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潜水证 年轻人出游新热点
考潜水证 年轻人出游新热点
2018年中国考证者年均增速是全球8倍
想自由自在地遨游在大海里,是很多人的梦想,许多年轻人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实现着蓝色的“美人鱼之梦”。随着年轻人成为旅行市场的绝对主力,中国人全球游的内容也越来越个性和丰富。潜水这项运动,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席卷着中国的年轻旅游消费者。据国际专业潜水教练协会(PADI)统计,2018年全球潜水考证数增长率约为5%,而中国人潜水考证数年增长率约40%,是全球平均增速的8倍。潜水成为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潜水而专门去某地旅游也开始流行。
90后女记者考证学潜水
“晒黑了!不过我特别骄傲,非常值得!这个潜水证是我送给自己的礼物!”90后的甜甜从事媒体记者工作,每天奔波在这座城市里让她更加向往在大海里遨游的生活。去年假期,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学习潜水。尽管在此前,她游泳的技术也仅仅刚超越“狗刨”阶段。
“我是和几个朋友相约一起去的。一般来说潜水需要有潜伴的,不可以独自一人,这样比较安全。”甜甜和朋友去的是马来西亚度假,大约一周左右,潜水证的学习和考试占了其中的4天时间。
甜甜学习的内容是初级(OW),上课并不轻松,需要从早到晚,还安排了考试。第一天都是在听课,上午了解基本知识。下午学习了解装备,然后会去平静水域进行初次尝试。教练会教一些水中的常识包括练习上课讲到的知识,晚上还会上课。第二天和第三天教练会教一些水里的内容,比如怎么看压力表、水中穿脱装备、一些手势、口吹BCD、面镜排水、水中脱面罩、无面镜游一段距离、中性浮力等。学完了就安排考试。
学习潜水的过程,需要克服很多自身的困难。“对我来说最困难的是水下摘面罩,其实这个是很重要的学习内容,学习后可以应对因突然的强水流冲走面镜的情况。但是,我有鼻炎,鼻子是长期处于不可控状态。经过反复试验,最终解决办法是我用嘴巴吸气,鼻子呼出。 样子虽然奇怪,好歹攻克了这个问题。可以推荐给有鼻炎的人。”甜甜说。
“学习潜水最大的乐趣就是我发现海下真的很美!珊瑚也好,海葵也好,鱼群也好,都非常漂亮!这种震撼和电视里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耳中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心里也非常宁静。”甜甜告诉记者,看似平静的海面之下其实暗流汹涌,时而温暖,时而冰凉。潜到18米深处,虽然心里有点害怕,抬头就感觉自己好渺小。但真的,此刻充满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后来有几次出去玩,用到过潜水证。”甜甜表示,虽然应用机会不多,但是毕竟学一个潜水证能更安全地自我保护。如果想潜水也避免了很多限制,也能看到更多美景,可谓丰富了人生阅历。
潜水成年轻人“抗压法宝”
90后游戏设计师黄龙是在2015年第一次接触潜水的。当时是去越南芽庄度假,因为没有提前预订具体行程,在路边闲逛时看到有不少潜店,抱着好奇走进去,于是顺理成章地考了OW开放水域潜水员,体验了人生中第一次潜水。
在黄龙过往的潜水经历中,没有哪一次比得上在仙本那那次更接近与世隔绝的状态,更让人难以忘怀。整个行程中,他住在条件艰苦的潜水学校里,岛上物资匮乏,连淡水都很少,白天除了一次又一次的下海潜水和晒太阳,就是偶尔和村民聊聊天气、水质,除此无事可做。晚上躺在栈道上,吹着海风听着海浪声,陪伴的只有星星。
“浮潜时你会看到一个可爱的海洋世界——阳光充足,色彩斑斓,有很多的鱼儿游来游去。而一旦潜入海底,则切换到另一个世界,你会发现海底世界几乎复制了地面上的一切,甚至水下也有树林,就像是电影里演的亚特兰蒂斯。”在黄龙眼中,深潜所看到的世界,才是真正的海底世界。
“除了潜水,什么都不想。”这样纯粹的体验,让黄龙感受到心灵真正平静下来的一种力量。以至于在回到城市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种平静都在继续起效。“等到再次暴躁了,就再去平静一下。”黄龙笑着说,这已是他屡试不爽的抗压法宝。
学潜水女性成了主力
别以为学习潜水的人都是爱冒险的男性,其实在潜水的领域里,女性也撑起了半边天。阿里飞猪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飞猪上聚集了PADI潜水旗舰店等众多潜水商品卖家,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潜水考证。
目的地中,排在前列的是以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这些目的地,正是中国的年轻旅游消费者最熟悉的境外度假目的地。这当中,敢玩、爱玩、爱冒险的90后占比达到了66%。从购买人群所在地域看,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人的热情最高,除了四个一线城市,成都人在追求水下享受上,也是“巴适得很”。有意思的是,58%的潜水类商品购买者是女性,“她经济”也体现在了这项需要勇气和体力的项目中。
“我就是看到一个在菲律宾教潜水的中国姑娘的经历,才萌生了学习潜水的念头。”85后的北京姑娘apple告诉记者,学习潜水前后人的差别很大。apple在大公司上班,以前审美崇尚“白瘦美”,出门一定要打伞,晚餐从来不吃饱。现在,学习了潜水后,整个人活得更豁达了。现在,她以小麦肤色为美,练出一身健美的肌肉,懂得合理饮食也会控制体脂。学会了独立思考,因为在水底必须时刻面临海洋变化的各种状况,在紧要关头,问题都是要靠自己的冷静判断解决。由于潜水更要信任同伴,在公司与团队合作项目,她更能考虑别人的感受了。以前买限量版名牌包的钱,现在都省下来去世界各地潜水了。潜水让她的生活更加快乐了。
分阶段考潜水证并不难
潜水正从一个专业的项目,慢慢走入大众,成为一种基础款感受大海的方式。据国际专业潜水教练协会(PADI)统计,2018年全球潜水考证数增长率约为5%,而中国人潜水考证数年增长率约40%,是全球平均增速的8倍。记者也注意到,基于庞大的市场潜力,越来越多的旅游行程中,也加入了考潜水证这一项目。
很多人最关注的问题是,潜水难不难?其实,潜水也是分为阶段的,入门等级的PADI Open Water Diver开放水域潜水员课程,被称为OW课程,年满10岁就可以学习,潜水深度为18米,考证需要3至4天时间,费用在2500元左右。OW基础课程也并不难,题目例如:潜水会耳朵疼?错了,没有一个潜水员会一直死撑着耳朵疼去潜水,你只需要一个简单技巧“耳压平衡”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再往后,人们可以学习AOW的进阶课程,这一课程可以潜水至30米,考证需要2天时间,费用同样在2500元左右。
由于受众越来越广泛。潜水考证这件事,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容易。“在潜水这个大市场中,基础体验很受欢迎。”飞猪工作人员介绍,数据表明,超过六成的潜水类预订是浮潜和体验潜,属于专业潜水范畴的持证潜水和潜水考证占比在三成多。
记者了解到,飞猪上目前还有一种潜水一日游定制版(RD潜水员)。旅行者可在一天出海游玩和潜水中,完成PADI潜水员考证。RD潜水深度为12米,考证费用仅为800多元。一日潜水考证项目既不耽误游客行程,也可以为真正喜欢潜水的游客考OW和AOW课程做一个前期热身准备。本报记者 傅洋
制图 关印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西兰将拨款7亿美元用于灾后重建
- 航天员聂海胜、桂海潮亮相2024年航天文化艺术论坛
- 【央广时评】国庆文旅弘扬国韵花式翻新 培育国潮消费新场景
- “铁建风电2000”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在烟台交付
- 新疆兵团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5.01万人
- 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宣布在全国多个地区实施军事管制
- 贵州:基层医疗服务焕新升级 群众家门口有“医”靠
- 浙江海事部门已保障电煤水上安全运输超1800万吨
- 有聊|田曦薇:我自四两拨千斤,真心用心从心
- 财政部: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是能够保证的
-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人与动物应是朋友关系
- “镇院之宝”《茶馆》开启北京人艺上海驻演
- 土耳其大选或进入第二轮 他将成决定性人物?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宁德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 文化何以赋能旅游?云南大理给出“金点子”
- 交通运输部:智慧港口建设成效显著
- 关于中国高铁列车能耗,权威解读来了!
- “洋弟子”在中国:走进浙江上虞学习非遗杭绣、蓝染
- 中国铁路6日迎国庆黄金周返程客流高峰
- 2024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公布 黑龙江11个地标品牌上榜
- 热门推荐
-
- 江西龙南九连山首次拍摄到“中国国蝶”高清动态视频
- 花旗: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可实现
- 政府行为越规范 市场作用越有效——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山东开展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 提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 消息人士:以色列回应伊朗袭击的计划已准备就绪
- 财经观察:开放能力持续提升 中国加速推动全球贸易合作
- 全国铁路7月1日起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 聚焦漂泊命题 小说集《装脏》新书发布
- 文旅部公布民宿星级标准
- 广州已开通10条自动驾驶巴士便民线路
- 高阶自动驾驶为何难以商业化
- 各部门齐发力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 国产新能源“三蹦子”试水中亚市场
- 保供电煤夯基春运 太原铁路钢轨大修近600公里
- 学者:万里为邻,“钢铁驼队”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合作赋能
- “双节”至,出行忙!粤高速公路高峰日车流将达915万车次
- 28年打磨匠心 湖南娄底“精制”钳工练就“毫厘”功夫
- “乐于节约”成风尚
- 夜间施工扰民频频被投诉,赶工与休息如何兼顾?
- 大模型带火新职业,“会咒语的那群人”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