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蒲县曹家庄墓地用牲习俗折射汉匈文化交融
中新社太原4月7日电 (记者 李新锁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7日称,山西蒲县曹家庄墓地属战国至西汉、新莽等时期,其用牲习俗折射出汉匈文化交融趋势。
曹家庄墓地位于山西省蒲县蒲城镇曹家庄村西北约200米处。墓葬年代除少量土圹竖穴墓为战国墓葬外,其余多介于西汉至新莽时期。在发现的42座墓葬中,20座有随葬动物。
该考古项目负责人贾尧介绍,曹家庄墓地随葬动物以常见的“六畜”为主,具体包括羊、猪、鸡、狗、牛和中型鹿科动物,均以动物实体随葬,不用陶俑。
曹家庄墓地所处地域在战国至两汉时期属农牧混交地带,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碰撞融合的重要区域。从随葬动物种类看,既有畜牧经济的代表性动物——羊、牛,又有猪和鸡等典型农耕经济动物,反映出其半牧半农的经济文化类型。
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及特征等信息,发掘者将墓地分为两期:一期为战国至西汉武帝前期,为战国三晋人及其后裔墓葬;二期为武帝后期至王莽时期,为匈奴人墓葬。
曹家庄墓地武帝后期至王莽时期的墓葬中除M23外,均用牲肉随葬,这种用牲方式与匈奴墓葬中用头、蹄的习俗截然不同。
贾尧表示,若结合墓葬形制、器物特征及人类学分析等各项因素认定该墓地武帝后期的族群确为匈奴人,那么,其随葬牲肉且较多使用猪、鸡的用牲习俗反映出其对当地汉民族习俗的因袭,是内迁匈奴汉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双节”我在岗 西藏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队巴宜区中队开展防火宣传
- 上海开工建设老港炉渣资源化利用项目 炉渣将变身建筑材料
- 商务部:进博会企业展览面积创新高 达36.7万平方米
- 血氧监测设备让诊断睡眠呼吸暂停更便捷
- “工博会”高校展区呈现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成果
- AI如何为中国医疗保障体系减压
- 广东佛山富龙西江特大桥工程建成通车
- (聚焦中非合作)非洲大夫来华“取经”:从“为何不试试”到“还想再来”
- 海内外纪念阿炳诞辰130周年国乐盛典在江苏无锡举行
- 广东廉江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 致6死1伤
- 气温回升致“中国枸杞之乡”枸杞进入虫害繁殖危害期
- 挽留记忆人生 阿尔茨海默病日科普手册发布
- AI绘画是福是祸
- 煤区不再烧煤 青海祁连山木里拯救牛羊“食源”
- 新疆兵团:火红辣椒迎丰收 奏出致富“椒”响曲
- 日本已有4人服用小林制药含红曲保健品后死亡
- 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 制造业景气度基本稳定
- 国庆假期运输以来 国家铁路累计货物发送量完成6882.3万吨
- 外汇市场韧性较强 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有望延续增长
- “受伤”旅客用绷带绑藏黑犀角入境被截获
- 热门推荐
-
- 石建平当选西宁市市长
- 浙江金华(义乌)今年上半年快递业务量位居全国第一
- 河北两座特高压变电站扩建工程同时开工
- 通讯:“中国煤炭大旗”30万人哼唱漫瀚调:地方曲“唱”出新感觉
- “为我们寻找商机提供重要平台”
- 中韩两校联袂服装设计作品亮相2023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 青海乐都:对“高原小故宫”瞿昙寺等开展文物修缮、壁画修复
- 西藏拉日高速公路工程主体全线贯通
- 6月TOP50房企销售超预期,多家头部房企表态“保交付”是首要工作
- 北京通州与河北廊坊北三县新签50个项目
- 强降雨导致村屯内涝 广西来宾救助转移受困民众
-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湖南湘西的探索:滋养乡村儿童未来
- 第四次担任奥运火炬手 郎朗:非常兴奋!
- (新春见闻)福建泉州时隔20年重启民俗踩街 线下参与人数逾30万
- 广西多部门联手助残 走访慰问困难重度残疾人
- 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 专家:防治需坚持“四早”
- 中新人物|马伯骞:接受骂声是成长必经之路
- 2023辽宁省乡村文化旅游季闭幕式举行
- 维生素B“套娃”式包装 制药厂:为给药品避光
- (新春走基层)中欧班列(合肥)春节期间日均发运超3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