点和新成效,更生动地讲故事、说文化、道美景,让更多人看到宣南与众不同的美。
记者从博物馆方了解到,《宣南往士》首演成功,为回馈观众热情,19日、20日、21日每日上午10:30将继续上演,诚邀广大市民免费观看。未来,馆方还将探索推出常态化的沉浸式体验和定制化的高品质演出,以满足观众的需求。
西城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负责人指出,宣南文化博物馆将成为北京西城新晋的网红打卡地。“博物馆热”的背后,既体现了人们对宣南文化的深厚感情,也得益于博物馆展览水平和服务意识的不断提升,形成整体效应,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将宣南的特色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博物馆与城市共兴美好。(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动画电影《疯了!桂宝之三星夺宝》北京首映 寓教于乐欢笑满场
- 中国驻日使馆公使杨宇就七国集团广岛峰会涉华问题向日方表明严重关切
- 四川雅江山火扑救持续进行 县城西南侧火场暂无明火点
- 走进京剧的黄金时代——纪念富连成120周年百集口述历史纪录片将上线
- 科学家发现全球变暖 驱动超强台风季节提前
- 诗聚南太湖共吟太湖美 第六届南太湖诗会浙江湖州举行
- 生效实施三周年 南京海关RCEP签证出口货值居中国首位
- 秦陵一号铜车马搬迁 两乘铜车马首次同时在出土地点展出
- 甲亢也会引起骨质疏松吗?
- “中国银都”湖南永兴“无矿开采”稀贵金属 向绿而行崛起特色产业
- 南方地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即将返场 北方地区气温将有波动
- 国家统计局:202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17568亿元
- 受台风“贝碧嘉”影响 上海取消航班超1400班次
- 三亚市教育局局长被举报硕士毕业论文涉嫌抄袭 该论文已在知网下架
- 英国首相办公室:国家濒临“破产”
- 2024海外百店计划全面启动 52TOYS将快乐全球传递
- 2024年湘约一夏“汉语桥”国际学生夏令营闭营
- 名医专家争当健康领跑员 助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
- 木卡姆记谱手稿“回新疆” 万桐书木卡姆文献馆开馆
- 考潜水证 年轻人出游新热点
- 热门推荐
-
-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3.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向海洋要食物,“中国饭碗”会有多丰富?建设“蓝色粮仓”我们这么干→
- 福建三明:夏日文旅康养新“森”活
- 海内外300余家种业机构携优良品种亮相2024青岛种业博览会
- 外媒:叙利亚首都传出巨大爆炸声
- 网红“抗幽牙膏”真能管用?医生回应
- 中央气象台连续十多天发布高温预警 今年夏天为何这么热?
- 美国“泄密门”嫌疑人出庭 被控两项刑事罪名
- 菲律宾马拉维市爆炸事件死亡人数升至11人
- (乡村行·看振兴)湖北兴山:高铁点亮乡村“新希望”
- 日本经济前景难言乐观
- 林棹《潮汐图》为2024年海外馆藏数量最多中文图书
- 【V观京津冀 新质铸辉煌】探访雄安之“新”
- 台风“贝碧嘉”离沪 空港、海港口岸运行基本恢复
- 中新真探:夜尿频多就是肾不好吗?
- 民俗文化解锁文旅“新玩法” 消费市场热潮涌动
- 融入平陆运河经济带 广西横州市推动产业向海发展
- 槟城州遇旱情威胁 马来西亚空军将人工降雨
- 专家齐聚济南共话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 1月中国70城房价环比降幅收窄 新房二手房价下跌城市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