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出中国好故事 传统文化题材舞剧频频破“圈”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应妮)咏春拳与八卦掌太极拳螳螂拳的“打通关”对决,以“舞”演“武”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徐徐展开画卷,舞者化身青绿山水,婀娜多姿、腰肢款摆令人心醉;垂眸而出、步伐蹁跹、顿挫有力,在“五星出东方”的万千丝线中舞者们一展大汉磅礴气势……近年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的舞剧作品屡屡大热,赢得市场和口碑双赢。
刚刚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完成三天五场演出的舞剧《咏春》是首次来北京,剧组感受到观众的巨大热情。演出票早早售罄,全场几乎座无虚席,每每结束都是掌声雷动,谢幕起码5次以上。该剧以“咏春拳”和“香云纱”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线索,刚柔并济,传统文化在剧中散发着悠长的魅力。
事实上,以传统文化为表现对象的舞剧一直是中国舞蹈的重要题材。诞生于1979年的经典民族舞剧《丝路花雨》,让敦煌壁画由墙面走向舞台,44年间走遍40多个国家和地区,观演人次超过500万。甘肃省歌舞剧院副院长安宁认为,《丝路花雨》之所以能成为现象级作品,很大程度源于其挖掘并呈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世界元素;传承延续经典作品的艺术生命力,则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不断创新。
随着传统文化的热络,相关优秀舞剧也不断涌现。舞剧《醒·狮》中几乎所有舞蹈设计都有文化“出处”,主创把南狮、南拳、蔡李佛拳、大头佛、英歌舞、岭南曲风、广东狮鼓、木鱼说唱等诸多南粤非遗项目作为创作元素,让人一眼阅尽岭南文化;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渔光曲”舞段,将中国古典舞的身韵融于富有上海弄堂生活气息的动作中;舞剧《敦煌》中“飞天”舞段,则把敦煌舞的典型姿态“三道弯”化于芭蕾的开绷直立;舞剧《孔子》中的“采薇”舞段,衣襟飘飘的女子们似弱柳扶风,飘逸裙边如水波涟漪。这些舞蹈片段既有中国舞蹈独特韵味,又将民族审美与时代趣味融于一体,在互联网平台上广泛传播,深受年轻观众喜爱。
在赢得口碑之余,这些舞剧还不断在市场上创造奇迹。日前,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公布的《2022年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22演出市场票房收入前十中,舞蹈《只此青绿》和《永不消逝的电波》分列第一和第三。中国舞、民族舞类型的舞剧项目数量占比达到56%,成为最受演出市场欢迎的舞蹈类型。
对此,剧场业者也感受颇深。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总经理张利说:“大型民族舞剧最受观众欢迎,《只此青绿》《五星出东方》等都是其中的代表。这些作品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新颖别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习惯,售票率可达90%。”在他看来,欣赏舞剧已成为一种潮流,一些年轻观众会穿着传统服饰来看演出,还有观众会专程到多个城市反复看同一部剧。这些观众的复观率很高,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并不断扩大的粉丝群体。
这些在中国热演的舞剧,也在制定境外巡演计划。《孔子》早已登上过美国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和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的舞台。《只此青绿》则将首次出境演出放在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今年8月和9月,港澳同胞将在当地欣赏到这一唯美震撼的中国传统舞蹈诗剧。(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韩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出院居家治疗
- 定位导航、新能源等领域33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发布
- 北美票房:《阿盖尔:神秘特工》蝉联榜首
- 十月天宇流星雨来袭:哈雷彗星带来“夜空礼花”
- 中外网络名人打卡北京城市副中心:向“新”发力 逐“绿”而行
- 天津医药“相中”郁美净,童年国货如何吸引年轻人?
- 贵阳国际陆港累计开行班列280余列 货值超15亿元
- 补水谨防胃痉挛
- 预算案卡在国会 美国政府或将再陷“关门”危机
- 植物界“大熊猫”崖柏迁地保护成效显著
- 服务实体提质增效 交通银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 提升藏中电网电力保障 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投产发电
- 传统地方剧种宁波甬剧《柔石桥》 在京上演
- 有聊丨张彬彬:“虐剧”演多了,总是需要一点“甜”
- 乘百年公交,学金融知识,招商银行信用卡开辟上海特色消保宣传新阵地
- 擅自砍伐树木 小区业主涉嫌毁绿
- 雄安举办“百家科研院所雄安行”活动 150项科技成果集中发布
- 全美多地爆发抗议 谴责警察暴力执法
- 美国的“基建大饼”和“基建尴尬
- 新产品、新业态、新线路 释放国庆文旅消费“新”增长
- 热门推荐
-
- 10月3日火车票今起发售
- 上海:借赛事选拔、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 “避暑、研学、康养”领跑暑期文旅市场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面向东盟大中学生开展书法线上文化交流活动
- 社评:反对“新冷战”,国际社会必须行动起来
- CNBC全球科技大会广州举行 聚焦AI、新能源汽车技术革新
- 金融监管总局:着力优化信贷管理模式 有效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 韩国锦山举行世界人参庆典
- “花开上海”迎新年: 奇花异草、创意花礼诠释生活中的诗意
- 玉渊谭天丨内斗升级,就是美“民主峰会”闹剧的最好注脚
-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发生致命车祸 造成5死5伤
- 汽车赛事赋能文旅产业 新能源汽车环金佛山178定向赛开赛
- 外媒:主动就巴以冲突发声,金砖国家日益“果敢自信”
- 云南临沧:功勋警犬连续立功 先后查获毒品、走私香烟
- “油料作物之王”油莎豆种植前景如何?
- 第六届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开幕 签约销售玫瑰香橙10000吨
- 东西问·中外对话|全球贸易面临挑战,中国如何引领区域发展?
- 也门胡塞武装称其袭击一艘美国商船
- 澳大利亚水彩画协会主席:“中国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氛围对我的创作有深远影响”
- 冰岛火山喷发威力巨大:当地高度戒备 附近人群被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