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新玩法” 消费新体验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五一”假期就要到了,踏青旅游,寻亲访友,舒展身心,正逢其时。各地也都在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创新供给,打造沉浸式的文化游览项目,其中不少项目已经小有名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想来亲身感受。这些个性十足的项目会让身临其境的游客拥有魅力独特的旅游新体验。这种文旅融合的新玩法,正在形成一种新趋势,成为新型消费的重要场景。
走进西安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各种唐代历史人物会以你意想不到的形式出现。
在日晷前提问的是狄仁杰,在酒肆旁对诗的是李白,为了能感受这样鲜活的唐朝市井文化,很多游客会买票进来和这些演员近距离互动。
要想让游客有身临其境穿越回唐朝的感觉,光靠扮相可不够。这些演员还需要了解和尊重历史,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唐朝人的交流和生活方式,同时还要结合自己的角色随机应变,让游客感受到互动的乐趣。像这位很受欢迎的玄奘法师扮演者,就特意在互动中加入了很多细节。
声声叫卖带着游客们回到了千年前繁华的唐朝街市。一袭红衣的酒娘推销着新酿的桂花酒,别具风情的舞姬拉着客人们游戏。游客愿意在这里游玩、消费,不仅仅是因为美食,更是沉醉于美食里蕴含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这种文旅相融合、以沉浸式历史场景为特色的消费方式,给游客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既拉动了消费,又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大众生活。
夜晚来临,整个大唐不夜城灯火辉煌、盛唐重现。街头就是舞台,各种传统表演随处可见。行走在其中,你能看到穿着各式汉服的人,不过他们并不是这里的演员,而是远道而来的游客。
为了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有不少游客特意在这里的店铺买了汉服,还去找专业化妆师做了妆发。
在大唐不夜城里,除了各种餐馆、商铺,还特意建起了一些历史遗迹和街区景观相结合的博物馆、非遗体验店,在这里,很多游客会付费体验自己动手制作艺术品,更深入地参与和体验历史文化。古老的非遗技艺被巧妙植入到各种新潮的文创产品中,让这种文旅融合的消费有了更多文化衍生品。
文旅融合的健康有序发展,对拉动消费、传播传统文化起到推动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将“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作为繁荣文化产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政策指引下,许多地方也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可行方案,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在南京,近几年,当地政府也抓住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机遇,出台政策、发挥创意,打造具有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
在南京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内,沉浸式互动演出《南京喜事》正在上演。
演出讲述了南京大户人家宁家的八个子女为老太爷贺寿的故事,其中每一个子女都掌握着一门南京当地的非遗技艺,在演出中他们会各显身手。演出以这样的创意对南京百年来的文化风俗进行了全景式的生动呈现。
在这场戏中,除了介绍梅花篆字的人是专业演员,这些和她交谈的都是来看演出的观众。在这里,观众并不只是简单的看客,同时也是剧中的角色,他们要换上传统服饰,和演员一起入戏。
这些正在学写梅花篆字的观众,其实也正在演出,他们演的角色是剧中的八小姐请来给老太爷贺寿的客人,他们要用梅花篆字写下对老太爷的祝福。
这些巧妙的设计把南京特色非遗文化不着痕迹地融入到剧情中,让观众能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许多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由此爱上了这些传统技艺和文化。
易文珂是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的一名学生,作为一个南京本地人,她一直很想能走出课堂,去探寻书本之外、家乡的历史。于是这个周末,她约上了同学一起来看《南京喜事》的演出。为了能有更好的游览体验,他们特意买了观看时间更长、互动机会更多的深度体验票。演出开始后不久,她们就被剧中的八小姐请进了房里。很快,让她们惊喜的互动环节开始了。这些对话并没有经过预先设计,而是演员根据观众的表现即兴发挥,一问一答诙谐有趣,让易文珂和张为傲不知不觉沉浸其中。
姜明明是江苏苏州的一位青年评弹演员,平常一有空她就会去看话剧、舞蹈等各类演出,想借鉴其他艺术形式来创新自己的评弹表演。这个周末,她特意从苏州赶来南京看《南京喜事》的演出。
演出中特意设置了一个宾客献礼的环节,鼓励观众上台展示自己的才艺,为剧中的老太爷贺寿。这让姜明明感觉很新鲜,于是她主动上台表演了一段评弹。这种沉浸式表演的新体验让她印象深刻。
在这个开放的舞台上,唐诗宋词、历史传说、戏曲武术,各种传统文化都被创新演绎。许多来这里的观众,通过这种参与式体验,从以前很少接触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到逐渐了解、产生兴趣,甚至爱上了它们。
现在,《南京喜事》的演出已经成为南京旅游的一个新亮点,从2020年10月1日开演之后,《南京喜事》一共演了700多场,票房收入1200多万元。
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个宝藏,为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各地都在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传统文化内容,与当下消费热点相结合,打造文旅融合的项目,让拉动消费和传播文化形成互动、相互促进。
这是在浙江杭州,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勾连起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和近1000年的南宋文化;这是在福建武夷山,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将大红袍的传说娓娓道来,诉说着一杯茶的前世今生;而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的《大宋·东京梦华》则选取了多首人们熟悉的经典宋词,勾勒出北宋都城东京的历史图景。
这些各具特色的文旅融合项目已经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游客来探寻古老文化、体验新式消费。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在这个春天,沉浸式、互动式的文旅融合新业态,让消费者可以在历史文化中徜徉,满足对“诗”和“远方”的美好向往。同时,这种沉浸式文旅项目,使得一些景点从“卖门票”升级到了“卖场景”,让消费者的吃穿住行变得更加自然,实现了文化传播和提振消费的同频共振。希望有更多优质的文旅融合项目能够脱颖而出,让游客在美丽中国中感受文化中国。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印度经济抵达“三步走”目标,难免爬沟过坎
- 报告称中国奢侈品市场正处于转型期
- 海南自贸港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联合监管创新机制试点“首单”落地
- 游泳健将!南京一头野猪12分钟横渡长江
- 国际最新研究:脑信号可预测疼痛程度 或助开发慢性疼痛疗法
- 十月稻田驶上玉米快车道 爆款TVC加码品牌势能
- 上海浦东2024年重大工程计划投资创新高 多个与东方枢纽相关项目加快推进
- 美国一波音客机机身部件空中掉落紧急返航
- 第十九届文津图书奖揭晓20种获奖图书
- 国铁集团郑州局开行今年首趟旅游专列 途经五省旅游城市
- 今日18时起 海南全省旅游客运车辆恢复运营
- 提供丰富材料库 上海科研团队研发通用晶体生长技术
- 新能源车企开启新春大促“第一响”
- 山西对临汾等5市启动省级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安徽聚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累计建成5G基站11.4万个
- “网络达人”齐聚塞上湖城寻觅“诗和远方”
- 年轻人热衷“躺营”松弛度假
- “环保警察”:像守护孩子一样守护环境
- 加快推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 扬帆长三角丨如何推进科技产业创新?三省一市交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答卷
- 热门推荐
-
- 长江源上游主要水源地生物多样性水平显著提高
- “沙县小吃”出海,背后有哪些神秘力量
- 牛肉价格降至5年最低 部分超市价格比鸡爪还低
- 罕见!美国政府绕过国会批准对以色列紧急军售
- 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突破7.3关口 未改人民币稳定趋势
- 报告:2023年沿黄9省区完成造林2541.38万亩
- 中国官方谈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放缓:盈利仍处合理区间
- 报告:东部沿海地区社会团体数量领先,传统发达地区仍有发展潜力
- 联合国秘书长:土叙震后急需援助 阻碍救援的制裁不应存在
- 苏丹首都喀土穆西南部遭遇空袭 已致20人死亡
- 静宁苹果何以成为甘肃农特产“头牌”?
- 新疆迎来今年首个持口岸团体旅游签证的外国旅游团
- 民歌新唱 广西乐手将壮语山歌融合流行乐脍炙人口
- 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人在亚拉巴马州进行第四场辩论
- 中国国家疾控局:全国短期内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较小
- 楼市成交量回升 新政继续显效
- 重庆大渡口:世界知名音乐学府将落地“钢铁之城”
- 百岁老兵徐梦西:黄埔一毕业便赴敌后游击抗日
- 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伍江:减碳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加压
- “好服务”是一种什么体验?来看国寿寿险在厦门的这场发布会如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