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陶渠遗址发现8座“甲”字形大墓 系两周时“京”国所在地
中新网西安2月12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2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陶渠遗址发现西周、东周时期8座“甲”字形大墓,发掘完成其中7座,初步推断陶渠遗址是两周之际的“京”国所在地。
陶渠遗址位于陕西省韩城市陶渠村东北、西赵庄村西。2020年5月开始,考古人员对遗址开展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共勘探发现两周时期遗址面积约80万平方米,以东西向壕沟为遗址北界,分为高等级居址区、普通居址区、大中型墓葬区和小型墓葬区等。其中发现“甲”字形大墓8座,年代大概在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
综合墓葬的年代、葬制葬俗以及“京”字铭文等,考古人员初步判断陶渠遗址的性质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京”邑,是西周晚期王室重臣京氏一族的封邑所在。“京”氏一族和秦同源,都是“嬴”姓,源自东方,西周金文中“京夷”和“秦夷”等并称,经过屡次迁徙后被周王朝分封到陶渠。
据了解,已发掘的7座“甲”字形大墓,其中规模最大者全长36.6米。“甲”字形墓葬均被盗严重,四周有活土二层台,其中六座大墓均发现有1人至3人数量不等的殉人。此外,“甲”字形大墓在墓道中均埋葬有数量不等整车马,马车有两马、驷马之分,根据墓葬规模略有等差。通过墓葬规模、附属车马坑以及墓道内埋葬整车马的现象,专家判断甲字形墓的墓主有可能是“京”国的国君及其夫人。
据史料记载,周平王是在“京师”继天子位的,后来才东迁到洛阳。专家表示,关于“京师”地理位置争议颇多,陶渠遗址为“京”邑,从地理方位来看,陶渠遗址亦有称“京师”的可能。
陶渠遗址考古队队长耿庆刚表示,陶渠遗址是关中地区两周之际为数不多的畿内封邑遗址,对研究周代的分封制、政治地理、“夷夏融合”等问题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关于陶渠遗址的布局、功能分区等问题,正在开展相关工作。(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年度全国新增97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
- 中国发布13种矿产资源全球储量评估数据
- 浙江温岭农工党“唤醒”千年古街老屋 同心铺就幸福路
- 四川汶川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 造成3人失联4人遇难
- “和谐使命-2023”任务首位“和平宝宝”在基里巴斯诞生
- 春季学期刚开学 江苏多所高校就送上招聘“大礼包”
- 江苏推行“家庭药师进万家”打通居民安全用药“最后一步路”
- 要求日本撤回排污入海计划!韩议员将赴福岛考察
- 交通银行:倾力服务乡村振兴 助推农业强国建设
- 浙江文旅观察:中国茶申遗成功后,该如何做好茶文章?
- 警惕新型骗局 防范金融欺诈
- 2024春节档票房创影史新高
- 今年青海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带动7万余户农牧民就业增收
- 中国外贸顶住“压力测试”
- 海南自贸港引外企抢滩入驻
- 研究认为美国对世界的军事干预适得其反 形成恶性循环
- 听说了吗?2045年前 中国要在月亮上“安个家”
- 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生小型飞机坠机事故 飞行员身亡
- “高端水果新秀”新疆伽师新梅远销东南亚和中亚国家
- 俄罗斯海军舰艇编队将停靠古巴 美国部署军舰追踪!
- 热门推荐
-
- 前5月轻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8.7%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受灾区洪水渐退 抢险救援工作仍持续
- 环境污染促使动物改变行为 寄居蟹学会用垃圾作壳为“家”
- 数据看假期出游“热” 一二线城市旅游市场持续火爆 县域游升温
-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展现大国担当
- 美财长耶伦:美国银行体系仍保持稳健
- 上海公共场所纷纷推出自助寄存柜:但为何有外籍游客会被“劝退”?
- 打卡好运年 夜游丰台南宫看林里“灯海”
- 农业银行加快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实施
- 跟车过道闸被砸受损 可以要求物业赔偿吗?
- 探月开启新征程!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漏水渗水质量堪忧 精装房和开发商宣传的完全不一样?
- 陕西加强青年戏剧创作人员培养 助推文艺事业发展
- 辽宁丹东元宝区市监局存在提前就餐问题 已进入问责程序
- 国务院国资委:一年多来央企与民企等股权合作金额超3900亿元
- 南航将执行冬春航季航班计划 航班超46万班次
- “孩子们的乐队”齐聚北京打擂 用音乐和激情绽放梦想
- 西藏牦牛博物馆十周年:传播牦牛文化到更远的地方
- (乡村行·看振兴)揭秘“中国故事第一村”河北耿村的“一千零一夜”
- 青海海东黄河流域开启夏粮收割“第一镰”