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历史、弘扬科学家精神 重庆自然博物馆开放两大常设展览
图为重庆自然博物馆开放两大常设展开幕现场。 高浩 摄
中新网重庆4月21日电(记者 钟旖)重庆自然博物馆21日连开两大常设展览,旨在将展览展示与文物活化利用有机结合,讴歌老一辈科学家与实业家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据介绍,两大展览分别为“百年地史壮丽画卷——中国地质调查所历史陈列”和“服务社会富强国家——爱国实业家卢作孚事迹展”。
这两大展览之所以面世,与重庆自然博物馆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息息相关。记者获悉,重庆自然博物馆前身是1930年由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在重庆北碚创办的中国第一家民办科学院“中国西部科学院”,以及1943年由十余家全国性学术机构联合组建的“中国西部博物馆”,先后聚集了翁文灏、杨钟健、黄汲清、俞德浚、常隆庆、施白南等50余名国内著名科学家在此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等重大发现。彼时的北碚被誉为“科学中心”,为中国现代科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科学界创下多个“第一”。
具体来看,“中国地质调查所历史陈列”以科学家精神为主线,以时间顺序为脉络,立足中国近代科技史、着重于抗战内迁科学,设计5个主题内容版块,展出民国文献、地矿标本、土壤标本、北京人头盖骨模型及多媒体互动展项217件,文物数量83件、多媒体互动展项10余套,首次向公众系统展现了中国地质调查所从草创成立到成果累累,从抗战西迁到新中国成立后重组改制的生动历程。
2023年是卢作孚先生诞辰130周年。“爱国实业家卢作孚事迹展”在卢作孚旧居内推出,通过“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抗战救国”“国际交往与中国建设”五大板块,以丰富的照片、实物、史料、视频向广大观众还原了爱国实业家卢作孚的生平历程及思想成果。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重庆自然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高碧春在展览开幕式上说,将展览展示与文物活化利用有机结合,进行原址陈列,既是为了真实地反映历史,更是为了引导社会公众传承历史文脉、弘扬科学家精神、讲好爱国故事,激发爱国情感,塑造地质历史及抗战文化展览品牌。(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四届中日韩三国水资源部长会议在巴厘岛举行
- 以军空袭拉法 至少16人死亡
- 四季沐歌空气能2024哈尔滨冰雪嘉年华签约仪式成功举办
- (投资中国)从“离不开”到“不想走”,中国对外资吸引力升级
- 聚焦家电换新:开展情况如何?释放消费潜力还存何困难?
- 逾300幅水彩佳作亮相长沙 呈现中国水彩发展脉络
- 印度海军快艇失控撞上渡轮 已致13人死亡
- 北京市属公园35项文化活动闹元宵
- 云南德钦见闻:从“囊萤夜读”到“海上日出”
- 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初见成效 现有博物馆超200家
- 别克世纪CENTURY推出全球限量5台郭培联名高定版车型售价108.99万元
- 广东梅大高速发生路面塌方事故 造成19人死亡
- 土耳其拟向美国讨账索要F-35战机购买款
- 北京推出“京彩四季,精品消费”千场活动促消费
- 辗转3000多公里 大学生赴捐髓救人的生命之约
- 交通运输部:我国国际物流运行总体持续向好
- 农工党青海省委:开展“雪山之王”本底调查,构建全国大数据平台
- 天津港至美东新航线今日开通
- 韩媒:韩副外长敦促日方以负责任方式处置核污水
- “小鱼片”做成“大产业” 浙江宁海渔乡唱响“赶海经”
- 热门推荐
-
- 从“焕活”到“焕新” 洛阳唐三彩艺人开启传承“另一面”
- 七位大导演,为何全部用胶片拍一部电影?
- 中暑能否用藿香正气丸?先学会分辨阳暑和阴暑
- 马克龙就法国警察射杀少年发声:无法理解、不可原谅
- 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临时停火协议
- 临近岁末 国债逆回购利率全线飘红
- 商家关店之后,如何避免消费者预付款“打水漂”?
- 两岸专家学者福州共议档案文化保护与利用
- 美国阿肯色州发生枪击事件 致3死10伤
- 德国企业积极拥抱中国市场
- 美国30年期贷款利率降至6.2% 创19个月来最低值
- “大师”讲“科普” 小心!别被养生直播忽悠了
- 【透视】永远的外国人?多数亚裔在美没有归属感,依旧受歧视
- “村播”火了,中国直播电商走向田间地头(专家解读)
- 云冈石窟“第一伟窟”“音乐窟”经封闭修缮重新开放
- 伟大转折的起点,“进入黎平就看到了黎明”
- 境内外知名教育机构将参展服贸会 展示全球教育创新模式
- 迈出新步伐丨突破三万亿GDP的城市如何再向前
- 中国首条高原铁路通车40年 累计发送旅客突破1.1亿人次
- 更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积极发掘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