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积极发掘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神追求
建筑是富有生命的东西,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贴地的音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建筑自古以来在世界上就具有重大影响,同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相对于另外两大体系,中国建筑历史更加悠久、体系更加完整、更加注重自然和生活。”前不久,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文化价值。中国传统建筑是我国古人劳动和创造的结晶,是可以感知、触摸、观瞻的物质文明的重要形式,又是积淀、传承、具化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价值融通,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更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深化中国建筑史研究。在中国建筑史研究中,不但要研究中国传统建筑高超的营造技艺、独特的空间形态、恢宏的气度气象,更要积极发掘蕴含其中的精神追求。
师法自然。中国传统建筑非常强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既讲究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形因素,也讲究因材施用、充分利用材料特性,有时也会根据天地万物的形象来创造建筑,以此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比如,对于古典园林来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至高的褒奖。具体来看,中国传统建筑在选址布局、选材用料、色彩设计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师法自然的境界。选址上,重视山形水势的生态布局。在营造前,会综合考虑地形、地势、水系等生态因素,确保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以利于生产、生活、交通与造景。选材上,讲究就地取材的生态智慧。在营造过程中善于利用本土材料和技术,以最小的干预达到设计与环境的和谐。色彩上,注重五色涟漪的生态设计。古人认为金、木、水、火、土之间相互克制转化,构成了自然万物,白色栏杆、青绿梁枋、朱红墙柱、黄绿瓦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色彩特征,五种颜色正好暗合五行,表明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今天我们看到宫室建筑的白石台基、红墙黄瓦与蓝天绿树水乳交融,江南民居粉白墙面、青砖黛瓦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趣,都展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独有的色彩魅力。
注重人伦。建筑因为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中国传统建筑既强调师法自然,也强调注重人伦道德。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社会中,人的世俗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都是建筑在设计时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建筑巧妙地将家庭之和、家族之和、邻里之和、社会之和等和谐理念融入其中,并且通过围合、组合、聚合等实体空间形式表现出来,实现了空间实体之合与伦理精神之和的合和交融。具体来看,在家庭和顺上,中国传统建筑通过对住宅中堂屋、正房、厢房、倒座等房屋的安排,彰显了夫妇和、父子笃、兄弟睦的家庭伦理旨趣。在家族和睦上,家族民居群大多以祠堂为中心进行团块式布局,环祠而居成为众多传统村落的基本特征。在邻里和善上,中国传统建筑以质朴的街坊、幽静的小巷建立起家户里坊联系的有形纽带,以院子、胡同、凉亭等构建的交往空间来增进邻里乡亲的感情,阡陌纵横的大街小巷、错落有致的屋宇房舍、隔而不断的院子胡同以及毗邻而居建筑之间的相敬相让、相通相连、相搭相配,营造了邻里和善的交往空间。在社会和谐上,中国传统建筑运用壁画、雕刻、图案乃至绘画、书法、匾额、对联等多种艺术形式,将和谐理念的伦理意象和伦理叙事镶嵌和附注于建筑的装饰具象之上,通过象征、表意、隐喻、比拟等手法,营造一种有利于理念表达、价值传递和情感陶冶的教化环境和表征空间,传扬以和为贵的伦理格调。
追求美感。优秀的建筑不只实用,而且具有美感,既有技术的体现,也有艺术的呈现。中国传统建筑追求美观大方的艺术形象、匀称规整的空间秩序、气韵生动的实体形态。在空间布局上注重院落组合、中轴对称。中国传统建筑除园林和风景建筑是自由式布局外,其他类型大多是对称式布局,如四面围合、四水归堂的庭院天井,呈现出独特的空间格局与艺术形式。在结构造型上讲究飞檐翘角、斗拱交错。中国传统建筑的垂直之柱、水平之梁、倾斜之椽通过斗拱的纵横交错形成强有力的结构框架,体现木结构柔性联结的特性。在装饰艺术上推崇精雕细錾、雕梁画栋。中国传统建筑木雕、石雕、砖雕的雕刻艺术和灰塑、彩绘的绘饰艺术丰富多彩,且融入绘画、文学、书法等元素,展现了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如,在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中,梁枋、墙壁、雀替等精雕细镂,各种动植物图案刻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彰显对尽善尽美的精神追求。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巧夺天工是艺技融合的结果。打造传统建筑的既有士人,也有工匠,士人在营造中掌思路、格局、风格,工匠从事施工实践,士匠合作、艺技融合,让中国传统建筑有了别样风采。
多元交融。中国传统建筑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呈现出和而不同、多元交融的样态。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由于自然环境变化万千,风土人情绚丽多彩,各地区各民族的建筑风格异彩纷呈。比如在地区特色上,有婉约含蓄的江南水乡、气势恢宏的徽州民居、乡风敦厚的山西大院、形制独特的福建土楼;又如在民族特色上,有大理白族的四合五天井、广西壮族的干栏式民居等。在这些异彩纷呈的建筑风格中,也体现出互融互鉴而趋于一体的趋势。长期以来,各个地域之间的交流与民族之间的融合,使一些原本相对独立发展的建筑体系逐渐趋同,主体结构和建筑造型多元一体、多维互嵌。可以说,中国传统建筑集各民族建筑文化大成,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交融之势,是一幅展现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恢宏长卷。在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建筑绵延千年、一脉相承,凸显精神内涵的一体性。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的风格与形式又有所不同,呈现物质形态的多元性。
(易学尧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种业创新科技助力 让百姓餐桌更丰富更美味
- 黄花飘香采摘忙 精准滴灌助增产保增收
- 北京今日仍有大风阵风5至6级 明后天最高温冲击30℃
- 电子烟有何危害?国际最新研究发现会影响小鼠正常心脏功能
- “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烈士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在南京举办
- 《周易》治世思想的三重境界
- 贵州黔南州罗甸县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2023年湖南贷款余额近7万亿元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
- “后春节档”电影市场佳作不断
- “点亮童年每一刻”活动启动 呼吁践行积极养育
- 智慧大棚化身降碳多面手
- 今年首趟“环西部火车游”专列开行 助力甘肃旅游有序恢复
- 一波音飞机轮胎空中掉落 近期已发生多次安全问题
- 海南“借风”降碳 建设清洁能源岛
- 中国年轻人流行城市漫步 偶遇中寻找“远方”与“宝藏”
- 十年来京津冀三地建立10余项生态环保协同机制
-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首台机组启动试运行
- 薛之谦品牌羽绒服抽检不合格 明星潮牌不能在品控上迷失
- 文化中国行丨红色国门、丝路驿站……二连浩特打卡指南有!
- 全免费!电子科大开设“毕业生专用就餐窗口” 用美味饯行
- 热门推荐
-
- 第九届“文荣奖”发布第二批“青年演员扶持计划”名单
- 江苏常州启用华罗庚创新中心 广邀海内外人才“加盟”
- 9年前的今天,C919在上海总装下线,大飞机事业发展带来哪些经验启示?
- 烟台公安破获特大集资诈骗案 以旅游之名实施集资诈骗
- 2024中关村论坛4月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作为支持单位
- 哈尔滨一小区楼体整体倾斜 官方通报:处于空置状态 决定拆除
- 声动中国丨一起打开三夏好“丰”景
- 【达沃斯声音】波士顿咨询:中国是全球技术创新的领跑者
- 日韩领导人在东京举行会晤 将重启“穿梭外交”
- 广西举办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大会 签约金额316.9亿元
- 启航2024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播出
- 【冰雪春天】吉林各地“冰雪总动员”抢占“春节档”
- 三大“西电入浙”工程日送电量创新高 超5亿千瓦时
- 四川南充:上万人点燃蛴蟆灯 祈福平安顺遂
- 山西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 提升治理水平
- 9月24日央行开展46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
- 以色列总理与美国总统通话 讨论加沙停火事宜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6个新提法传递重要信号
- 香港失业率维持3% 料劳工市场将持续改善
- (新春走基层)陕西“非遗之城”拉开新春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