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文艺创作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圆桌对话】
嘉宾:
马锋辉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傅若清委员(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欧阳黔森代表(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韩寒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可为。
如何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特邀代表委员展开探讨。
“质”“量”齐升 文艺事业呈现蓬勃兴盛之势
主持人:请各位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一谈,近年来,我国文艺事业发生了哪些变化,呈现哪些新气象?
马锋辉:新时代的中国美术创作,正呈现繁荣兴盛、蓬勃向上的新局面。一是美术工作的导向更加鲜明了,以人民为中心、走进人民、讴歌人民成为越来越多美术家的追求,“俯下身、沉下心”越来越成为美术工作者的共识。二是主题创作正努力攀登高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等党和国家重大活动中,美术工作者从未缺席。他们用艺术手法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傅若清:电影界有三方面重要变化。一是电影创作质量显著提升,品种类型更加多样。如《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三部曲”及《峰爆》等优秀影片,全方位展现了中国人民奋斗自强的精神风貌。二是在放映设备全面数字化的基础上,电影工业化水平逐步向世界领先水平看齐。尤其是一些科幻电影,不仅从技术上展现了国内电影工业化水平,更让观众感受到电影背后日益强盛的国家实力。三是中国电影银幕数量已超过8万块、稳居世界首位,全国电影票房从2012年的170亿元跃升至2019年的超过640亿元,文化消费的规模效应显著。经历疫情蛰伏后,2022年全国电影票房达300多亿元,今年春节档的“开门红”更是提振了行业与市场信心。可以说,中国电影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呈现出巨大潜力、强大韧劲和旺盛活力。
欧阳黔森:我所在的文学创作界,出现了两个新趋势。一是走出书斋、走到人民群众中间去的作家更多了,深入生活、向生活要智慧的创作方式越来越受重视,嗅得到泥土芬芳、听得见大地回响、感受得到百姓鼓与呼的作品多了。二是小说创作的现实主义倾向越来越强。近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如《白洋淀上》《雪山大地》,都是展现山乡巨变、讲述现实故事的鸿篇大作。
以人民为中心 文艺作品应聚焦时代精神
主持人:文艺工作者应如何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马锋辉:身处新时代,美术工作者应该努力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作灵感。优秀的主题性和现实题材的美术创作,不仅要在创作内容上把握时代脉动、在思想上契合时代精神,还要在表现手法上凸显时代审美。这几年,我发现,我们的《飞天圆梦》《互联网时代与人工智能》等作品,已经突破了传统中国画的表现范畴,逐步让美术与科学、艺术与技术相融合,实现了创作的创新。
傅若清: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只是让人民成为电影作品的主角,还要同人民在观影中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集体的力量。其次,要坚定文化自信,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最后,要讲好中国故事,以生动的形态表达中国价值观念,让全球观众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智慧和魅力。中影正在创作的反映“两弹一星”精神和中国科学家精神传承的电影《群星闪耀时》、展现中国古典艺术之美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电影《只此青绿》,都是力图呈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的有益尝试。
欧阳黔森:在贵州遵义花茂村,我见过一个脱贫致富的村民,他的脸笑得像向日葵一样灿烂。我问他脱贫致富后有什么感想,他说,“幸福了老百姓,辛苦了共产党”。这是我们老百姓发出的最质朴的声音。身处这样的时代,就要为这个时代鼓与呼,就要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写出这个时代的黄钟大吕,写出人民奋斗、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锤炼自身 文艺创作需具备深厚力量
主持人:在您看来,应该如何打造优秀的文艺作品,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马锋辉:就艺术创作的方法而言,并没有以一御万的技巧,文艺作品本身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但在基本的价值观上,大家是共同的。如,在中国画创作领域,虽有“虚与实”“貌与神”“象与境”之辨,但大家对“艺无止境”的理念是基本认同的。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要创作出优秀作品,既需要“出世”,又需要“入世”。出世是“脱俗”,在艺术作品中创造高妙非凡之境;入世是“随俗”,有心怀百姓、兼济天下的胸怀与认真做事的态度。“出世”与“入世”并非势同水火,唯有不断锤炼自身,才能创作出文质兼美的作品。
傅若清:创作没有捷径,唯有坚持守正、勇于创新、精益求精。守正,作品才有价值基础。通过艺术创新、科技创新、市场创新,作品才有生命力。用心打磨的诚意之作,才能真正获得观众喜爱。电影是一种集体创作,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同心同德的合作伙伴缺一不可。优秀的电影作品来源于每一个创作者的努力,其成功有赖于行业整体的合力。
欧阳黔森: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一定要温暖人心。如果一位作家自己的灵魂都没有温度,谈何扬善去恶、培根铸魂?创作好作品,最重要的是有沉得下去的态度,能真正扎根于生活的沃土中。有句老话说,“世上有,戏就有”。只要我们去生活中捕捉故事,就可以成就好篇章。创作并不是技巧问题,而是用情用心、贯之以道的问题。只有扎根大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
目前,全国群众文化团队超过45万个,比2012年增加50%。
2021年,全国45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全年新增作品超250万部,存量作品超3000万部,新增注册作者超150万人。
2022年,在疫情影响下,全国电影总票房仍突破300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255.11亿元,在总票房中占比为84.85%。全年城市院线观影7.12亿人次。
(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作家协会、国家电影局)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一女子自称“万能法师” 以帮人改运之名实施诈骗
- (经济观察)外资机构首席看中国经济:四季度强劲开局
- 土耳其发生6.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天气潮湿仍需润肤,皮肤湿疹要小心
- 生物学专家聚首广东 共探外来入侵物种前瞻性预警
- 特朗普“疑似刺杀未遂”事件嫌疑人被控两项枪支罪名
- (新春走基层)好戏连台“过足瘾” 浙江宁波渔村非遗大戏闹新春
- 第25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在天津启幕 170余家企业参展
- (经济观察)中国提速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 第五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启幕 共商中医药振兴
- 上海普陀:“数智”引领绘就城市发展“新空间”
- 300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将亮相2024广东省科普创新展
- 广州白云站枢纽配套联络线架梁过半
- 千年古镇焕新生带动“她创业”
-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4.2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 中越边境游日趋火爆 游客纷至沓来看广西秀丽山水
- 西江第3号洪水洪峰继续向下游演进 珠江委部署防御工作
- 最新研究:中国未来70年约60%省份灌溉用水量都会增加
- 非法收购香烟4万余条 二连公安破获跨国走私、非法经营卷烟案
- “地球之眼一号”卫星发射1.5小时即回传首图
- 热门推荐
-
- 西藏高海拔盐矿资源,让村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 雄安新区2023年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6.0%
- 学生午托时被班主任打伤 学校:对涉事老师取消岗位聘用
- 让青少年上瘾的右美沙芬,没有处方还能买?
- 百余件长江主题美术作品亮相中国国家画院讲述“长江故事”
- 《中国管理科学》创刊40周年:见证管理科学发展
- 总投资逾30亿元 新疆库车-阿拉尔-巴楚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
- 北交大启动“国际中文日”活动 搭建中外学子友谊桥梁
- 广东多地暴雨 广州增城“倒水”逾百毫米
- 聚焦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第四届成都都市圈建设论坛在蓉举行
- 做养生操品药膳 台胞在皖“花式养生”迎端午
- 黑龙江为技能人才铺赛道 重金厚植育“世界工匠”
- 纽约时报广场百万人雨中迎新年
- 第三届河北省“西甜瓜选美大赛”在“羲皇圣里”河北新乐举办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义:美丽乡村带来“美丽经济”
- 广州迎1961年以来最早的“气候入夏日”
- 不断擦亮“投资中国”金字招牌 中国市场“磁吸力”持续增强
- 加拿大森林大火持续肆虐 温哥华岛交通中断、物资供应受阻
- 今年前两个月中国汽车销量达402.6万辆
- 一张“最调皮男生”的留言条,为何让老师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