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孙燕姿攻占华语乐坛?
最近,“孙燕姿”翻唱的各种经典曲目成为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据了解,在B站与“AI孙燕姿”相关的视频已经有了上千条,翻唱的《发如雪》播放量已经达到了122万,《下雨天》达116万,《半岛铁盒》《爱在西元前》等播放量也超过了60万,还有其他的翻唱歌曲也都有着可观的播放量。网友评价:本人未曾开口,轻而易举地“占据”华语乐坛半壁江山。与此相关,“AI出来后第一个失业的是孙燕姿”的话题也被推上了热搜,进而有关AI歌手的话题引发了巨大的关注。
业内认为,AI歌手对于音乐创作确有辅助作用,但也存在诸如歌曲版权、歌手的人格权等问题。AI歌手只是丰富拓展了娱乐业的展示方式,毕竟歌手还是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情感魅力,这是无可替代的。AI不管如何发展和成熟,还是要以人为本。
全新表演
“音色转换” 得到AI孙燕姿
孙燕姿“占据”华语乐坛半壁江山的背后,靠的是人工智能——“AI歌手孙燕姿”带来的热度。这样的翻唱,很多资深歌迷都表示不太能听出差异。
孙燕姿现象最早出现在去年。当时,一位00后在论坛上发帖,称无意间听了一位“国内很少人听过的冷门歌手”的几首歌,觉得还不错,迫不及待地向大家推荐。这位冷门歌手正是隐退多年的孙燕姿。
据了解,AI孙燕姿是通过AI技术提取歌手孙燕姿的音色,然后再翻唱其他歌曲。这种“音色转换”的技术,需要提前“准备数据集”,需要准备很多首歌手孙燕姿的高品质曲目,还有她平时的一些采访、直播等视频素材——质量越高、数量越多效果就越好。之后,通过“去除呼吸声”等细节处理,以及一系列复杂的“训练”,即可得到自己的“AI孙燕姿”。
部分网友听了AI孙燕姿的歌曲后发表评论:“孙燕姿最大的对手可能是十年前自己的嗓音”“这歌太上头了,我能循环听一个晚上”。也有网友说,“吐字还行,情感差很多,AI果然也需要学习模仿的过程。”
但无论如何,这种全新的表演方式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网友表示,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AI演员的出现,或许他们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意外娱乐方式和更好的表演效果。
现象思考
娱乐性较强 无法取代表演者
随着AI歌手的出现和推广,有网友担心,可能会造成传统音乐的就业岗位减少。有网友开玩笑道:“没想到AI竟然先在乐坛兴风作浪!歌手都会有‘下岗’的危险,何况我们这些办公室的文员呢!在某些方面,实在是有点细思极恐…… ”
AI孙燕姿真的能替代歌手孙燕姿吗?知名乐评人卢世伟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I演唱作为一种娱乐的方式无可厚非,或许可以满足大家的一种好奇心,可以博人一乐。但AI毕竟是机器,像快餐或是方便食品一样,能满足一些用户的使用,可能也有它的市场,如果真正从作品的角度去评价,并不能算是严格的文艺作品。“一个文艺作品的表演者,其自身的真实状态,才是作品最大的价值所在。这是AI没有办法去取代的。”
卢世伟认为,对于音乐创作者来说,AI演唱是十分方便实用的,可以用AI来判断歌曲以哪种音色、音质演绎最为合适。“比如一首歌有可能让孙燕姿唱比较合适,先用AI的方式模拟出一个形态。或许,这是一个不错的打开方式。”
知名音乐人陈珀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也关注到了近期火爆网络的AI孙燕姿的翻唱,但觉得和孙燕姿本人的唱腔还是有一定距离的。“首先这个声音稍微听久一点,其实破绽很多。音色和音质与孙燕姿本人相差甚远,最主要是情感上的差别,很难触动人心,作为DEMO(录音样带)还可以。”陈珀认为,AI演唱其实只是一个纯模仿,只能说声音类似真人,而不管是音乐、音质还是情感传递的丰富程度,暂时还不能与真人相提并论。
如何驾驭
需解决版权等问题
陈珀告诉北青报记者,她在创作完一首歌曲后,会用到AI演唱来完成DEMO。在她看来,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音色去演绎作品,惊喜在于非常接近真人的声音,但还是能感觉到与人声有些许的差异,演唱中会有不自然、不成熟的地方,比如有时候会唱错音符,或者唱串行。
此前,由AI模仿知名歌手Drake的《Heart on My Sleeve》一度被上传到各大音乐平台,后来Drake本人在社交媒体表达了不满。很快,这首歌就因为侵权被下架。
今年4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拟规定: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应尊重知识产权、商业道德;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预训练、优化训练数据,应不含有侵犯知识产权的内容。
据陈珀了解,AI在音乐上的运用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涉及众多的问题——比如所翻唱的歌曲的版权等问题还有待解决,可能侵犯孙燕姿的姓名权,没有明确的使用规则等。但相信未来会越来越有惊喜——无论技术还是版权等相关问题都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陈珀认为,不管AI最终如何发展,还是以人为本。正因如此,无论是歌手还是其他使用者,都需提升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才能更好地驾驭AI。 文/本报记者 寿鹏寰 实习生 赵威(来源:北京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魔戒》新译本见面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引发热烈反响
- 【地评线】飞天网评:“五一”消费映照中国经济活力
- 首届912睡眠文化节启幕
- 从“悬崖村”到“旅游村” 看贵州毕节蝶变
- 广西宁明花山岩画景区争创5A 全力打造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
- 对强制扫码点餐、强制或诱导关注公众号说“不”
- 前4个月外汇市场累计成交80.29万亿元人民币
- 青海西部最后一个离网光伏乡进入通大电网冲刺 将不再“看天用电”
- “卢沟桥事变”86周年:福建龙岩缅怀英烈 传承红色基因
- 西安北站内近百米高铁桥梁华丽转身
- 更多北欧优质海产“游”入中国市场
- 天津地调中心科研团队发现自然界新矿物倪培石
- 打造诗与远方的山海交融 福建宁德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举行
- 中企设计建造 马来西亚新数据中心封顶
- 湘赣粤港澳区域协同再发力 助推中医药“走出去”
- 中国餐饮业油烟治理新标准助推行业低碳绿色发展
- 火星、木星8月15日“同框” 上演“星星相吸”
- 新疆兵团:甜美小红杏受青睐 带动民众增收就业
- 种业振兴,资源基础更坚实
- 国际识局:美债危机暴露政府执政缺陷,恶性循环何时休?
- 热门推荐
-
- 甘肃中药材今年前三季出口值同比增长逾六成
- (上海自贸区十年)我在自贸区|陆家嘴“钱管家”:高水平开放提升投资信心
- 日本福冈机场土壤严重污染 疑为美军“遗毒”
- 足不出“沪”尽享丝路好物 2024上海“丝路云品”电商节启动
- 青少年如何科学用眼 多国专家来支招
- 兰州常态化“学雷锋”:全年开展主题志愿活动 践行榜样精神
- “挑剔者”王勇:做好药 就是不能放过一点瑕疵
- (经济观察)中国钢铁业全面转舵“绿色钢铁”新航道
- 甘肃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2290个
- 澳前总理基廷:“中国军事威胁论”愚蠢且不值得回答
- 快递巨头纷纷入局 “预制菜配送”成物流业又一风口?
- 跨国公司高管太湖之滨共论立足中国合作共赢
- 世界睡眠日:睡眠障碍症状多且杂 失眠与思睡皆须重视
- 快递业务量刷新不寻常
- 美国两架客机在机场相撞:一架满载乘客 机翼被折断
- 博鳌亚洲论坛在首尔举办地区会议
- 杭州大面积开放无人驾驶 服务人口超千万
- “国潮”引领端午旅游市场新风尚
- 中新健康丨国产质子治疗系统让国际尖端技术造福中国患者
- 仙侠剧换配方以精巧有趣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