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组战国中山国文物亮相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图为展陈文物吸引民众拍照。 周毅 摄
图为展陈文物吸引民众围观。 周毅 摄
中新网重庆2月14日电 (记者 钟旖)展览“战国·中山国”将于15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正式开展。记者14日前往打探看到,金鐏、金轭首饰与脚饰、水晶棋子、银贝、中山国自铸专有货币等难得一见的展陈文物,奇巧瑰丽、细致灵动,将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生动展示。
据《战国策》记载,战国时代有“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千乘之国”中的中山国是唯一由戎狄建立的国家。战国乱世,中山国与燕、赵、魏、齐诸强抗衡,几经沉浮,于公元前296年,亡于赵国。
两千余年来,由于史载缺略,文物遗迹湮没地下,谜一般的中山国,鲜为人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村发掘了中山王墓,勘探了中山国都城——灵寿古城,揭开了中山古国之谜。在两座中山王墓及城址内外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器、金银器、玉石器、漆器等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本次展览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办。
“博物馆策划本次展览的目的,是为了让民众在不走出重庆的情况下,也能见到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化。”策展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文博副研究员王麒越介绍,展览选取了战国中山国遗址出土的106组192件文物,从考古发现出发,结合出土文物及相关文献,讲述战国中山国从立国到灭国几经沉浮的故事。其中,错银铜双翼神兽、错金银铜犀牛屏座、铜圆壶等为“镇馆之宝”级别。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5月7日,免费对公众开放。(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工业园区启动无人驾驶重卡物流车 提升作业效率
-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荟萃苏绣精品、呈现丝韵万象
- 世界肾脏日:专家强调慢性肾脏病需“早干预”“长达标”两手抓
- 新疆天山胜利隧道进口端主洞掘进任务完成过半
- 广西专科护士坚守临床一线 研发专利助力临床治疗
- 菲仕兰发布天然乳脂实证 助力婴幼儿免疫健康
- 美媒盘点2023年美国政治:糟糕的一年
- 当千年古琴遇见胡琴 中国经典名曲展“国乐初心”
- 大熊猫“金喜”“茱萸”将前往西班牙开启10年旅居生活
- 广西继续维持防汛三级应急响应
- 1500余人齐聚宁夏固原重走长征路 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徒步实践活动
- 他远渡重洋拍摄非洲面孔
- 广东湛江首票无纸化“直装直提”业务成功办理
-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摸清我国经济家底
- 纪录片《林风眠——中法文化艺术交流的建桥者》在巴黎开拍
- 浙江文化观察:文化遗产如何“火”起来?
- 美国最大银行:全球经济正显现去美元化的迹象
- 天津:西岸文化消费季“五一”期间推出百余场商旅文体活动
- 亚美尼亚总理称将深化与欧盟合作议程
- 在免费景区做起收费生意 倒票“黄牛”应该如何整治
- 热门推荐
-
- 武陵山下“铁路人”战冰斗雪有“绝招”
- 网民造谣“海南全岛进入停电应急状态” 警方通报
- 泽连斯基:乌克兰军队在前线面临“极其困难”处境
- 南越国时期文字文物特展在广州开幕
- 泰国总理访问马来西亚 双方将加强多领域合作
- 广汉发现南宋墓 首次出土手印方形砖
- 运动中突发不适 体力不支还是猝死前兆?
- 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开幕之际,华春莹发了一张“全家福”(图)
-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中美大熊猫保护合作不会断档
- 农业农村部:全年粮食生产基础较好 早稻呈增产趋势
- 泰国华富里铁路最大连续梁顺利贯通
- 报告称数字经济成激活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 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广西钦州港:货畅八方 临港产业崛起
- “五一”假期广州地铁总运客约4500万人次
- “百年经典电影展”在蓉启幕 《神女》等经典影片再现银幕
- 守正创新 传承精华——西藏扎实推进藏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孙维民:七十二次扮演周恩来,这次仍是第一次
- 非遗国潮吸睛 中国小商品“广交”大市场
- 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海上风电场完成吊装
- (八闽千姿)闽南古村刻纸手艺人:以刀为笔绘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